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老师大概是全天下最佛系又最操心的矛盾体,表面儒雅随和说着"大音希声",实则每一堂课都是与学生之间心智与耐心的较量。
心操碎了,嘴说破了,可学生就是不听啊~
古琴老师的六大教学口头禅,你肯定都听过!
放送 放松 再放松
放松,在弹琴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且基础的一步。当你的双臂自然放松,手指轻盈地触碰弦线,瞬间所迸发出的音色,才清脆透亮。
然而,许多学生像是被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僵硬且不自然,老师的心里那就一个急啊!
记住,弹琴不是一项机械的任务,而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只有当你真正放松身心,才能与音乐融为一体,弹奏出最动人的旋律。
谱子 谱子 看谱子
说到谱子,它是我们演奏的指南,也是不少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
在课堂上,这样的对话时常上演:“看哪呢?看谱子!”“你有没有照着谱子弹……”认真仔细读谱,才能更准确地诠释出音乐的魅力。
手型 手型 注意手型
手型在古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就如同高楼大厦的稳固地基,其扎实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演奏的质量与深度。
想象一下,如果地基不稳,再宏伟的建筑也只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同样,一个不合理或者不稳定的手型,不仅会影响演奏的流畅性,更可能阻碍技巧的提升和情感的表达。
慢练 慢练 还是慢练
“老师,慢练真的太浪费时间了”,“老师,每次慢练的时候都好困。”这些不理解与抱怨老师们没少听,慢练在弹琴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慢练,可以更清晰地读谱,更准确地掌握每一个音符,更有效地调整练琴过程中的每一步。不要急于求成,慢工才能出细活,在慢练中才能追求卓越。
节奏 节奏 控制节奏
稳定的节奏是音乐作品的骨架,能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在节奏的把控上,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当音乐情绪激昂时,有些学生的节奏快得如同百米冲刺;而到了舒缓的段落,节奏又慢得像是没睡醒。
如果无法准确控制节奏,挑选一款节拍器,让它成为你练习时的得力助手。
情感 情感 多点情感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每一首曲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等待着演奏者去发掘和传递。但很多时候,学生对于强弱变化的处理显得过于平淡。
当老师第101次指出你的同一个问题,纠正同一个指法时,他们传播的不仅是正确演奏技法,更是让古老琴心与当代心跳同频共振的密码。
那么,以上六句话你听进去了吗?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