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古琴是新的好还是旧的好?不服来辩!

新琴不一定不如老琴,事实上当代几位斫琴名家新制古琴的音色、工艺水平,已经超越了一些传世古代琴。

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代斫琴者众多,并非人人都称得上技艺高超。由于古代信息、交通不发达、不便交流许多古人只参照一张白描平面图来斫琴,对琴的立体布局槽腹都不甚了解,所以在琴制作本身就存在问题,也有的古代琴保养不善,因此很多古代琴其实只具有文物价值而无弹奏价值,音色好的古代传世琴如雷氏琴等,已成稀世珍品。

undefined

崇古贬今、不辨是非的现象古已有之。明代刘基《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位民间斫琴家虽制作出一张绝妙佳琴却无人赏识的故事。这位斫琴家叫乔金声,他历经磨难去寻觅良材,耗尽心血精心制作一张百里挑一的好琴,这张琴音色奇古,清越可人。为体现这张琴的不凡价值与得到相应的地位,他准备把这张良琴献给皇帝。然而,皇宫内负责验收的乐官与琴师们一看是张新制的琴,根本就看不上,更别说试弹了。乔金声可笑那些皇宫琴师们有眼无珠不识真品,感慨这稀世良琴难遇知音。愤懑中,乔金声顿生一计,他请技术高超的漆工重新上漆并制作出裂纹,并请刻工在琴额与底板上精心雕刻上古代篆字。然后把琴装进匣子里埋进土中,一年后挖出,此琴经过处理与地下泥土潮湿之气的侵蚀,变得古色古香,俨然是张刚出土的“古”琴了。后来,乔金声装扮成落魄文人抱琴来到集市上,一个朝廷显贵见到后,以千金之价把这张琴买下并献给了宫廷,宫中的乐师们相互传递观看,均一致认为这是世上罕见的珍宝。那些不识真宝,以古为贵的乐官与琴师们实在是可悲。

undefined

今人数百年后也是古人,今制新琴精品数百年后也会成为传世名琴。古代流传至今的古琴如果不能弹奏或音色拙劣,也仅只有文物价值,对于热爱演奏的琴人来说意义不大。与其盲目地追求“古”,还不如从实际出发,客观认真地寻觅、选择,得到一张音色与形制俱佳的新琴更有意义。
判断艺术的价值,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以时代的先后与古今来作为评定标准。正确的态度,用杜甫的诗句就是“不薄今人爱古人”,不论今人与古人,只要创作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都应该得到肯定与尊重。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