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成公亮:减字谱徽位、徽分在弹奏时的误差(上) 2017-02-11

我所打谱的《西麓堂琴统》等琴谱都为明代琴谱,明代琴谱的减字谱只记徽位不记徽分,如左手按七徽六分位置就记写成七八,意即“七徽八徽之间”,而非七徽八分,弹琴者凭目光和听觉会找到七徽六分的位置。记录徽分是清初徐青山《大还阁琴谱》的发明,他把徽位之间分为十等分,琴谱上直接记录七徽六分为“七六”、十徽八分记录为“十八”等等。
 
\ 
 
那么在琴弦音高调准之后,左手手指按谱上所示徽分按音,音高一定是完全准确的了?不,有误差,音位越高,误差越大,到上准的误差甚至大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音,有时竟达半个音!
 
那么,乐谱所示之徽分既有“名不副实”之虞,原因何在?弹琴者如何是从?
 
 \
 
只要不写错徽位,弹琴者对徽分记录的精确与否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弹琴时目光的斜视角度看徽位并细致徽分会有误差,眼睛本来就只能看个大概——这是其一;古琴的琴弦与琴面有距离,左手按弦后琴弦的张力加大,发音会偏高。而减字谱记录的徽位是按照琴弦的弦长比来设定的,这样的设定并不把按弦后琴弦张力的误差计算在内(泛音不需向琴面按弦,不会改变琴弦张力,因而没有误差)。
 
 \
 
这时在“下准”误差极小,“中准”上至“上准”的五徽、四徽处误差越来越大(不同的琴的琴面与琴弦距离高度不一,误差的大小也千差万别),若完全按谱上标记的徽位、徽分按音,弹出的音一定偏高。弹琴者应该对这种误差心中有数,在按弦时凭听觉调整位置而取得音准,调整音高本来就是必须的——这是其二。
 
 

(资讯来源:网络)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