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灿烂辉煌的时期,相对应人们在妆扮上的追求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高耸的发髻、夸张的妆面,各种摩登女郎衣着艳丽风姿绰绰,如果穿越回去,你仿佛觉得自己正身处于世界时尚之都米兰的大街上。那么何以认为那时候的中国是走在世界时尚之巅的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烟熏妆、特殊眉形等,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
隋代的历史比较短,因此这段时间内妆扮上没有变化得特别快,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热衷于追求时尚——我们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进口化妆品了。“螺子黛”出产于古波斯国,是隋唐时期比较受欢迎的进口奢侈类化妆品。旧题唐颜师古所著的《隋遗录》卷上记载:“(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吴绛仙因擅长画眉而得宠,宫中女子竞相效仿,因此“螺子黛”一度成为时尚用品的焦点,导致物价抬升。尽管如此,但是隋代整体的妆扮风貌还是比较崇尚自然简洁的。不过到了唐朝,这种风格被彻底打破,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可谓是肆无忌惮了 。
唐初期还是继承了隋的一些风格,到后来渐渐地发展了一些属于自身朝代特征的妆扮。唐代最出名的妆也是流行最久的一种类型的妆面叫“红妆”,曾有描写杨贵妃卸妆的时候,脸盆里一水的红泥。红妆,它不是一种妆面,它是一系列红色系妆面的总称。根据浓淡程度可排序为酒晕妆、桃花妆、节晕妆、飞霞妆、芙蓉妆、晓霞妆等。其中“酒晕妆”的色彩最浓,犹如人喝醉酒之后两颊如火在烧一般;“桃花妆”则比“酒晕妆”稍淡,因艳如桃花而得名;“节晕妆”近似“桃花妆”,隋代已有流行;“飞霞妆”更为淡雅,先用胭脂抹颊再傅粉;“芙蓉妆”淡雅靓丽,如芙蓉之姿;“晓霞妆”则犹如朝霞将散。在唐代许多女子甚至将整张脸,包括眼睑、半个耳朵都涂上了红色,虽是夸张,但却表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心态:积极乐观、豁达开朗。唐代除了“红妆”之外,还有其他妆面。如“白妆”、“胡妆”、“北苑妆”、“啼妆”、“血晕妆”、“天宝妆”等。要值得一提的是“血晕妆”,它流行于唐长庆年间,以丹紫色涂染于眼眶上下。《唐语林·补遗二》中记载“长庆中,京城……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估计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烟熏妆了。除了整体面妆之外,唐代的面部修饰也很多,例如额黄、斜红、花钿、面靥等。“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黄色妆饰,它起源于南北朝,在盛行于唐朝。据文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染画,一种为粘贴。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其具体染画方法又分两种:一种为平涂法(额部全涂),如唐裴虔余《咏篙水溅妓衣》诗描述:“满额鹅黄金缕衣”。一种为半涂法,在额部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晕染之状。北周庚信《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南梁江洪《咏歌姬》诗“薄鬓约徽黄,轻细淡铅脸”,都是指这种涂法。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以胶水粘贴于额上即可。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南朝陈徐陵《奉和咏舞》诗“举袖拂花黄”,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唐崔液《踏歌词》“翡翠帖花黄”等,都是指的这种饰物。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染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斜红”,即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斜红跟额黄一样,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文帝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走近文帝,不觉一头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但文帝对她宠爱如昔。其他宫女有见及此,也模仿起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花钿”,即古时女子用于妆饰于额头或者面颊上的花饰,形状各异,有花形的也有动物形的,颜色也颇多。花钿的材料,有金箔、纸、鱼腮骨、鳞、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形状后用鱼鳔(biao4)胶或呵胶粘贴。花钿的颜色比额黄的丰富,有红色、黄色、绿色、青色等。“面靥”, 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而专门在嘴角边所点的,即是面靥。面部修饰除了以上提到的外,眉妆在唐代也算得上是一种代表性的存在了。唐玄宗还曾经叫人画过《十眉图》,眉形各式各样: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这些眉毛长短粗细各不相同,有的形状还极为夸张,就算拿到现代来讲,也绝对是走在时尚前沿的。
适用于这些面妆的化妆品较之汉代来讲也更为丰富。涂抹于脸上的除了铅粉、米粉之外,更有一种叫“面药”的化妆品,这种化妆品具有美白作用。《四纂要》中记载:“面药:(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桃花末,涂面及身,二三日后,光白如素。”除白色面药外,唐代还有其他颜色的面脂。唐刘禹锡《代谢历日口脂面脂等表》中写道:“腊日口脂、面脂、红雪、紫雪……雕奁既开,珍药斯见,膏凝雪莹,含夜腾芳,顿光蒲柳之容,永去疠疵之患。”眉妆上,螺子黛、铜黛、石墨仍再使用,螺子黛是最为昂贵的眉妆用品,一般为贵族阶级使用,铜黛相对便宜些,石墨是最廉价的。在唇妆上,颜色也多了起来,“檀口”:颜色为浅红色,颜色较轻。“朱唇”:为大红色,颜色略重。“绛唇”:为深红色,颜色最深。此外还有“乌膏”,白居易《时世妆》中描写道:“乌膏注唇唇似泥。”,这种黑色的唇膏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出现过,到了唐代也曾风靡过一段时间,但最终因为异类“非华风”而被禁止掉了。唐代跟汉代也一样,部分男子喜欢涂脂抹粉,但他们多半都是一些男宠,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宫廷男子尤为流行。但这毕竟不是主流,所以这些男子也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
与妆面一样,隋唐代的发髻也是多种多样,有些有文字记载有名称,有些只有壁画或者泥塑但是叫不出名称。重叠式平髻:这种发式多为扁平状,宽而低,形状像一顶帽子。具体形象为隋代出土的白釉琵琶女俑。百合髻:《中华古今注》记载:“头髻,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贞观中.....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这种发髻的梳法将头发分成数股,盘绕成髻。倭堕髻:唐许景先 《折柳篇》:“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这种发髻歪向一边,形状似坠非坠。单刀半翻髻:属于半翻类发髻,这种发髻形状如一把翻卷的大刀,最初流行于宫廷之中,唐太宗还曾下令禁止过,但最终不了了之。后渐渐向其他贵族阶层以及民间扩散。双刀半翻髻:属于半翻类发髻,较之单刀不同的是,它是对称式发髻,有两把“刀”组成。堆砌类高髻:这种类型的高髻一般是由头发分层堆砌而成,形体高大。一般在贵族间较为流行。乌蛮髻:这种发髻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发髻,《苗俗纪闻》记载:“妇人髻高一尺,婀娜及额,类叠而锐,倘所谓乌蛮耶。”到后来,中原地区也开始流行此发髻。乌蛮髻通常将头发拢至头顶挽成一个或两个髻,再挂于额前。回鹘髻:属于椎髻类,为胡人女子所创,这种发髻比较干练干净。惊鹄髻:其形如鸟振双翼状,在汉末三国(魏)时就有,《中华古今注》记载:“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历经两晋、南北朝,直到隋唐,长安城内仍流行这种发式。螺髻:形状像一只海螺,本为佛顶之髻,是指顶中梳单螺髻而言。这种发式在初唐时盛行于宫廷,后在士庶女子中也流行。当时昆仑奴亦是梳这种髻式,这也说明了,唐代部分装扮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发髻至宋、明时期仍有。抛家髻: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名曰“抛家髻”。亦称“鬅鬓”,“凤头”。这种两鬓抱面的髻式,是唐代后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
因为唐朝是个极为开放的朝代,各个国家的文化在此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妆扮上也会自然地吸取一些“胡风”元素,有的甚至还是照搬模仿,比如“时世妆”,白居易有诗这样描绘“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珠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这种面妆主要是模仿了吐蕃女子的面妆;另有前面提到的“螺髻”,螺髻为天竺发髻,是佛教美学下的产物,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到了唐代尤为鼎盛,除宗教本身外各种艺术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众多留存下来的文物古迹中看到各种人物的形象,从而也联想到他们千姿百态的妆面与发式。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