徐琪,字大生,号古琅老人,扬州人。其子徐俊,字越千。父子俩均是康熙雍正年间(1662年—1735年)著名琴家。
他“笃志琴学,遂臻妙梧”、“每以正琴为己任。”徐琪父子曾遍访燕、齐、赵、魏、吴、楚、瓯越知音之士,“名震都下,为昭代之首推。”
徐祺广泛研究各家各派的传谱,对传统琴曲进行加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往往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使它们在形象刻画和意境方面都比原曲有相当的进步(如《洞天春晓》,《墨子悲丝》、《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他们演奏时情感丰富真切,形象生动,对清代琴坛影响相当大。
徐祺积三十余年,编成《五知斋琴谱》,所收三十三曲中以熟派(即虞山派)为主,兼收金陵、吴、蜀各派。曲谱中除解题、后记之外,还有许多旁注。这些文字记叙了对乐曲的理解和分析,并精细地注明出处及自己所加工之处。由于加工发展得比较成功,记谱又精密细致,深受清代琴家的推崇。
《五知斋琴谱》编成之后,很久未能出版。五十四年之后,他的儿子徐俊在安征遇到了知音者周鲁封,在周的帮助下,才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首次刊印。
徐俊,字越千;周鲁封,字子安;他两人的关系被誉为当代的伯牙和子期。“越千有谱,子安能考订而玉成;子安善琴,越千能推敲而属和。”周鲁封参予了《五知斋琴谱》的编辑修订工作。他主张“一操必有一操之命意,即文不能入调以合奏,亦当存文而备览,庶不负古人制曲之心。”有些乐曲经过发展,原有歌词已经不再能配上曲调,就把歌词附在乐谱的前或后,如《胡笳十八拍》就是采用了蜀谱、吴词,词谱分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