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王建欣老师在“2017上海·中国古琴艺术周暨弘琴杯古琴艺术展演”讲座日上的那场题为《琴戏人生》的讲座吗?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王实甫所作,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在《西厢记》莺莺听琴这一情节中,女主角崔莺莺精致描摹了古琴琴音的美妙。
王实甫《西厢记》原文片段欣赏: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整个段落没有直接描写张生的古琴演奏技法,而是巧妙地通过一系列优美的比拟,灵动地再现了古琴曲的撩人动心。今天读来,依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越剧《西厢记》的唱词保持了原著的文学特色,典雅清丽,被剧评家赞“戏曲舞台上出现过的许多改编本中最好的一个”。唱词颇多存留原曲牌体的格律,唱腔上有较多的出新。
越剧《西厢记·琴心》选段唱词欣赏: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风吹铁马檐前动,莫不是那梵王宫殿夜鸣钟。
我这里潜身听声在墙东,却原来西厢的人儿理丝桐。
他不做铁骑刀枪把壮声涌,他不效缑山鹤唳空,他不逞高怀把风月弄,他却似儿女低语在小窗中。
他思已穷恨未穷,都只为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已通,分明是伯劳飞燕各西东。
感怀一曲断肠夜,知音千古此心同,尽在不言中。
不论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原著,还是经过改编的越剧《西厢记》唱词,我们都可以从崔莺莺对琴音的描摹中体会到古琴无与伦比的美妙。
古琴是中国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乐器。张生的演奏生动表达了对崔莺莺的绵绵爱慕,心有灵犀的莺莺也立即明白了曲中深意,听懂了无言古琴曲中蕴涵的千言万语;张生也达到了不言传心意、琴曲求知音的目的。千百年来,古琴成为了中国才子佳人表达心意的良媒,成就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你还想知道哪些戏曲中出现了古琴吗?欢迎给我们留言!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