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你真的读懂古琴的“孤独”了吗?

当文字不能完全表达生活境遇、体会、情感的时候音乐便诞生了。于是我们便想到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情景、喜怒哀乐的情感与对后代的谆谆教诲融入到了音乐之中,以候知音的到来。古琴历来都是曲高和寡的代表乐器,而文人在弹奏时也常常会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老子说:道法自然,于是中国人就有了山、水、草、木的脾性。


古琴是孤独的,故而知音世所稀。伏羲作琴,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行走在山林的钟子期,脚步踏遍高山低谷,日与天籁为伍,风声鸟鸣,潺缓流水都了然于胸中。


悠远而来的琴音,就似他走过的高山低谷,就似他聆听过的潺缓流水。这些流水也许是触碰到了他胸中日常的山水回响。


有时候我就在想,想不明白,伯牙又何必摔琴呢?弹给自己听嘛!


你看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着自己的喜欢,爱自己所爱,仿佛一点也不需要别人的回应,“孤芳自赏”好不快哉!


但又想,也许是因为孤独,因为没有了回声,人总是需要回应的,不弹也罢!


琴曲里的孤独,比如《大胡笳》,蔡文姬思而不得见,这不仅仅是一种没有回声的孤独,更多的,是一种自断念想的凄凉。


《广陵散》戈矛纵横,纷披灿烂,戛然而止的琴音,是一股精气的泯灭。


自此,所有的人开始沉默,一直沉默。《广陵散》终成绝响。


弹的人,琴曲里的主角,你说孤独吗?


它一鸣而绝,却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最为久远的回响。


不为五斗米折腰,历来都叫人折服,但也有人说陶先生放着好好的官不做,折腾啥呢?


看明白的说是气节,看不透的说是人傻,人家老人家一个人采菊东篱下过得好不自在!你能说人孤独吗?


自得其乐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却不是人人能有。


这样的孤独,很珍贵。




-THE END-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