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诗韵
古琴制造工艺,在传统匠作分门中,属漆作类。中国漆艺以大漆为主要原料,又称“大漆作”,所制物品称“漆器”,因而古琴也属于漆器类。
明中期以前,中国的木器包括家具以软木和软杂木类为主,因材质较松软,需要保护,故底漆的制作十分考究,主要采用披麻、挂灰、打磨、走水等程序。
披麻就是在木器表面用大漆作粘合剂,褙一层麻布,可以对木器起保护作用并防开裂,古琴制作传统做法也是要褙布的,所不同的是古琴褙布不是整个琴体,而是其底板、侧面及面板的边缘部分,其作用除保护琴体外,对声音也会起调节作用。
挂灰就是上漆胎,漆饰家具如同古琴一样也要上漆胎的,基本的制作以大漆调合石膏制成,考究的做法也会用鹿角灰胎,胎的厚薄家具有一定的程式,而古琴的漆胎厚薄由其所要达到的声音效果决定的,一般来讲,木胎共鸣大,漆胎需厚,可达三至五毫米,木胎共鸣小,漆胎宜薄,一二毫米厚即可。古琴的灰胎既对琴体起保护作用,对古琴的特殊音色的形成也会起很关键的作用,灰胎一般要上四层以上。
打磨就是每层漆灰要基本磨平,最后一层灰胎要精磨,不但要磨平,还要注意其造型。古琴的弦路下面须通过打磨去掉刹音。
走水:灰胎经打磨后,表面会留有毛孔和砂眼,走水工艺的目的是彻底消除胎上的毛孔和砂眼,方法是用大漆调合细灰粉,制成腻子,用牛角刮子等对漆胎通体刮涂,要基本收清,干后打磨。如此所遍,到表面无毛细孔即可。
通过以上程序底漆制作完毕,就可以上面漆了。
漆器的面漆主要用大漆,但须经过加工,主要是加入桐油,入锅熬制,制成熟漆,使大漆具有流平性。如是色漆,还需调入颜料。然后以漆刷涂刷在底胎上,这样的面漆很厚,经久耐用,很多古琴的面漆制作采用此类做法。
明中期以后,开始流行硬木家具,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受文人阶层的青眯和倡导,以紫檀、花犁、杞梓木、榉木、楠木、红木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用品成为新的社会时尚。高级硬木家具由于材质坚硬,而且为彰显其优美的纹理和材料的自然质感,披麻挂灰等工艺在硬木家具等用品上消失了。家具的髹漆变成直接在硬木表面打磨,然后“走水”,去除毛细孔和上面漆。但面漆如采用熟漆涂刷很厚,会掩盖硬木的天然色泽和纹理,所以一般会采用真丝团蘸生漆进行揩漆,由于漆膜较薄,容易产生“其面润滑、木理灿然”的效果。揩漆工艺也是古琴上面漆的一种方法,不同的是古琴揩漆次数远较其它木器为多。
笔者在学琴之初,除自斫一张素琴外,又购得一张杨州琴,其面漆为刷漆法,当时已自学成《阳关》一曲,后拜师学《梅庵琴曲》,梅庵派琴曲速度较快,左手在琴面走音,老是觉得琴面很粘手,开始以为自己刚学不熟练的缘故,但使用老师的琴,却没有这种感觉,马上感到很流畅,老师的琴是张老琴,自己重新漆过,他告诉我面漆的制作方法是用真丝布包裹棉花团制成扑子,然后用它蘸生漆在琴面上均匀揩擦,这样揩十数遍才能完成。
为什么揩漆的琴不粘手而刷漆制成的琴面会滞涩而使走音不畅呢?经试验后才知道琴面涩手是因为面漆中含桐油的缘故,因为生漆中加入桐油后,即使不制熟漆而采用揩漆法,制成的琴面也会涩手,而用纯大漆揩漆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后又用食用油、柴油等作试验,均会产生琴面涩手的现象。实践说明,从弹琴的角度看,古琴用面漆是不能加入任何油料成份的,必须加入桐油的刷漆法制成的面漆会造成琴面手感不适而影响发挥,因而揩漆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揩漆法制古琴面漆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选择漆的产地,经使用可知,以贵州漆和湖北恩施地区“茅坝漆”最适合,形成漆膜的硬度最大。②揩漆次数必须多,因揩漆每次都用回丝团擦掉,留下很薄的一层,十几次后漆层才能有一定的厚度,琴面才能耐磨耐用。③每擦三四遍后,漆层须老化几天,使其坚硬后再揩漆。④每揩四五次后,漆面会形成一些漆粒子,要用600号以上砂纸轻磨琴面退砂,使其光滑。
虽然古琴面漆以揩漆法制作所得的手感效果最好,但仍有以下缺点:①和“一髹而成”的刷漆法比较,揩漆虽多至十数次,但其面漆漆膜仍相对较薄,其耐磨程度相对差。②琴面不及刷漆法具有的厚实光莹感,视觉效果差些。③用漆量多,但十不存一,大部分都被擦掉,对珍贵的大漆资源是一种浪费。
传统漆作工艺还有一种刷漆和揩漆相结合的方法,但这种刷漆不是加入桐油制作熟漆后进行的,而是在大漆中加入挥发性的油类作稀释剂,古代用松节油,现也用煤油等。加入后可增加大漆的流平性,刷漆后扔会产生一些刷子纹路,需打磨刷制数次,才能使面漆达到一定厚度,这种方法就是《髹饰录》中杨明加注所说的“数泽而成者”。这种工艺最后还需揩漆数次,杨明所注“近来揩光有泽漆之法,其光滑殊为可爱矣”指的就是这种工艺,它既有刷漆法润滑光莹的效果,同时大漆中的油料挥发后留存不多,而且表面经过揩漆,手感也有大的改善。
总之,传统的古琴面漆制作工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其应用方式是以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为前提的,从不同的层面看,不同的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