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士,字安道,晚唐琴家,僖宗(公元874年一888年)时人,在当时以“善琴知名”。
他曾向东岳道士梅复元学琴,他习琴强调应有自己的体会。他在自叙中说:“余学琴虽因师启声,后乃自悟。”这里讲的“自悟”,是讲他已经可以脱离老师的“启声”,独立地自己去“遍寻”古代名曲,说明他对传统作品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经过刻苦地研究琴学传统,指出“自元和、长庆以来,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皆止师传,不从心得。”批评是够尖锐的。
他认为“前辈得名之士”很少懂得作曲原理,因而只能原样照搬老师的传授,自己没有独到的心得体会:要么只在形式上追求,以致“伤于流俗”;要么过分拘泥于原样,以致“患于直置”,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创新的。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伫思有年”,经过长期思考,“乃创调共百章,每调均有短章引韵,类诗之小序。”即在每一首大型琴曲的前面配合一首“短章”,作为“引韵”,这种编辑体例一直沿续到了明代。这些作品都收在他编的《琴谱》十三卷里,诗人姜阮、皮日休都为他的琴谱写了序。
陈康士编辑有《琴书正声》十卷,其中包括《蔡氏五弄》等八十余首;又撰《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和《离骚》谱一卷(《宋志》)。《离骚》是根据屈原同名诗创作,是“安史之乱”后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性作品,曲谱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但后世此曲多有发展变化,其它作品俱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