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演奏古琴还有这些“高大上”的说法?雅,实在是雅!

在现代,我们提及演奏古琴时,最常用的动词莫过于“弹”。这种表述简洁明了,直接指向通过弹拨琴弦来发出琴音的演奏方式。


回溯到古代的文化语境中,我们会发现,除了“弹”以外,还存在诸多其他与古琴相搭配的动词,折射出古人对这门艺术的细腻体悟与深厚情感。 



鼓琴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在春秋时期,演奏古琴常见的表述方式是“鼓”琴。尽管“鼓”这个动词通常与打击乐器如鼓钟、鼓磬等紧密相连,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它也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弹拨乐器的演奏。如《后汉书》有云:“布疑其图已,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

弹琴






《荀子·富国》:撞大钟,击鸣鼓,吹竽笙,弹琴瑟,失乐之本矣。






在春秋战国时期,“鼓琴”这一说法相较于“弹琴”更为普遍。进入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弹琴”的说法逐渐增多,并日渐占据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可能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
在战国时期,由于文字、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出现了文字异形的现象。例如,西周时期普遍使用的大篆字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的写法。这种多样性在乐器领域同样有所体现。

作为那个时期的重要乐器,古琴最初多用于祭祀等庄重场合,与其他乐器合奏以彰显其地位。受到百家争鸣的影响后,古琴逐渐从合奏中脱颖而出,成为个人修养身心的独奏乐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们开始尝试新的演奏方式,“弹”这一动词便应运而生,逐渐与“琴”形成了固定的搭配。







《答昼上人止馋作》唐 孟郊

烈烈鸑鷟吟,铿铿琅玕音。枭摧明月啸,鹤起清风心。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俗侣唱桃叶,隐士鸣桂琴。子野真遗却,浮浅藏渊深。


《宓公琴台诗三首》唐 高适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鸣琴”这一说法在唐诗中频频出现。鸣,鸟叫,《说文解字》引申为“发出声音”的意思。当这个字与“琴”相遇,它便不再仅仅描述鸟儿的啼鸣,而是被赋予了古琴演奏时弦音袅袅、余韵悠长的意境。
操琴






《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即演奏南方的音乐。


《文心雕龙.声律》: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


《化书》:操琴瑟之音,则悠然而闲,奏郑卫之音,则乐然而逸。






操,本是把持、拿着的意思。从字面本义来看,“操琴应该是拿着琴的意思,但同样有演奏古琴的意思。在对古琴演奏的表述,还有“拂琴”与“作琴”等说法,但并没有广泛流传与应用。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