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缦论学:古琴艺术与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继第一天五场专题研讨会后,第二天进行了四场专题研讨会以及上下两场青年工作坊,当晚举办了一场耳目一新的操缦论学·雅集,为首届操缦论学活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来自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李小戈先生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柯黎女士

来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田中有纪女士

来自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刘承华先生

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欧阳霄先生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戴微女士

来自神户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的早川太基先生


来自厦门工学院国学院的张盈馨女士

来自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的李向昇先生
第七场学术评议互动:







青年工作坊(上)

来自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通识学院的耿慧玲老师主持与评议本场青年工作坊

来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许坤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颜一澄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彭程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王睿临
茶叙掠影:







来自北京璇玑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吴跃华先生

来自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的姚锡安先生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的丁霓裳女士


来自一般财団法人神鞭美术馆的吴本舜先生
第八场学术评议互动: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吴叶女士

来自苏州大学文学院的顾迁先生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蔡灿煌先生

独立学者李阳女士

来自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的胡斌先生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系的丁承运老师主持与评议本场青年工作坊

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李苏荟

来自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陈贤圣

来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戴利宇

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程鹏源

操缦论学·雅集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