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字效庄,1923年10月26日出生,2005年4月26日逝世。曾任北京古琴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从事古琴研究和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近40年。随师管平湖先生20余年,总结、完善、提炼了管平湖的琴学遗产,确立了“管派”在琴坛上的地位,成为“管派”嫡传弟子、“九嶷派”传承人,协助管平湖先生打谱、记谱、定谱《幽兰》《广陵散》《欸乃》《流水》《秋鸿》等琴曲,以专业记谱、录音保存、执笔论述形式,将濒临失传的古琴艺术加以保存、传承。
参加编写《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古琴采访工作报告》《历代琴人传》《清代琴谱著见琴人名录》《古指法考》《历代琴书琴谱提要》《琴曲集成》《古琴曲集》《中国乐器介绍》《中国音乐词典》《音乐百科词典》《中国古代歌曲七十首》《中国民歌222首》等书籍。发表文章《从“幽兰”“广陵散”的谱式谈到减字谱的时代问题》《琴曲<广陵散>初探》《漫谈<流水>》《漫谈五弦琴和十弦琴》《明清古琴外调调弦探讨》《东皋禅师与日本琴道》《琴歌漫谈》《中国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的艺术生涯》等。
命中注定的不解之缘
1936 年,13 岁的王迪,偶然从收音机里听到管平湖的古琴,潜藏于根性中的听辨定位,就被这种随着清王朝覆灭而不再时尚的声音吸引住了。可以用得上“价值直觉”这个现代概念,即在几乎还没有懂得其中价值的时候就先天地认准了这个方向,而这种选择恰恰是历史希望这个人承担七个人使命的方向。浅白地说,这就叫“命中注定”。
简而言之,王迪认同了自己时代的声音,她天生就是为古琴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家弟循声而探,打听到了拨弄琴弦者的住处,于是,就在门口等了几天,终于见到“戏匣子背后”的人。未曾想,刚刚毛遂自荐,管平湖就接受了这位虽然还懵懵懂懂却已意识坚定的学生。
跟着老师潜心学琴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管平湖先生,家徒四壁,甚至到了连冬天生火都困难的地步。王家人深得身陷贫寒的琴人之心,力所能及地照顾管老。每次管老来家上课,不但要让老师吃午饭,还要尽可能多给老师带些晚饭。寒冬腊月,帮助管老置办鞋帽、棉袍。对待自己的老师,王迪始终非常尊重和崇拜,师生感情至深。
无论如何,师生相聚让两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管平湖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师生面对面,心手眼,样样清。老师按“句”教,学生按“句”学。指法手势,力度节奏,旋律韵律,一遍遍讲,一遍遍仿。到了学生与老师一模一样的程度,再学下一句。蜗牛式的方式,“进度”极慢,比起看着现代乐谱弹几遍就差不多的“视奏”,相当“原始”。然而,已被称为“情景记忆”的“科学成分”却越来越得到学界认可,所谓“活态传承”,就是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因而深入骨髓,终身受益。
终成管平湖嫡传弟子
面对琴学衰落,管平湖独自抗争,只不过那份抵抗既没有英雄主义的呐喊也没有悲壮的关注,他默默无闻,独自担当,一个个教学生,一个个会琴友,薄如蝉翼的琴学悬丝,就这样不绝如缕。北京城里还真有这样一批人。1947年,“北平琴学社”成立,管平湖、张伯驹、溥雪斋、杨葆元等琴家,定期在张伯驹寓所雅集,一年后,不定期的雅集转至汪孟舒、傅雪斋、王世襄家。
当年雅集中走动的人物,让后人炫目。1940年后正式成为管平湖嫡传弟子的王迪,一直跟着师傅参加雅集。影响王迪成长的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早年交往的这批京城名流,无疑是她儒雅气质的来源底色。前面是管平湖,后面是张伯驹,左边是汪孟舒,右面是王世襄,“座上高朋满”,“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会让夹在中间的王迪,身浸雅风。
珠联璧合师生情
1949 年之后,大大改善了生存处境的管平湖,有条件完成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了。对于渴望整理琴学宝典的传统琴人,无意间得到了受过新式教育的爱徒,可以把自己想做但自己做不来的事做完了。管平湖不识现代乐谱,作曲系毕业的王迪,有能力把老师弹出的旋律一句句记下来。管平湖做的是把“减字谱”变为活态的音乐,这称为“打谱”,王迪做的是把老师“打”出来、听得见的“谱”变为看得见的“谱”,这称为“定谱”。现代版琴谱上都在曲名一边写有“打谱”“定谱”两词,意思就是传谱人“打谱”,记录者“写定”。前者负责把“减字”从琴谱上“打谱”成曲,后者负责将音响记录成现代乐谱,使之合于现代节奏比例和现代规范。
所以,《古琴曲集》的各首乐曲前面,都这样署名:“管平湖打谱、王迪定谱”,表达的就是这两个步骤。打谱技术,要靠管平湖这样的琴人完成,记谱技术,要靠王迪这样的现代音乐学家完成。王迪起到的作用,就是具备传统琴学知识与现代音乐学知识“双重乐感”的人肩负的“桥梁”之责。
管平湖是旧时琴人,不晓现代乐理,王迪是现代学子,不但入得琴学门径,而且出得传统视域。一个懂古代,一个懂现代;一个懂国学,一个懂西学;结合一起,相得益彰,完成了现代琴学领域古今对接、中西对接的时代使命。
在传承和发扬古琴九疑派演奏风格,继承、总结、完善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的琴学遗产,尤其是琴歌的挖掘、整理和制作、推广方面,王迪先生更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张振涛 《带火焦桐韵本悲——琴家王迪》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