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苏轼《杂书琴事▪琴贵桐孙》| 良才难得难知,人尽其才百事

东坡《杂书琴事》之
 
【琴贵桐孙】
 
凡木,本实而末虚,惟桐反之。试取小枝削,皆坚实如蜡,
 
而其本皆中虚空。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实,故丝中有木声。
 
 
古人斫琴,琴面和琴底使用两种木料,琴面多用质地松软的桐木,而琴底多用质地坚硬的梓木。汉代人桓谭《新论·琴道第十六》:“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苏轼这段文字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凡木都是树干实而树梢虚,而桐木则完全相反。桐树长到一定的时候,它的主干中间就空虚了,而那些新长出来的枝条则相反,木质坚实如蜡。所以古人斫琴贵用桐木孙枝,就是因为它具有实的特性,而只有实,才会“丝中有木声”。
 
所谓桐孙,是指桐树新生的小枝。桐孙是与桐树干而言的,不是指桐木当年抽出来的嫩枝条,嫩枝条无法解板制作琴的面板。用桐孙制作琴面板,也要让其彻底风干、干透之后才能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琴面版变形开裂。桐孙风干的时间越久越好,这样的材质木性稳定。选好的桐孙放置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再来制琴的很常见。
 
古琴制作包括选材、烘干、制作槽腹、合琴、髹漆、合光、退光、缀徽、上弦等工序,其中选材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木材没有选好,一切都是白费了。
 
 
 
 
 

(资讯来源:网络)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