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国工作时,学书法、练古琴,顺便还娶了个中国媳妇。他不是中国人,却对中国文化爱得刻骨铭心。他不是书法家,却每天坚持练字,一直坚持了37年,留下的书法足以让书法界大家拍案叫绝。
这个人名叫罗伯特·汉斯·古利克,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叫高罗佩。
1910年,高罗佩出生于荷兰一个军医家庭,5岁就跟随父母来到荷属东印度(指1800年至1949年的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首府巴塔维亚的中国城。在这里高罗佩第一次接触到汉字,并深深被中国的香炉、字画等器物吸引。后来上学时他又通过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勾起了他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好奇心。
高罗佩年少时在印尼爪哇岛留影
汉语的奇妙让他陶醉不已,回到荷兰上初中,高罗佩就开始学汉语。他请了一位家教,在瓦格宁根大学专攻农学的中国留学生教授汉语。因此在上大学前,他的汉语水平就已经很出众,“高罗佩”这个中文名字也正是此时取的,此后他终身使用。
后来他考上著名的莱顿大学,主修汉语、日语及法律,并且常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自己翻译的中国古诗以及有关中国文学的论文。在乌特勒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高罗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交部的工作,迫不及待地奔向东亚,从此开启了他追寻中国梦、研究中国文化的旅程。
高罗佩自制卡片
高罗佩的第一份工作是荷兰驻日使馆翻译,在工作之余他迫不及待地学习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他对中国明朝情有独钟,他给自己取号芝台,将书房取名诸如“集义斋”、“吟月庵”、“尊明阁”之类。从琴棋书画入手,他想把自己培养成中国传统的士大夫。
他拜访当时的中国驻日大使许世英,并跟随中国公使馆秘书孙湜学习汉语口语,书法、篆刻也是此时接触的。他借出差北京的机会,去造访名僧,并且拜在著名古琴大师叶诗梦门下学琴。他还去琉璃厂淘古董及珍稀古籍,钻研古字画鉴赏与装裱。
高罗佩为其师叶诗梦所绘小像
二战期间天赐良机,1943年3月,高罗佩被派往荷兰驻重庆使馆担任一等秘书。当时陪都重庆聚集着各界精英,这给热衷于结交中国名士的高罗佩一个极好的机会。他频繁出入各种茶话会、沙龙,沉浸在中国文化中,没完没了地交谈、学习。
高罗佩自刻印章“中和琴室”
从1943年3月到1946年4月,高罗佩利用短短三年时间结识了多位政界、学界、艺术界精英,如王芃生、王世杰、吴国桢、冯国祥、郭沫若、田汉、沈尹默、于右任、徐悲鸿、傅抱石、徐元白、查阜西、杨少五等。
高佩罗在重庆与政界人士合影
他参加各种文化艺术社团举办的雅集,学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抗战时的重庆有一个上流人士的古琴社团叫“天风琴社”,高罗佩是唯一有资格参与的外国人。这得益于他会抚得一手好琴。
高罗佩参加琴社聚会
而也就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生挚爱——水世芳女士。一心热爱中国文化的高罗佩早就立志要娶个中国太太,恰巧在重庆他遇上当时在大使馆任秘书的江苏名媛水世芳女士。水世芳为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她的父亲水钧韶曾在中国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工作,后来任天津市长。
高佩罗夫妇与他们身后的吟月庵
水世芳不仅是名门之后,而且是齐鲁大学的高材生。美貌与才情俱佳的水世芳让高罗佩一见倾心,1943年高罗佩与水世芳结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婿。结婚后的高罗佩开辟了新的领域——狄公案小说创作,将狄仁杰推广到全世界,让其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同时他还对中国古代性文化、法律史以及猿文化广泛涉猎及研究。
高罗佩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
外交官生涯一直是东奔西走,漂泊不定。1945年高罗佩携妻回海牙,后又调往美国,未满一年,又去了东京。此后又去了印度、黎巴嫩、马来亚……无论身处何地高罗佩一直为自己布置一个中式书房,房间里供奉佛像,放置中国古书、古琴,悬挂起书法条幅、匾额,那是他的精神家园。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他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终生不辍。他爱抚琴,埋头在中国文化的研究里,并且沉浸在写中国公案小说的喜悦里。
高罗佩在书房抚琴
然而上天却没有给这个中国通更多的时间,让他更深入透彻地研究中国文化。1967年,年仅五十七岁的高罗佩身罹癌症,病逝于海牙。临死前一边吃着止痛药一边写《长臂猿考》的书稿,还完成了狄公案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黑狐狸》。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刻骨铭心的热爱,是绝对不会做到这个地步的。
高罗佩为《狄公案》创作的插图
他的妻子水世芳说:“他不是外国人!从我们认识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断过练字;他最爱吃元盅腊肠、喜欢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
他的书法作品让很多中国人看了之后都自觉汗颜。高罗佩从20岁开始练书法,终生不辍,他偏爱行草书,笔力雄健,功底深厚。他对于中国书法的兴趣还促成他翻译米芾的《砚史》。
高罗佩给沈伊默先生写的对联
他送给沈尹默先生的这幅书法,至今挂在沈家故居,落款为“荷兰高罗佩”。中国汉字的难写程度非常大,高罗佩的汉字却写得十分地道,不输现在那些书法家。一个荷兰人,字居然写得这么好,着实令人惊叹。
高罗佩的便签
高罗佩抄写的诗
高罗佩虽不是中国人,却对中国文化痴迷一生。并用一生学习和钻研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传播海外,贡献卓著。更重要的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37年无一日不练字的坚持,足以让我们书法人感佩至深!
(资讯来源:书法屋)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