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千年的古琴历史,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师承、不同的美学趣味,而产生了众多的流派。不同的流派不仅反映在音乐风格上,也反映在曲目上。唐代音乐家赵耶利言称:“吴声清婉,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此文献说明古琴的蜀派在那个时候就已有广泛的影响。唐代诗人李颀的《琴歌》一诗:“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这可视为较早提到广陵琴派的文献。
这两个古老的琴派至今仍在琴坛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同时邀请到蜀派名家曾成伟与广陵名家李凤云联袂举办音乐会,观众朋友有机会同时领略并比较两个流派的风格特色,也是难得的艺术享受。
10月5日晚7点半,古琴家曾成伟、李凤云,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将登台中山音乐堂,带来“蜀派与广陵的对弹—曾成伟李凤云古琴音乐会”,演绎蜀派与广陵派的儒雅琴音。
蜀派与广陵的对弹—曾成伟李凤云古琴音乐会
曲目介绍
《孔子读易》
古琴:曾成伟
《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全曲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
《韦编三绝》
古琴:李凤云
《韦编三绝》,又名《读易》、《秋夜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韦编三绝》,不论文字还是琴曲,都是对夫子一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一种呈现,更是勉励鞭策后人契入圣贤心境的绝佳教材。
《流水》
古琴:曾成伟
蜀派最具代表性的曲目。曲名源自《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该曲经清道士张孔山加工,以其发明的“大打圆”、“小打圆”、“猛注”、“摆揉”等技法加进了第六段而成“七十二滚拂流水”。华彩性的滚拂乐段以渐紧的节奏、渐快的速度和渐强的力度来丰富加深流水的主题,是一首形象鲜明的琴曲。
《梅花三弄》
琴箫合奏:李凤云 王建欣
此曲现存最早谱本是《神奇秘谱》,据此可知是一首八百年前的古曲。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的形象优美、姿态典雅、不畏冰雪的品格、充满柔情的生命力的赞美与精神寄托。
《龙翔操》
古琴:李凤云
音乐恰如标题所示,以流畅的曲调表现了翔龙飞舞,穿云入雾的情趣。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先生善此操,早年有“张龙翔”之誉。其《听弹“龙翔”》诗云:“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在天际。”
《秋水》
古琴:曾成伟
是一首表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琴曲。此曲的音调悦耳,声韵飘逸,缓急相间,予人一种洒脱尘滓之感。是蜀派的代表琴曲之一。
《孤馆遇神》
古琴:曾成伟
相传为嵇康所作,是少有的写鬼神的琴曲,曲调独特有“煞声”。其解题说:“嵇康夜鼓琴王伯林空馆中,见几鬼魅跽灯下,因叱之,对曰:‘某周时伶官,赐死于此,腐骨未化,原求迁转。’将发,语伯林,掘得腐骨,葬之。夜梦几人,遂罗拜而去,康神其事乃记此弄。”其小标题分别为:端坐、鬼见、怪风、雷电、喝鬼、鬼诉、鬼出、呼天、曙景、鸡唱、击鼓。于琴乐风格中另辟一径,豪迈而有奇音。
《广陵散》
古琴:李凤云
又名《聂政刺韩王曲》。相传为魏晋时嵇康于孤馆清夜弹琴,遇神人所授。曲调神奇,意亦深远,音取宏厚,指取古劲,抑扬顿挫,起伏虚灵。古有“操弦不谙斯曲,如入山阴道上,而不睹其美也”之说。
古琴演奏家、制作家,为当今琴坛最具代表性的蜀派琴家之一。继承外祖父喻绍泽的家学衣钵,操缦至今四十余年,深得蜀派古琴真传,亦具备相当个性化的演奏风格。琴风稳健豪放、实而不华,音色淳朴清丽,下指稳重而干净利落。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气韵,又兼音乐家技法精准、演绎严谨的功力。曾成伟除演奏卓然成家外,所研制的古琴深得琴家喜爱,「雄、宏、松、透」俱佳。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1985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曾出版《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等个人专辑数张;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玄默》、《山中思友人》、《普安咒》、《修禊吟》等十余首;琴歌打谱三十余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神奇秘谱及调意浅谈》、《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李允中与天津近现代琴坛》等。
(资讯来源:中山公园音乐堂)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