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古代琴师通常自斫自用,没有专门的斫琴工。斫琴的奥秘也都靠琴师自己摸索总结,对于琴师来说,一把好琴意味着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投入,因此,在古代,一把好琴是非常有价值,可以作为传家宝的存在。
斫琴难,难从选材起。因此古代常有斫琴求良木的传说。如何选材,各家都有自己的讲究。但基本认为梧桐木为佳,年份久远,木质紧实,叩之铮铮然者为佳。如今求快常用松杉老料,音色也属上等。至于年份、湿度、材料的处理更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密不外传。
从古至今大量琴书著录中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斫琴制度的详细记载。在这些记载中除对材质的炮制方法,底面厚薄,施材配料、秘旨配方等方面有着准确的记录外,对琴体中空的大小,槽腹内项实、纳音、声池、韵沼的合理开剜,有效布局,相互间的匹配比例等方面都有相对规范的设计要求,其中有些玄秘的机关还附注了启发式的口诀。如《琴苑要录》所载《斫琴秘诀》“谁是倚山路,江深海亦深,洞中多曲岸,此处值千金”、“山根深处太无端,舟更弦高下指难,徽外相应无别韵,横纹龙怕岳池边”。
大小槽腹怎样的深浅,中空剜留怎样的大小,底面厚薄怎样的匹配比例,池、沼、项实、纳音,乃至漆胎附着遵循怎样的调节规律,才能有利于那些“奇、古、润、透、静、匀、圆、清、芳”,“轻、微、淡、远”及《溪山琴况》所术的二十四况等绝妙音声的形成和发出呢?唐李勉在其《琴记》中较早地记载了当时琴面的厚度“其身用桐,岳至上池厚八分,上池以下厚六分,至尾厚四分”。
北宋石汝历《碧落子斫琴法》较早地总结、记载了斫琴中底、面琴板的厚薄比例所产生的不同的音声效果。如其所说:“凡底厚面薄,木浊泛清,大弦顽钝,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实,韵短声焦。面薄底厚,木虚泛青,利于小弦,不利大弦。面底皆薄,木泛俱虚,其声疾出,声韵飘荡。面底相当,虚实相称,弦木声和。”
斫琴是一门耗时间的功夫,木材晾晒要一年,雕琢更要花功夫,上漆阴干又是以年为单位的等待,加配件调琴弦……做好一把琴,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用心的话一生能做几把琴?斫琴之事雅则雅矣,但是真想投入其中,木工、漆艺、雕刻绘画、古琴弹奏……样样都得学。如今由于工具的进步,斫琴也容易了很多,有些地方甚至有了流水线作业,定制一把琴最快一年工夫就能拿到成品,但是其中蕴含的心血,依然令人动容,而大师斫琴更甚于此。正是因为这样,古人弹琴常有一整套的礼仪,最简单的如《红楼梦》中黛玉弹琴曾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净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请怀着尊敬、珍惜的态度对待每一把琴。
(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