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古琴申报世界非遗成功20周年和“朱子古琴艺术”成功列入南平市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日,“琴书武夷.弦歌不辍”朱子古琴艺术非遗音乐会在建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南平市朱子文化办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 、建阳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南平广播电视台承办。活动旨在让古琴真正走进大众,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音乐会上,闽北各地古琴爱好者咸集于此,以悠悠琴音,琅琅弦诵,翩跹舞姿,展现千年雅乐的风貌。《酒狂》《平沙落雁》《风云际会》等节目将朱子文化与非遗古琴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朱子文化,领略古琴艺术的非遗魅力。
观众:“我觉得很好听,也学到了朱子文化。”
延平区古琴协会会长 范甜婷:
“其实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就我们各县市的这些古琴爱好者、琴人们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各个县市的琴人们也非常的踊跃,排练了各自的节目,每个节目,几乎都有和朱子相关的故事在支撑。”
福建古琴艺术渊源流传。朱熹在琴学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代表人物,著有斫琴、琴学理论、在美学上为古琴奠定重要基础。自2013年起,南平市开始推广古琴文化。
福建省古琴协会会长 张俊波:
“朱熹琴律论在历史上算是第一篇。演奏这个风云际会是唯一一首是在琴学入门当中刊载的,也可以说福建古琴的一个代表性乐曲。这个乐曲是由我老师在80年代打谱以后,就受到琴界的广泛注意和关注,我现在作为他的传人,也作为古今闽派古琴的一个传承者,我认为我有义务把它弹好传播开。”
扫描识别二维码
回看音乐会
当天下午,音乐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郑锦扬来到考亭书院,开展朱熹乐学及其实践公益讲座,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传播朱子乐学理念。
讲座上,郑锦扬教授从朱熹的诗学、琴学、乐教入手,探讨了朱熹诗歌、诗乐、琴律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和成就。郑教授认为朱熹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不仅要在哲学、思想、理学方面做研究,还可以在朱熹乐学、师学及教育学方面下功夫,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深入的把朱子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
音乐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郑锦扬:
“南平建阳、武夷山的研究成果也有丰富的积累,这种积累也超过其他地方的人。所以朱子研究在我们南平也好,在闽北也好,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对朱子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很多事可以做,这方面南平得天独厚,可以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
本文出自【南平广播电台】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