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穿越千年,来听苏轼与古琴的“古风CP”故事!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全能的艺术家,他一生博学多才,几乎无所不好,无所不能。他精通诗文、绘画、书法,对美食也极为热爱。除了对以上的种种喜爱,他还极为精于音乐,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音乐家。

古琴是苏轼的“营养品”

苏轼在仕途顺利时是以儒家入世思想为主导的,而在遭贬失意时则以佛、老出世思想为其精神支柱。不管是出世也好,还是入世也好,古琴艺术伴随着苏轼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不解之缘既是客观也是主观造成的;前者是受社会风尚和家庭熏陶所致,后者是由于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以及后来对司马光尽废新法持有异议而遭受打击,试图想用古琴来解除自己思想上的苦闷。


元丰二年苏轼又因“讪谤朝政”的“乌台诗案”被弹劾,官职被一贬再贬。为了避免矛盾的激化,故他请求外任。从这时起,苏轼的思想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苏轼为了防止言多有失,常以琴为伴,以琴为友,谈琴论乐,希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还和琴友们在一起谈论古琴艺术《书王进叔所蓄琴》。

苏轼不管是游山玩水(《游桓山记》)、会客访友(《题赠田辨之琴姬》),还是写诗作文章(《杂书琴事》),甚至连睡觉做梦(《书仲殊琴梦》)都与古琴形影不离,可以说古琴是苏轼一生中相随相伴的“知心朋友”,是一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品”和精神支柱。


为做分析,不惜拆琴

苏轼出生于一个爱好古琴音乐的世家,家中藏有唐代著名的古琴“雷琴”多张,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家藏雷琴》一文。为了研究古琴的发声原理及特点,他不惜把自己家中珍藏的唐代名贵“雷琴”拆开来观察、分析其奥妙:


“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蚹纹,其上池铭云:'开元十年造,雅州灵关村。’其下池铭云:'雷家记八日合。’不晓其'八日合’为何等语也。……其岳不容指,而弦不?,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独然。求其法不可得,乃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如薤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

苏轼的这张唐代古琴,琴面布满蛇蚹纹,上孔里(龙池处)写着“开元十年造,雅州灵关村”,下孔里(凤沼处)写着“雷家记八日合”。“岳”也叫“岳山”,它的制作恰到好处,是一张好琴的标志之一,当时只有唐代雷氏家族制作的“雷琴”才具有这样的优点。

另外他还发现琴的声音是从孔对面的木头稍微隆起好像薤菜叶的形状处发出,由于声音的出口处很狭窄不能马上出去,留在琴内徘徊成余韵,这就是雷琴的奥妙之所在。为此苏轼作诗赞曰:
我有凤鸣枝,背作蛇蚹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西湖月下听琴》

苏轼独特的美学思想

苏轼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的同时,又特别注重审美主体的作用,因为审美活动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的活动,所以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时候,就可以产生美感,就能创造美。因此,在审美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对象,也要重视审美者的主观作用。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题沈君琴》

苏轼在这首《琴诗》中,具体地表露了他在审美过程中主张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在这里,苏轼把哲学上从具体到抽象、从局部到整体、从客观到主观的规律,通过诗歌有声有色地阐发出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参考文献
陈四海《论苏轼与古琴艺术——兼论其音乐美学思想》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