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以其独特的优雅音律而令文人墨客入迷。黄帝、虞舜、周文王 周武王、司马相如……都以善琴著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同样对琴情有独钟。
在悠扬琴声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别样的诗词之美;在诗“琴”话意中,我们是否能遇见苏东坡的另一面呢?
活动期间,孩子们将观看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带来的话剧《苏东坡》,沉浸式感受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以及故事背后的人生境界;走进青云琴院,解锁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琴导师带领下,即兴吟唱苏东坡经典词作,感悟诗词别样的之美。
活动收获
观剧:1部国家艺术基金剧目《苏东坡》沉浸式观看 品琴:1次中国古老弹拨乐器的艺术启蒙课 演绎:1场“对话苏轼”古琴吟唱会即兴演绎
活动导师
马云风 ● 青云琴院馆长 ● 古琴非遗传承人 ●曾受邀参加国内外多项古琴演出活动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诗“琴”话意品“东坡”第一站,孩子们将观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出品、四川省精品文化剧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话剧《苏东坡·潇洒定风波》。
《苏东坡·潇洒定风波》着重讲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迫贬至黄州的历程。继“乌台诗案”后,苏轼两番被贬谪,也一度被重新启用,但无论境遇如何,苏东坡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剧场,小朋友们将看见在环绕式舞台上,苏东坡在田间种地、在江中泛舟、在家中和妻子一同品尝美食东坡肉、和好友吟诗作对。同时,王安石、苏辙、高太后、宋神宗等历史课本中的“大人物”,也将以更鲜活的形象出现在小朋友眼前。
沉浸式的场景演绎,说书、川剧帮腔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让每一位观众都仿若回到了元丰二年(1079年),穿越到苏轼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中,领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中国文化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苏轼爱琴,被贬谪黄州时曾写下《琴诗》一首: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东坡问:如果说琴声来自于琴,为什么放在匣中不响?如果说琴声发自手指,为什么不从手指上去听?
这两个反问貌似无理——我们都知道乐器需要弹奏才能发声,但实则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将在专业古琴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青云琴院,深入了解古琴、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并学习如何弹奏,开启一堂生动的琴曲、古琴谱、国学吟诵启蒙课,感受古琴背后的诗韵。
中国的诗词自古都是可以吟唱的——诗歌中的平仄构成了声音的抑扬顿挫,从而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
诗词谱新曲在现代也出过名作,例如那首邓丽君和王菲都唱过的《但愿人长久》,拯救了一大批不爱背课文的孩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许是默写错误率最低的诗词之一。
另一方面,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而琴居首位。古琴吟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集传统文化艺术与歌曲艺术于大成。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我们希望通过古琴,让诗歌回到“吟唱”的传统。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观摩古琴吟诵,还可以跟着古琴导师学习即兴吟唱《赤壁赋》《春宵》《花影》等苏轼名作。在吟诗奏乐中重回宋朝,与苏东坡时空相遇。
唐诗灿烂华美、宋词饱满安静。诗歌之中,有美丽的画面,有丰富的情调,有动听的韵律。快点击上图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观剧、弹琴、吟唱,感受传统韵律下的诗词之美吧。
活动详情
本文来源:【成都儿童团】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