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断代专书琴筝艺术批评史的又一力作
——评王小平、刘颖《徐上瀛溪山琴况琴筝艺术理论研究》
《徐上瀛溪山琴况琴筝艺术理论研究》此篇文章于2018年登刊在《艺术百家》第五期。
作者王小平、刘颖基于对《溪山琴况》的深刻理解,将中国美学理论与表演实践紧密结合,提出琴与筝两种乐器相似度高,演奏技法有诸多相通之处,将美学著作《溪山琴况》中的“和”“洁”“健”“圆”四况通过亲身理解与实践,并与古筝的琴技及审美范畴相结合。这篇文章的出现,无论是琴学思想还是演奏技法皆可给古筝艺术理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发及借鉴意义,使筝乐艺术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发展。
古琴和古筝皆属弹拨乐系,在演奏技法等方面,更是有诸多相同之处,如:以左手作韵补右手之声,右手勾、抹、挑技法等。正因为演奏技法的相通,许多耳熟能详的古筝曲目皆出自古琴名曲,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得到丰富。
《溪山琴况》作为中国琴论的集大成者,是一部最早将中国美学理论与表演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在琴学理论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中徐上瀛通过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三个关系,将“弦、指、音、意”四个古琴演奏的核心要素有机勾连,层层递进,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论述了“和”况的真义。
作者把“和”况于古筝的演奏分为了三类,提出在演奏中要达到正确的音色,触弦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贴弦的触弦方式弹奏可获得正确的音色,“弦与指合”的阶段则属于古筝演奏者基本功练习阶段,好的基本功是演奏者弹奏出动听乐曲的前提;在古筝演奏中,声音都有准确的音高规定,相比较与西方注重固定音准来说,古筝演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左手吟揉按滑的演奏技巧,通过左手技巧的变化,使乐曲产生独特的韵味。如此,不仅“指与音合”,还能达到“音与韵合”,这一阶段便属于“指与音合”;最后,在熟练驾驭乐曲的同时,加上自己的演奏特点及情感表现方式,将乐曲升华至使人感同身受之阶段。达致此阶段时不可脱离原曲本意,而是演奏家对作品更加完善的诠释,此为“音与意合”。
并透过“洁”“健”“圆”况与琴筝演奏,阐释出演奏者在演奏类似的乐曲时,首先要注意手指的“洁”态,在如此快速且演奏手法多变的筝曲中,演奏者在弹奏乐曲单音时,过分注重动作的夸大使其指下杂音过重,势必会影响乐曲音响效果;要达“健”况,需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保持手型的稳定,掌关节撑住,用气息将全部力量集中于指尖,演奏时注意义甲需正面触弦。其二,触弦时应从容沉稳,不可忽快忽慢,动作不可一惊一乍。如此方可达致“健”况;在演奏过程中,吟揉不仅体现出左手技法的重要性,按弦、换弦也都通过左手技法来实现。只有控制好左手作韵技法的火候,才能把握轻、重的分寸,方可显现自然天成,体现“圆”况之妙。
本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在,善于观察研究琴、筝这两种极为相似的乐器,基于并借鉴美学著作《溪山琴况》写出此篇文章,无论琴学思想还是演奏技法皆可给古筝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及借鉴意义,让筝乐艺术理论研究发展的更好。
作者:甘霖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