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惠州市吟诵协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疫后逢春,万物复苏,惠州吟诵厚土依旧。为更好地启动2023年吟诵推广工作,惠州市吟诵协会于3月5日在木棉学校圆满召开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同时,特邀惠州市吟诵协会顾问、罗浮琴社社长刘爵先生开办“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生活之美”讲座。

大会在木棉学校学生朗朗的吟诵声中拉开序幕,吟诵内容为《鹿鸣》、《元日》。

  会议前半部分,协会副会长叶小敏做2023年工作规划报告。总结了2022年,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开办亲子吟诵公益课堂、吟诵进校园和家庭的实践成果。2023年,结合新的形势和需求,在持续推广吟诵进校园、进家庭的基础上,将提升公众活动的规格,拟在市博物馆、东坡祠分别开办4期文化讲座和4次节日雅集。

  会议第二部分,协会顾问刘爵先生做“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生活之美”主题讲座。刘爵先生诠释了传统文人的定义和精神内核,并先后邀请他的三名学生现场演奏古琴曲。讲座生动地展现了古琴与读书相互滋养,成就文人生命境界的独特魅力。

最后,在叶小敏副会长的带领下,全体会员和嘉宾共同吟诵《大学》经一章,为大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的圆满召开,为今年的吟诵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吟诵在惠州将不断发扬光大,为经典诗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惠州的传承,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吟瑰丽诗词。诵经典文赋。

传习文人雅言道。涵养君子浩然风。

继绝学立己心命。明至诚化人性情。

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后附会员精彩分享)

骆丽萍老师的分享

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暖花开的周日,“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生活之美”讲座在惠州市木棉学校隆重举办。由湖南琴家刘爵老师主讲。

      过去的惠州是“终岁不闻丝竹声”。十年前刘爵老师来到惠州教学古琴,推广乐教。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十年的坚持,十年不间断地引领,星星之火燎原了!惠州琴友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这是惠州人的希望,是惠州琴友的福祉,这座历史名城被重新注入灵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乐教在历经十年的磨练和沉淀,最终在木棉学校落地,生根了!

      亦师亦友的刘老师,缓缓道来,聆听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数千载春风和诗,妙笔生花,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画面。

     传统文人如同修行者。琴棋书画,琴在首位,地位之高,让传统文人敬仰,毕生追随而后融入生活。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它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弹琴的圣贤,如何抒发天地间的感情?孔子提出左琴右书。演奏和聆听,是对天地万物和自己感悟的总和表达。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聆听西方音乐能还原作曲家的本意,而中国古琴,弹的是天地间和自己的沟通,不断向内求的过程,心量足够大,足够细微,每次都能聆听到不一样的东西,感悟到别样的心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古琴中正平和,敬天地,敬圣贤,敬文人,也敬自己。弹琴前,焚香净手,端身正坐,抚琴,操慢,吟猱撮泼剌,制心一处,体会瞬间即永恒。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要获得人格健全,获得“德”的完整,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九流皆可读,尤选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千年璀璨,其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左琴右书是士大夫的修行,是文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的存在。两小时的讲座,留下了无穷的回味,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春风十里不如你--左琴右书!


子鱼老师的分享

      吟诵协会和胡谭珠老师举办的活动,我参加过多次。正如活动中有位小女孩问“学古琴有什么意义”一样,我曾经也疑惑过“学吟诵”这种古老的读书方式对l现代教育有什么意义?我想,这次活动,我兴许窥探了部分真相,内心也更加笃定:被传统文化滋养过的孩子,真的不一样,不骄不躁,如空谷幽兰,心中有日月,无人亦自芳。

      现代教育模式大概是从模仿西方而来,我们品尝过它的快速有效的滋味,也渐渐咀嚼出它带来的苦涩。“左电脑右英语”一直是现代教育的标配,我们大部分人掌握了这两种技巧,便大致可以成功混迹于江湖。渐渐地,我们发现味道变了。你会看到,中学生手里若是没有一部手机,他们便觉得会被人嘲笑或者孤立,甚至几岁的孩子也常常被一部手机打发。他们手里的机器越来越先进,但他们脸上的无邪笑容却越来越少。

       书,自然也是不读的,他们更愿意选择直观的,不用动脑的声像电子方式学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不存在的,电子产品剥夺了他们的想象力。

       因此,语文老师的内心是挣扎的。家长总是问,老师,我的孩子语文太差了,你能不能介绍几本练习,让我家孩子每天刷题?我无奈地说,你不如让孩子每天看看书吧,刷题是没用的。即便我告诉他们,我学语文从来不刷题,就是纯粹看书而已。但家长不敢相信,他们不敢用漫长的岁月去与升学抗衡。渐渐地,老师也不敢,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解剖式的,技巧式的教书,用皆大欢喜的练题代替了学习。孩子们成为了分数的机器,有知识、但没文化,浮躁、又不知学而为何,生而为何。就像我在会上问刘爵老师的问题一样,弹琴的娃有技巧,也流畅,但是没有韵,悦耳却不入心。学生们也是如此,学几篇文章,猎得几分答题技巧而已,没有内化为人文,或者说是文人。  

       胡老师将吟诵引入惠州,无疑给部分正在思考的语文教师和家长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文化的大门。但最初的反馈之音是不太和谐的,习惯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学生们,听到唐诗吟诵,来一句,我直接背诵,快速有效不香吗?听到《论语》的吟诵,捂住了耳朵,晕,好像和尚念经。是的,孩子们早已品尝过“速食文化”的香,怎么愿意喝清淡小粥呢!

       然而,就是那么几首唐诗,几则《论语》,一两篇《诗经》,一个学期读下来,我无意间经过教室的时候,看到了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对坐而歌,那种轻松的笑容久违了。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也许一辈子,它终有一天会慢慢发芽。

       其实,说吟诵是一种读书方式,不如说它是一种慢养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仅是诵读,还有在读书过程中涉及的礼教,乐教,徳教。谦谦君子,窈窕淑女,不再是仅书本可见。一本《论语》走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刘爵老师带来的“左琴右书”的生活方式,对于已经成年太久的我们来说,是无比诱人的。人间烟火太多了,四处的奔波换不来刹那的安宁。浮世中,心无安处,从一杯好酒的虚无到一杯好茶的恬淡,我们走了太久。古琴无疑是滋养内心的,天地人之音于指间流泻,燃一段香,余音袅袅,余烟袅袅,心便安了。纵然必入尘世,心也在刹那得到了抚慰与滋养。听到胡老师和格玥的琴音,总觉得心上的灰尘都少了许多。        

      当然,太平年代,我们早已不必如魏晋世人那般琴于怀中,空对云间月;志在心中,诗酒混山林。在这个既浮躁又包容的年代,你可以选择天高任鸟飞,一抒凌云志;你也可以选择手捧书卷,轻拂琴弦,慢养余生。       

      胡老师倡导的吟诵,给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慢养孩子们还没有世俗化的内心,给我的启迪是教育的力量。刘爵老师带来的“左琴右书”,修补着已经世俗化的内心,给我的启迪是生命的力量。

      也许是夜晚放大了我的感觉,不知所云!感恩遇见,一路随行!


张青老师的分享

      今天有幸参加了惠州市吟诵协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我是第一次到木棉学校,木棉学校的校园文化特别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刘校长的“让每一个孩子会发光,遇见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是位有大爱的校长。

      刘爵老师的“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生活之美”的讲座。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之美。作为现代人的一员,虽然生活在繁华浮躁的社会,但是今天我却感受到了这边的一片净土。

     有一位小朋友问刘老师弹古琴的意义是什么?刘老师用非常有智慧的比喻来回答小朋友。是的,人的需要有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需要,我们学琴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沉淀。这一点,我本人也有深刻的感受。虽然我学琴时间不长,但是我原来我的性格是比较急躁的,后面跟胡老师学了古琴以后,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变化,就是做事情没那么躁动了。特别是对我的身体,我感觉到我的身心能静下来,不会那么的浮躁,睡眠也好了很多。今天胡老师的表现就证明了弹琴时只要你意念在,咳嗽也会停止的。

      左琴右书,是士大夫的修行,与天地万物和谐,这也是我今后退休生活的一部分。谢谢协会举办的活动,谢谢刘老师的精彩讲座。


钟筱红老师的分享

特殊的纪念

       60年前的今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惠州市吟诵协会以独特的方式纪念毛主席题词发表60周年——举行惠州市吟诵协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生活之美”讲座。

      大会在惠州市木棉学校会议厅举行,以木棉学校学生《鹿鸣》、《元日》养心的吟诵声中拉开序幕。我发现,到会的除了许多熟悉的吟诵协会会员外,更多的是陌生的学生及家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愿意了解吟诵,喜欢吟诵,希望通过吟诵这美妙的读书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大会由协会和纯如堂金牌主持倪硕女士主持,由于吟诵协会会长胡谭珠女士小有喉疾,由副会长叶小敏老师总结吟诵协会换届以来的工作,并宣读2023年的工作规划。木棉学校校长刘馨浓女士同时又是协会副会长,她的开幕词“让每一个孩子会发光,做最好的自己”“让传统的最优雅的乐教进入木棉学校”是她“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唤醒爱”办学理念的另一种诠释。胡老师的发言虽然简短,却清楚阐述“中国礼乐相伴”“吟诵是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吟诵是中国的视唱练耳(张卫东先生语)”。

      主讲嘉宾刘爵先生是惠州市罗浮琴社社长,也是我们古琴老师胡老师的老师。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期的乐教积累的经验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人推崇的“琴棋书画”中“琴”居首位,“古琴是文人音乐”“传统文人犹如修行者”“众器之中,琴徳最优”等观点。然后一改大家熟悉的“一言堂”讲座方式,当堂点将,以具体的古琴曲揭示古琴的魅力。我学琴仅有两年,还是“菜鸟”,《普庵咒》《平沙落雁》《水仙操》这三首大曲都还没有学到,但每首曲子都令我如痴如醉,以致我忘却周围的人。胡老师弹奏的《普庵咒》让我心无旁骛,在老师诚敬的琴声中油然而生诚敬之情;聆听杨烜的《平沙落雁》,我似乎感到他内心的自得与笃定;格玥以她纯净心灵及熟练技法演绎的《水仙操》给我更多的是羡慕和赞叹:如此年轻,这等才华!

      讲座的互动环节往往是“点睛之笔”。刘老师在回答“如何使孩子静下来学习”中“言教、身教、境教”的观点深表认同,而刘老师对于小女孩提出大问题“古琴有什么意义”的回答令我这即将退休、有三十七年教龄的老教师折服:当小女孩提出她的问题时,我脑子里立刻闪出“修身养性、内化精神”,继而马上否定这答案,觉得小女孩是理解不了的。但刘老师没有说出如此抽象的言词,而是用“吃饭有什么意义”变抽象为具体,给小女孩满意的答案。

      会后,刘校长热情邀请理事们留下享用他们学校饭堂厨师做的素食盛宴。今天的讲座又何尝不是文化盛宴?


家长分享


琨琨、轩轩妈妈:

      通过周末“左琴右书”的名师分享,以感恩的学习心态,让自己的内心思维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每个人都有他的发光点,我们父母需全力给他力量,给他信心,让他安心专注展现其独有的发光点,将其发光点展现至极致,我想,这样,我们大人、小孩的成就感就会一起团聚,幸福感会不断提升,内心力量也会不断强大!

      2、尝试学着点滴改变,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每天积极向上,有目标、有规划改变。每二周一次图书馆,每周一次户外运动,每周一次家庭成员学习工作小结/乐趣事分享(让成员有思有悟),每天互相对成员说一句鼓励的话!

       3、以行动互相感染,逐步改变焦虑,浮躁的心:启动每晚阅读书籍、写字行动(安静至少20分钟)

      2023,一起蜕变、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强大!


安安妈妈:

       感谢亲们的分享,昨天去听讲座是学习,今天看大家的感想也是学习,非常感恩有如此多如此好的学习机会。刘校长说,她当时让儿子学古琴,就是想给她儿子选择一个终生的朋友,而且这个朋友是不需要费心思去维系人际关系的。深以为然。人生之路如此漫长,家长是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的。所以我们陪他读书送他去学兴趣班,除了希望他能学点本领提高素养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送给他一些可以陪伴他终生的好习惯和好朋友,让他在漫漫人生中难熬的日子里至少不会孤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伟豪爸爸:

      通过讲座学习,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左琴右书,对于小朋友的成长之路有着良好的引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作为家长很荣幸能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陪伴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长情的方式,从中可以获得与孩子沟通的最适当的方法。衷心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国学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勤天下无难事,坚持读书,定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启冉、启铭妈妈:

       最大的收获就看到了很多美的结果。但是自己又思索了一下,觉得那么美的东西,别人不是很轻松或者很容易获得的,肯定是要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得到的。但是这种努力肯定痛苦,比如我们去学习某项技能,或看一本书,读懂一本书一样,过程是非常痛苦,我觉得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并学习如何去学习,也就是学习力的提高更加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学习,获得满意的结果得到社会的认可。


豆豆妈妈: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化积累的精神财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言传身教共同学习,放下焦躁,焦虑,静下心来陪着孩子一点点成长。


洋洋妈妈:

       我的感受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我们培养的是孩子,要有耐心,保持心态平和,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父母要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正所谓,一步一个脚印,每个孩子都会发光,做最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惠州市吟诵协会】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