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中国琴学研究 | 如果古代没有古琴,诗人该有多寂寞?

古琴是频繁出现在山居隐逸题材诗文中的重要符号。文人隐士观照自然万物后,寄情山水、抚琴咏志,在此过程中古琴渗透于文学创作中,化为文人隐逸情怀的象征,音乐与诗文实现了情感上的一致与同源。

陶渊明的无弦琴,最早记录在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卷二十三中:“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无弦之琴怎么弹?《晋书·隐逸传》解释道:“(潜)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见陶渊明追求的是意趣。道胜于术,心胜于形,抚无弦琴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不役于物”是陶渊明理想的人生状态,他曾在“仕”“隐”中几度往返,但最终听从本心归隐。所以他的无弦琴,可以看作是山居情怀的外化,其中也深寓老子“大音希声”“有生于无”的哲学理念。无弦琴超越了“形而下”的器,而上升至“形而上”的道。琴的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中远不止这一例。

逯钦立教授校注《陶渊明集》提及“琴”的诗作有八首,如《和郭主簿·其一》就提到“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此诗描写的是陶渊明二度辞官归来后的生活情境,可见琴已融入其日常。陶渊明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期间所作诗文中也提及自己身处陋室依然隐居自适、载弹载咏。陶渊明并非真的“不解音律”,而是独具琴心,他以“无物”之虚空表现山居心境之深远,展现了一个滋养“南山人格”的隐士形象。

有别于陶渊明的弃官而隐,唐代“山水诗佛”王维更有“亦官亦隐”的情调,但他却绝非“假隐居”,也不同于谢灵运的周旋矛盾。王维,字摩诘,取自佛教典籍《维摩诘经》,他一生历经三次先官后隐,于744年隐居终南山脚下的辋川,并在这里撰写了许多山居诗作品,包括《鹿柴》《竹里馆》《终南别业》等经典。

《旧唐书》记载:“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王维虽不能完全摒弃官隐矛盾,但也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是以琴涵养心性、寄情表志,始终以隐逸角色自居。他充分发扬庄子“鼓琴足以自娱”的精神,这不仅是其澄澈心灵的照射,更是其澹远心境的寄托。

自古文人弹琴讲究环境的雅静,且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寥寥二十字,平淡朴素的诗词间更见笔力。明月照幽林,奏琴且吟咏,天、人、景三位一体,正如后人评价:“清景与诗人兴致相结合,虽写景,亦可窥诗人幽静恬淡的隐逸胸怀。”

中唐以后,盛世没落,隐逸的空间越来越小,士人们不得不在专制体制与独立意志间艰难周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仕途坎坷最终在愤世嫉俗中归隐,此后他常借古琴排解情绪。他在《养拙》中写道:“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从中可看出白居易隐居时与琴惺惺相惜的生活状态。此外,白居易还多次在诗中提到陶渊明及其无弦琴,如“常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谁伴寂寥身,无弦琴在左”等。显然,白居易在效法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抚琴志趣,但两人的归隐态度不完全一样。白居易深受儒家兼济思想的影响,他虽然钦佩陶渊明的气节与胸怀,却无法真正放下世俗中的功名利禄,在此前提下,他空设官位,竭力追求超脱淡然、适意自居的人生态度,这种境界便叫作“中隐”。

玄学家郭象注《庄子》曰:“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白居易的“中隐”志趣追求也正是如此。

- 参考文献 -

吴 雯 刘君妍《古琴曲《山居吟》的古事今声》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