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4月4日,《中国音乐史专题研讨——古琴艺术研究》研究生课程,特别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先生举行了三次系列讲座。吴先生围绕琴史、琴谱、琴律、琴曲、琴论等话题,做了生动的讲述和讨论。讲座由音乐学系康瑞军教授主持。 第一讲 古琴音乐文化略论 第一讲于2023年3月14日14:00在教学楼201举行。吴文光先生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琴为例,指出当时古琴的外观和现代我们所看到的琴在形制上有明显区别。基于此,吴先生启发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古琴的徽何时出现?若此琴是古琴的先祖,当时的音乐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如何演变成现在的琴?何时发生了演变?当时的琴可演奏出怎样的音乐?等等,还有许多问题亟需我们解答。 关于琴谱,吴先生介绍道,经过前人的努力,目前已发现160余种古琴谱;但是,在明代《神奇秘谱》以前,只出现了文字谱记谱的琴谱。査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提及有遗失的琴谱。20世纪30年代,藏书家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记载有元代琴谱。迄今为止,除了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记录的减字谱《古怨》、陈元靓《事林广记》记录的《黄莺吟》和宫、商、角、徵、羽五首调意小曲之外,宋元时期的琴谱仍然隐而不现。因此,吴先生认为对宋元曲谱的挖掘,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于琴律,吴先生根据自身的演奏和研究体会认为,古琴的律制并不是完全的纯律,古琴的律制和西方和声的和谐需要不同。在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演奏中,即使将律差演奏出来,听起来也有一种丰富且协和的感觉。同时,琴调也较为复杂,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是古琴为了保持五声音阶需转弦换调,古琴如何转弦换调也是古琴演奏家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的。 第二讲 古琴的传承方式与古琴名曲 《广陵散》 第二讲于2023年3月28日14:00在教学楼201举行。吴文光先生首先介绍了古琴的传承方式分为手传、口传和谱传等。早期未有琴谱时,琴人往往采用口传、手传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传习较慢,但很细致。明代《永乐琴书集成》有手传谱牒的记载,学界目前尚未对此类问题有太多关注。 接下来,吴先生根据自己的演奏经历与理解,以叙事的方式生动分析了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形象和演奏风格。吴先生对《广陵散》的打谱演奏,继承了其父吴景略先生的理解,同时根据个人理解、时代背景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开指】体现了两种情绪,一种是“复仇的号角”,一种是悲剧式结果的预示,已包含了《广陵散》全曲的主要音乐元素。 【小序】、【大序】小序又叫“止息三段”,根据本段的旋律,很多学者分析广陵散与当时扬州地区的说唱音乐有关,旋律中的说唱感觉很明显。【大序】与【小序】的情感类似,只是在个别内容上尚有所强调。 【正声】正声部分情绪上要有所变化,通过铺垫对心里上的矛盾,经过泛音反复铺垫,装饰音的大量运用,表现人物移灯就坐时的心潮起伏。 【慢声】当代仅存的关于“乱”的曲式,起到了结束前的梳理、归纳作用。 【后序】据说嵇康外甥袁孝尼学习《广陵散》被拒后门外偷听,但并未学全,嵇康去世后,袁孝尼续写了后面八拍,共同构成现在所听到的广陵散。 第三讲 古琴艺术的“述作论” 第三讲于2023年4月3日14:00在教学楼201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古琴艺术的‘述作论’”。本期讲座,吴文光先生提出,对于琴曲、琴艺的解读,主要可以从功能论、本体论、范畴论、阐释论和创作论这5个方面进行。此次讲座主要围绕阐释论展开。 吴先生认为,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中,存在三种阐释方式: 其一是西方古典音乐的阐释。作曲家在完成作品后,对作品的演绎即是一种阐释,这种阐释属于表演性质的阐释,在风格上、音高节奏节拍上,演奏技术上是相对固定的; 其二是印度音乐的阐释,基本围绕塔拉、拉格的固定节奏体系和音列体系进行即兴式的阐释; 其三是中国古琴音乐的阐释。由于古琴记谱的开放性,只记录音位和弹奏方法,不详细记录节奏,将阐释的主动权交给演奏者,这样便形成了“本文”和“文本”之间的循环演绎,创造出不同的版本。每一个演奏主体的加入就是一种新的阐释。正如《潇湘水云》《广陵散》一样,历史上存在多种版本,但不论怎样的阐释,它们依然被称为《潇湘水云》《广陵散》。吴文光先生将这样一种阐释方式称为“述作论”。 围绕“述作论”,吴文光先生介绍了他的阐释思路。近百年来,通过“打谱”,古琴领域已经形成了经典的曲库,故而现代“打谱”,能否创造出更有说服力的版本,是古琴阐释中的最需要考虑的情况。为了克服古琴演奏时音量小、弹不快等问题,近十五年来,吴先生认为除了传统的“打谱”外,应该还有另一种阐释方式,即形式上不做大的改动,但是要把现代的音乐表现方式融入到管弦乐队中去。他提倡“废琴论”,尝试用其他形式来演奏古琴音乐,作为更广泛地开发琴曲曲库的一个途径。根据这个想法,他采取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的思路,将吟、猱、绰、注的古琴演奏技术融入到西方室内乐的表演中,完成了如钢琴与弦乐五重奏《广陵散》等作品。这种创新的手法,为古琴的当代传承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讲座的最后,音乐教育家李妲娜教授针对古琴中的“吟猱绰注”在西方音乐中的使用问题与吴文光先生进行了探讨,古琴演奏家黄梅教授则针对当下国乐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情况进行了提问,吴文光先生分别做了回应。 康瑞军教授最后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吴文光先生所提出的“述作论”,是未来音乐学研究需要更多关注的一个理论。如何在当下的条件和背景中对琴乐做新的阐释和创作,是我们要去尝试和探讨的。
综述:龚雅琪 柏恒亮
图片:龚雅琪
设计:李育娴
本文来源:【国音研究生】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