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99%的古琴人不知道古琴学习原来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音乐艺术的传承是音乐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的学者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汉代刘向在他的《琴说》中,就把“善传授”列为古琴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历代琴书,也不乏有关传习的要求、重点等记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琴艺术,与重传授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传统的古琴传习方法是怎样的,一起来学习——


古琴指法繁难、音律深奥,所谓“难学易忘不中听”,初学颇不容易。传统的传习方法,大都是琴师用减字谱加以口传心授。民初琴家杨宗稷记述琴师黄勉之的教琴方法颇具代表性:“教授有一定程式,两琴对张,其始各弹一声,积声成句,以至于段,学者不能弹则唱弦字指法,使寻声以相和,虽至拙,未有不能习熟者”。因习用的减字谱只记录了指法、徽位,与简略的速度、表情提示,凡传世的琴曲,其细节靠琴师口传与示范,音调则有上述的唱弦法,以弦序之一、二、三、四、五、六、七以及进退吟揉指法等字唱谱合弹,以便记忆。


曾见先师张子谦先生与吴景略先生以唱弦法合唱《平沙落雁》,如出一辙,可见其自幼习熟,至老不忘。只不知此法始于何时。近代又有以工尺谱字注与减字谱旁的双行谱,如《琴学入门》,有的还加点有板拍,令学生先吟工尺而后学弹,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最为常用的,却是所谓的“定当谱”,以“定当达理定”拟声唱和,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曾称之为“太古遗音”,可知其来源是非常久远的,以字拟声,不必确知其为宫商角羽或五凡工尺上,随声可唱,无师能通,故能古今相传,便捷易行。



惟前代琴师弹琴,多求适性,减字谱又给琴家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多不愿受固定板拍之束缚,兴之所至,尚有即兴发挥者,每遍之节奏,并非一成不变。因之学生与老师对弹,所接受的并非严格固定的音符,而是流动的音乐与其所传达的神韵,是意临而非钩摹,易得其神而也许只是大致的形似。如欲求其精确的传承则颇不容易——老师可能几遍弹下来节奏都不一样,以哪一遍为准呢?有此志者必得另寻门径,像杨宗稷学《渔歌》,在三年间,每月十八次课,与琴师黄勉之合弹一千三百余遍,还感叹求学之难,有鉴于此,他在刊刻《琴镜》时,不但加注了工尺板拍,连吟揉每拍吟动几次都记录了下来,可谓精详极了,但琴家很少有重视这个谱本的,这说明琴家重意遗形,不屑用之以自缚。每见同师所传,学生之风格面目各异,这正是减字谱与口传心授利于琴生个性发挥的优点。


琴在古代是士的艺术,自古就重视琴外的文化修养与读书工夫,琴书多载有唐代曹柔的《指诀》:“左手吟揉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更把读书视为弹琴的要诀,与两手最重要的技术相提并论,是前人把文化修养作为传琴的必备条件,老一辈琴家几乎无不兼工诗文书画,如顾梅羹、管平湖、溥雪斋、查阜西、张子谦诸前辈莫不如此,师徒相传、耳濡目染,当代琴家,凡亲承其教授熏染而受益者亦复不少。



琴学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艺术,它的意蕴、境界、风神、韵致是一个人胸次与学养的真实反映,均非单凭技术所能达到,这是当代琴家也许在技术上能比美前代琴家,而在风格、境界上终逊一筹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传统的传承方式,言传身教,琴乐的传统就在这种亦师亦友,温文尔雅的文化氛围中得以代代相传,这可能是现代教育方式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丁承运:廿世纪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