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琴网
06-03
|庆祝2023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丝桐世外有知音—古琴音乐会曹子金门等陆沉,壮年裘马四方心。檄傅白羽从沙井,诗写红巾遍武林。兵甲胸中无敌国,丝桐世外有知音。相逢不饮何为者,祗作寒厅拥鼻吟。——《呈曹子方》 宋·晁补之活动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引导公众畅享非遗成果,由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主办的“丝桐世外有知音—古琴音乐会”将在6月10日于聊城古琴艺术馆举办。古琴,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不仅形成了深远的艺术意境,更积淀了深厚的...
-
国琴网
06-03
演唱:龚爽古筝:张璐笛/箫:陈莎莎古琴:路宁琵琶:蔡子越登锦城散花楼唐·李白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经典传唱人龚爽演唱这首作品时在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融合了偏流行的演唱风格再配上中央民族乐团老师们演奏的传统民族乐器让整首歌曲婉转流畅如在天际般回旋使得听众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诗词的韵律进入到李白当时所处的情境中登高远眺仿佛置身九天云外领略“如上九天游”的人生气象谈到对民族乐器的选择时中央民族乐团的老师们也表示根据李白的诗句确定了这几种乐器竹笛音色悠扬明亮契合诗中的“金窗”古筝旋律优美像诗中的三峡、春江颇有一种流动之感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正好符合诗中暮雨滴答的声音至于古琴则空旷幽灵贴合整首古诗的气质
-
国琴网
06-03
2023.6.3琴韵高山间,风华正少年六月,万物生长,树木日渐繁茂,花儿争相盛放,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上、向外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就像那少年,永远是飞扬的。他们毫无保留地展示着新时代的自我:用奔跑,用舞蹈,用诗歌,也用古琴。少年弹古琴,是见山观水,是宁静致远;少年弹古琴,是青春风华,是蓬勃朝气;少年弹古琴,是弘扬,更是传承……2023年6月3日(周六)19:00,雅自少年时——2023张家港青少年古琴音乐会将正式启幕,让我们一起欢聚在少年宫,一起感受古琴绵延千年的绝响,感受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音乐会详情「 演出信息 」“雅自少年时”——2023张家港古琴青少年音乐会「 演出地点/时间 」张家港市少年宫|2023.6.3(周六)19:00「 演出曲目 」(点击查看大图)往期张家港青少年古琴音乐会来吧,来和我...
-
国琴网
06-02
静夜沉沉,不负良宵。2023年5月26日晚,沙洲问琴·张家港古琴五月月集圆满举办。本期雅集特邀嘉宾国际瑜伽联盟学院苏州分院院长如月老师,她和大家分享了琴诗朗诵并进行舞韵瑜伽表演。知音围坐,听琴音萦绕,享片刻清欢。雅集交流曲目:如月琴诗朗诵《我宁愿一切都是苍白的》(诗歌原创孙海滨,古琴伴奏周爱丛),彭嘉蓉(清音)《普庵咒》,高红(丽冷)《潇湘水云》,周爱丛(丽棠)《阳关三叠》,许松、王平《仙翁操》,王苍(丽明)《山居吟》,如月《凉凉》(舞韵瑜伽),周韶萍(清韵)《乌夜啼》。本期嘉宾简介如月老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儿科主治医师、国际瑜伽联盟学院苏州分院院长。师从艾扬格广州中心创始人陶佩琦老师、中国艾扬格协会评估及培训委员会主席田燕老师系统学习艾扬格瑜伽。雅集交流曲目如月《我宁愿一切都是苍白的》|琴诗朗诵(诗歌原...
-
国琴网
06-02
-
国琴网
06-01
活动现场花絮“国琴守护艺术周及经营论坛”线下活动第一天结束,老师们直呼意犹未尽,第二天精彩活动来袭!听琴,问茶,古琴与茶是天生的绝配。在茶与琴的结合中,不同的角度可以迸发出不同的亮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人生路上的启示。课程首先由原树茶运营总监张超哲老师带来《且将新火试新茶》的主题活动,以白茶切入,将琴茶巧妙联合,致力于传播中国琴筝茶文化,为传统音乐行业赋能。琴茶的融合上,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予以创新。遂带领现场老师们熟悉白茶品种、采摘时间、制作工艺、主要产区、冲泡及存放等。同时在现场,老师们一边品尝着原树白茶,一边通过“调素琴印金经”的活动方式制作了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伴手茶礼。接着,运营专家大平老师带来了《琴馆轻松盈利的三个关键点》及《一周招100多成人学员的秘诀》的课程分享,从盈利的基...
-
国琴网
05-31
活动现场花絮2023年5月30日,“国琴守护艺术周及经营论坛”线下活动在扬州隆重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老师齐聚一堂,和古琴名师、经营名师一起从各方面提升古琴演奏技法、探讨有关古琴的发展之道!国琴网艺术总监、国琴守护计划发起人赵莹老师首先做开场致辞,
-
国琴网
05-31
琴材既然不相同,我们鉴别时也要拿不同的眼光来鉴别它,兹将过去造琴选用的木质,分别举证于下:1、桐木:《书经》上说:“峄阳孤桐。”《书传》上说:“峄山特生之桐中琴瑟。”《诗经》上说:“椅桐梓漆,爱爰伐琴瑟。”《庄子》上说:“惠子倚槁梧而瞑。”注谓:“槁梧,琴瑟也。”《风俗通上》说:“梧桐生峄阳山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清雅。”《梦溪笔谈》上说:“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2、杉木:《梦溪笔谈》上说:“尝在越人陶道真畜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又杨氏《琴瑟合谱》上说:“得琴透润有余,宏亮不足,剖而重修,杉质,色紫黑。”按:“张越”是唐代造琴的名手,他是江南人。可能用杉木造琴,是他创始的,后人仿效他的也不少。近代“钱唐”、“...
-
国琴网
05-31
席位有限,敬请预约。报名及获取详情:13522311681紫阳琴院坐落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故里——江西婺源,由朱氏后裔第三十八代世孙——朱江先生于二零一七年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古琴家兼音乐史家吴钊先生担任终身名誉院长。紫阳琴院以吴钊先生的琴学、演奏、教学理念为核心,兼容并蓄。以琴为道,敬天地,尊自然,继绝学,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古琴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文来源:【紫阳琴院】
-
国琴网
05-30
“琴韵姑苏古琴艺术展览演出”系列活动活动简介 古琴,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它不仅能弹奏出和雅超逸的音乐,还代表着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生活趣味,是安置精神、安妥灵魂的一种独特的生命方式。 姑苏一向为江南经济富庶、文化繁荣之地,山水清嘉,人文温雅,弦歌唱颂,琴韵绵延。从唐代的“吴声清婉”到明代的虞山琴宗,从怡园顾氏之琴集到今虞琴社之创立,姑苏琴韵以其沉静从容的姿态和博雅包容的胸怀,递相传续并愈发深厚悠远,于吟猱绰注的丝丝琴韵间透露出独有的生命体悟和超迈的精神境界。 除却琴乐上的弦徽风雅,姑苏地区于古琴斫制上也是源远流长,名手辈出。东汉蔡邕即是在吴地闻火烈之声而识良木,做出了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唐代“取重惟张、雷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