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新闻编辑

level

国琴网新闻编辑

视频栏目(2)

琴讯 | “送暑归·弦间韵” 古琴雅集预告

弦动,散起,若轻似缓,如投石入池,涟漪刚泛,雅集席上便有人抬眼,眸中盛着与弦音相契的光。或许是《平沙落雁》起手的苍远,或许是《流水》初段的灵动,弦音未歇,目光已在空气中相碰,一个眼神便知彼此听懂了那未说尽的余韵。这便是太音雅集,妙于斯处,无需多言,二句之间,知音已现。“送暑归·弦间韵”古琴雅集时间:2025年8月30日15:00地点:杭州市滨安路1181号太音琴社滨江社雅集曲目01 独奏:邵祺《酒狂》02 弦歌:王妍妍《秋风词》03 独奏:郝明瑞《良宵引》04 独奏:杨雪《神人畅》05 独奏:细细《关山月》06 独奏:马科奇《橄榄树》07 独奏: 潘东亮《鸥鹭忘机》  潘钰洪《酒狂》08独奏:陈思诺《醉渔唱晚》  王智慧《平沙落雁》09 独奏:朱江《梅花三弄》10琴箫:未央、张阳《无羁》【送暑归】公益古琴雅集欢迎扫海报二维码参加活动;公益活动,谢绝空降;报名名额限25名,报满即止;报名后会为您预留席位,务请提前15分钟到场。

08-22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承古开新·琴动狮城:第五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圆满落幕

第五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圆满落幕2025/08/13-14新加坡华乐节       8月14日,由新加坡华乐总会、新加坡古琴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剧场圆满落下帷幕。适逢新加坡建国60周年华诞,作为新加坡华乐节“节中节”的重磅单元,本届艺术节以名家智慧、琴音雅韵与珍品汇聚,为狮城献上了一场融汇古今、贯通东西、可观可赏、可触可听的文化盛宴。期间,关迺忠先生与乔珊女士特别莅临狮城,与本地琴界同道共襄盛举,其到来亦获本地媒体《联合早报》报道,成为艺术节一大亮点。ONE——part 珍琴荟萃,触手可及       活动期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内特设古琴主题展览,成为艺术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览精心呈现了来自海内外九个知名古琴品牌的精品古琴。这些器形迥异、工艺精湛的古琴不仅供来宾近距离观赏其形制之美,更开放供琴友及爱好者试弹体验,让抽象的琴音艺术化为指尖可感的真实。展览还特别展出了乐圣琴弦出品的优质琴弦,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乐器制作与保养的窗口。这场沉浸式琴展,让参与者得以亲手触摸千年文脉,感受不同流派古琴的独特魅力,为艺术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互动体验。TWO——part 名家开讲,洞见新声      13日晚,86岁高龄的华人作曲泰斗关迺忠先生与琴歌艺术家乔珊女士联袂登台,开启“从《太极》到《琴咏春秋》”主题讲座。两位大师以关先生标志性的《太极》(古琴与钢琴协奏曲)与《琴咏春秋》(古琴与交响乐队)为经纬,抽丝剥茧般解析创作心路。关先生阐述如何以古琴为轴心,在《太极》中构建东方哲学与西方技法的精妙对话;乔珊女士则深入《琴咏春秋》的宏大叙事,揭示古琴单音线条如何与交响乐织体形成奇妙共振,铺展出一幅横跨时空的音乐长卷。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与艺术巧思,特别是与新加坡的创作渊源,令在场听众洞见传统古琴在当代语境下焕发的磅礴生命力。THREE——part 琴音璀璨,通汇古今       14日晚的“闭幕式暨获奖选手与名家音乐会”高朋满座,将艺术节推向高潮。与会嘉宾包括: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秦文女士;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主任孔媛女士;新加坡华乐总会会长郑朝吉博士;新加坡华乐总会副会长、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先生;新加坡鼎艺团永久荣誉主席吴一贤先生等。盛典伊始,著名古琴艺术家乔珊女士与“乐圣琴弦”主理人胡丹越共同上台为2025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新加坡大奖得主们加冕荣光。随后,本届大赛的部分获奖菁英们和吴晓丹博士、乔珊女士轮番登台献上精彩纷呈的演奏:《云山梦竹 II》     职业少年组银奖获得者焦柏睿以一曲《云山梦竹II》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梅园吟》       非职业少年A组金奖获得者徐楚航指下的《梅园吟》流淌出清雅高洁的韵味。《广陵散》     职业少年组荣誉金奖获得者高艺原演绎的《广陵散》尽显古曲的磅礴气势与侠义风骨。《春风》     职业青年B组金奖获得者杨沛伦则以一首《春风》带来盎然生机与明媚气息。《琴曲III》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职业青年A组荣誉金奖获得者叶子禾演奏了由作曲家罗麦朔为本届大赛创作的委约作品《琴曲III》,其创造性的现代表达为古琴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是该作品的新加坡首演。《龙翔操》      新加坡古琴协会副会长吴晓丹博士演绎了广陵派经典曲目《龙翔操》,曲风清淡悠远,自由缥缈,音乐跌宕起伏,使人联想到云雾中飞龙翱翔的生动景象。《离骚》      著名琴歌演奏家乔珊女士一袭紫衣,带来古琴名曲《离骚》,幽深琴韵将屈子行吟的忧思与高洁演绎得荡气回肠。《杏花天影》      压轴环节,由关迺忠先生亲自执棒新加坡吉丰华乐团,带来其两部经典创作的辉煌呈现:在关先生指挥下,新加坡吉丰华乐团奏响《杏花天影》,勾勒出宋代美学的诗意画卷。《琴咏春秋》      随后,关先生继续执棒乐团,与乔珊女士的古琴珠联璧合,共同演绎气势恢宏的交响诗《琴咏春秋》第二、第三乐章。乔珊指尖流淌的古琴清音,在乐团的磅礴织体中激荡回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此刻水乳交融,为观众带来直抵心灵的震撼,也为艺术节画上余韵悠长的休止符。Four——part 余韵悠长,文脉永续       本届艺术节以“承古开新”为精神内核,通过名家讲座启迪思想、珍品琴展触摸历史、巅峰音乐会震撼心灵,立体呈现了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时代活力。它不仅奏响了新加坡60周年庆典的华美乐章,更以古琴为文化枢纽,成功搭建起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多元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当《琴咏春秋》最后一个音符在剧场中缓缓沉淀,它所激荡的不仅是掌声,更是对中华千年琴脉在狮城沃土上生生不息、永续传承的坚定信念——琴音虽歇,文脉长流;器物有形,弦歌不辍。

08-22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近距离听古琴【素琴知音·8月】

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素琴知音|2025.08· 联合主办 ·广州修竹琴舍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古琴音乐分享会琴乐赏析8月24日(周日)14:30-16:00地址:广州番禺南国奥园卡三区修竹琴舍-分享曲目-《袍修罗兰·水》上善若水,无心无际。独奏:李贞莹《高山·流水》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重奏:周晓岚 李贞莹《诗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弦歌:姚南《普庵咒》古刹闻禅,清净空明。独奏:谢东笑报名须知1.此为公益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2.报名后无法出席请提前告知。报名咨询添加『修竹君』微信,并备注“素琴知音”。

08-2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古韵绕颐园 弦歌润初心”古琴演奏活动回顾

    当千年古琴的丝弦在颐园拨动,当清越琴音与园林景致相融,一场浸润初心的古韵之约拉开帷幕。8月17日下午,由潮州市饶宗颐博物馆与潮州市艺桐琴馆联合举办的“古韵绕颐园,弦歌润初心——古琴演奏活动”在潮州古城颐园成功举行。        颐园亭台错落,草木葱茏,本就是浸润着文化气息的雅致之地。而古琴作为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乐器,其清、微、淡、远的音色,与颐园的静谧古韵恰好相融。精彩回顾饶宗颐博物馆古琴演奏活动       演奏活动开始前,现场观众一同回望了饶宗颐先生与古琴的不解之缘,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跨越时光的文化联结。饶宗颐先生是岭南古琴名家,一生深耕学术,对古琴有着特殊的情愫。他曾在不少著述中谈及古琴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也常于雅集中与琴人交流。   古/韵/绕/颐/园   弦/歌/润/初/心      活动启幕时分,身着素雅古汉服的主持人缓步登场,衣袂轻扬间尽是东方雅致。他含笑邀众宾以琴为媒,共赏丝弦流淌的婉转之美,同品古韵浸润的悠长意境。话音落处,这场充满诗意的古琴体验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古/韵/绕/颐/园     弦/歌/润/初/心    率先登场的是蔡老师。在2025年新加坡古琴国际艺术节上,她凭借古琴曲《袍修罗兰·水》获大中华赛区铜奖,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最终在总决赛中夺得二等奖。这首曲子旋律轻快灵动,宛如清泉淌过耳畔,将“上善若水”的纯粹意境与灵动韵味娓娓道来,为现场带来沁人心脾的夏日清凉,让每一位聆听者都深深沉醉其中。     蔡老师的古琴曲《袍修罗兰·水》余音未散,清泉般的旋律仍萦绕耳畔。随着老师优雅收琴,学员们陆续登场,稚嫩却专注的身影端坐琴前,指尖轻拨琴弦,将初学的认真与对古琴的热爱融入乐声,为这场雅致的古琴活动续写着动人篇章。古/韵/绕/颐/园弦/歌/润/初/心—李华思——蓝苑容——洪为民——吴雪荣——詹昭重——李丽思——蔡鸿腾——谢媛媛——许创彪——许宏—    此次古琴演奏活动,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众多演奏者的精彩演绎,古老的古琴艺术在颐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更多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有机会静下心来,品味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08-2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预告 | 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

古琴台是钟子期和伯牙“知音”相逢之地,琴台音乐厅取名自“古琴台”,与古琴清雅悠远的意境,跨越千年而遥相呼应。2025年8月22日,武汉琴台音乐厅将为大家带来“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琴声淙淙、箫声咽咽,琴箫合奏向被认为是曲中佳偶,本场音乐会在展现琴声清幽的同时,还会融入箫声的沉韵,感受琴箫合奏带来的婉转动人。音乐会将会上演传为伯牙所作,取智者乐水之意也的《流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之音韵也的《梅花三弄》;抑扬顿挫,起伏虚灵的《广陵散》等经典曲目。感受古琴等传统乐器的源远流长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当晚操缦的李凤云,作为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先生的关门弟子,深得广陵派精髓,目前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曾录制出版《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等唱片;琴曲打谱《山中思友人》《普安咒》等十余首,琴歌打谱三十余首。同台演出的笛箫演奏家王建欣,现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是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1987年),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方向博士学位获得者(2001年)。8月22日晚,让我们在李凤云和王建欣两位艺术家的带领下,共同领略箫声琴韵融合的美妙韵味。演出信息.2025年8月22日 周五 19:30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古琴:李凤云箫/埙/讲解:王建欣曲目:古琴独奏:流水 鹤鸣九皋 广陵散 禅思箫独奏:妆台秋思埙独奏:楚歌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暗香 颐真琴埙合奏:南风歌票价:20 40 60 80 100元购票:*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阵 容 介 绍李凤云,古琴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广陵琴派传承人。出版CD《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沧海龙吟》、《琴韵》(黑胶唱片)以及DCD《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明韵》等个人专辑数张;出版专著《琴学法谱》打谱集,《东皋琴谱研究打谱》,教材《古琴三十课》。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玄默》、《山中思友人》、《普安咒》、《江月白》等十余首;琴歌打谱八十余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国内外举办音乐会、讲座和古琴进校园活动两百余场。王建欣,箫/埙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本科、硕士(笛箫);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博士。曾多次应邀赴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波兰、葡萄牙、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音乐会和讲座。出版《笛箫初级曲集》、主编《音乐欣赏》(“十二五”国家重点教材)、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亦有多篇学术论文如《中日尺八比较研究》、《琴学述略》、《幽兰研究》、《胡笳类琴曲研究》等。

08-2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楚望瓯越”——2025年温州古琴专场音乐会圆满结束

开篇介绍导语简要本次“楚望瓯越”古琴音乐会,是一场根植于温州深厚文化土壤的艺术盛会。它巧妙融合了温州古称“瓯越”的地域标识与千年古琴艺术,特别演绎了南宋温州籍浙派古琴宗师郭楚望的名作《潇湘水云》《秋鸿》,有力彰显了温州在古琴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对地方文脉的深情追溯与活化传承。精彩现场回顾一·古琴合奏《半山听雨》郭楚望研究会永嘉琴学专业委员会选送表演嘉宾:王晓珍 金月微 周建敏  陈少雪  徐芬芬  管小春  杨陈微听雨,是古人十大雅事之一,与焚香、抚琴、对弈、赏花一样,是文人雅士浮生偷闲的乐事,在古人的情怀中,雨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是生命的精灵。雨声入耳若有心,身在何方皆半山。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二·古琴合奏《潇湘水云》龙港市音乐家协会古琴分会选送表演嘉宾:戴海敏  杨穗香  刘少丹  夏晓燕 林小花此曲作者是南宋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创始人郭沔miǎn(字楚望,南宋永嘉人(今温州人)。当时金兵南侵入浙,郭楚望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此曲为历来琴家所推崇名曲之一。三·琴箫钵合奏《寒山僧踪》平阳古琴学会选送古琴:吴墅  朱丽萍  胡佩青  箫:郑黎霜  钵:夏雪 梅 引磬、木鱼:胡月《寒山僧踪》由台湾词作家陈建名作词、大陆作曲家陈大伟谱曲,其灵感源自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的禅机对话,音乐通过平稳流畅的旋律营造出山间访禅的意境,传递“无处不是宁静”的佛理。此‌‌曲调悠扬,古琴的澹泊与箫声的绵长交织,模拟云水朦胧相望景象,体现“僧踪何觅”的禅机。四·古琴合奏《流水》瑞安古琴专业委员会选送表演嘉宾:周李英 蔡美兰 陈小静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著名古琴曲《流水》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乐曲,充分运用「滚、拂、打、进、退」 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生动地描绘了流水的各种情态。整首乐曲一气呵成,听之如同得到了流水的洗涤一般,不禁令人久久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的思绪中。五·弦歌《关山月》温州市市直机关古琴乐器俱乐部选送古琴吟唱:薄宁  洞箫:吴辉古琴曲《关山月》是古琴曲中广为流传的“琴歌”,因填入了李白的《关山月》的诗句而得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琴曲描绘出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之情。叙述之外,还渗透着一种乐观、洒脱的情绪。琴曲大量运用轮指技法,旋律音高起伏较大,充满质朴豪放风韵。六·琴箫合奏《山居秋暝》苍南古琴协会选送古琴:章显光  洞箫:方卫杰  男声独唱:张宽林《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七·琴箫埙吟诵《阳关三叠》黄德源艺术馆选送古琴:林葱葱 潘如帆 邵丽琴 潘玲洁 箫:冯春草  埙:徐晓春  温州话吟诵:黄德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八·埙合奏《归来》温州市市直机关古琴乐器俱乐部选送表演嘉宾:徐来风  林海燕  章轶愿你游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归来》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盼的古琴曲。此曲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深沉内敛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远方归来者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的等待。它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表达。九·古琴独奏《梧叶舞秋风》温州市浙楠琴社选送表演嘉宾:季润泽  琴曲《梧叶舞秋风》是清代古琴家庄臻凤于1644年创作的代表作。全曲以秋日梧桐叶落为意象,通过疏密跌宕的旋律描摹风扫落叶的动态,寄托世态变迁之感怀。近代虞山派琴家吴景略依古谱打谱时以轻盈指法演绎出秋高气爽的乐观意趣,演奏注重“舞”字表现,被视为明清琴乐动态美感的典范。十·古琴独奏《猿鹤双清》温州市郭楚望琴学研究会选送表演嘉宾:吕沁沁《猿鹤双清》收录于《杏庄太音补遗》、《西麓堂琴统》、《玉梧琴谱》等二十余部琴谱中。曲子流畅优美,欢快明亮,表现了山林之乐,自然之美。听闻有一股道家飘忽欲仙之感,常想一二,便忽生遁入山水隐逸之想。十一·弦歌演奏《梨花颂》乐清市古琴研究会选送表演嘉宾:‌石婵婵《梨花颂》作为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其古琴演绎版本通过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深刻诠释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爱情主题。曲目独特的低回音色,契合"长恨"主题的哀婉气质。‌节奏上‌通过散板与规整节奏的交替,表现"春带雨"的灵动与"千古思"的凝重。十二·古琴独奏《欸乃》温州瓯嘉琴舍选送表演嘉宾:王洁洁此曲系后人据唐柳宗元《渔翁》中:“欸乃一声山水绿”诗句而作。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赞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十三·琴茶表演《梅花三弄》温州市市直机关古琴乐器俱乐部选送古琴:胡玉霞  茶道:陈雷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自古以来,梅花以其清丽雅洁的韵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独立的精神,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历代文人都爱把自己的心怀、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尘不染的恬淡之中。十四·古琴独奏《秋鸿》温州市郭楚望琴学研究会选送表演嘉宾:吴永志秋鸿,中国古琴名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继《广陵散》后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为南宋郭楚望所作,取意于鸿雁振翅高飞,博出长空之南征,以寓旷达之至、高达之怀。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令人听后若有远达平沙、一举万里之感。本次演绎的《秋鸿》是由吴永志老师根据浙派《梧冈琴谱》打谱而成的浙派宗师郭楚望名曲《秋鸿》。十五·太极琴走秀《雅韵琴心》温州市市直机关古琴乐器俱乐部选送古琴:胡跃中  走秀:朱秀燕,陈凤萍,娄小微,曹碄琳,郑岁莲等  太极拳:林娟妹、龚相妙、吴越、朱枫、陈雪安、龙九菊、关筠秋、黄海平等“琴韵悠扬,《雅韵琴心》拨动千年心弦;霓裳翩跹,国风华服尽显东方气韵。刚柔并济,武当太极、两仪拳法诠释阴阳之道;剑光流转,武当剑法演绎侠骨仙风。琴·剑·拳·韵,共绘国风大美!现场氛围图集活动现场掠影活动展望意义内容音乐会展现了古琴艺术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活力。它汇集了温州各县市区古琴社团的精彩节目,形式多样,既有经典琴曲独奏与合奏,也创新融合了琴歌吟唱、琴箫合奏、琴茶表演、方言吟诵(温州话)乃至太极琴走秀。这种“非遗+”的多元呈现方式,不仅拓展了古琴的表现边界,也生动体现了古琴艺术在温州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蓬勃的传承态势。通过《流水》的知音之契、《潇湘水云》的家国情怀、《寒山僧踪》的禅意哲思、《归来》的游子情愫等曲目,音乐会传递了深厚的中华传统精神价值与东方美学意境。它架起了古今对话的桥梁,让千年琴韵启迪当下心灵,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最终,本次活动在温州市社科联指导下,由专业机构与基层社团协同承办,并通过线上直播扩大影响,成功塑造了“楚望瓯越”这一融合地方名人、地理符号与非遗艺术的文化品牌。它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是赋能温州“千年商港”城市形象、增添人文厚度的重要文化实践,让古琴艺术成为滋养城市未来的独特文化基因。-THE END-

08-20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预告 | 七絃问道——苏思棣古琴音乐会

琴人苏思棣,这位丝絃的坚守者,以指尖触碰千年清音,在《愔愔清韵》与《絃间求索》两场音乐会中,带领听众完成一场“向内”的精神跋涉。第一夜,他回到起点。泛川派名家蔡德允老师亲授的《忆故人》《潇湘水云》等曲目,是师承的印记,更是自我修习的见证,每个音符都是对传统的回望。第二夜,他走向更深处。从师承曲目到个人打谱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琴人如何在寻找自己的声音。《流水》的七十二滚拂不仅是技法的展现,更是心绪的奔涌——琴弦的震颤,即心弦的共振。两场音乐会,是琴路的两个面向,传承与探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命题——如何在一张琴上,安放自己的灵魂。曲目一愔愔清韵2025年12月20日(星期六)20:00演奏蔡德允老师愔愔室所授琴曲 一、 湘江怨  二、 归去来辞  三、 平沙落雁(裴介卿传本)  四、 忆故人  五、 梅花三弄  六、 醉渔唱晚  七、 渔樵问答  八、 精忠辞  九、 潇湘水云  二絃间求索时间:2025年12月21日(星期日) 20:00演奏琴曲包括蔡德允老师、林友仁老师所授,以及个人打谱所得。 一、 水仙操  二、 山居吟  三、 鹤舞洞天  四、 洞庭秋思  五、 龙翔操  六、 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  七、 龙朔操  八、  白雪  九、  流水  苏思棣香港琴人,早年随黄权老师学习箫笛,并有缘得与蔡德允老师作琴箫合奏,继而获许亲授琴艺。自此追随研习琴艺,直至蔡师晚年。其后又曾随蔡昌寿先生学习斫琴。现为香港德愔琴社社长。受恩师影响,他钟情于以传统的丝絃演奏。曾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及欧洲多国进行演出。参与录制的音像出版物包括:箫乐专辑《姜白石词拟唱》、《宋韵遗珍-白石道人歌曲重构》等。个人古琴专辑有2007年由瑞士VDE-GALLO公司出版之《渔樵问答》,该专辑以自斫逍遥琴录制,同年获法国查理·科鲁斯学院(Academie  Charles Cros)颁发「心弦(Coup de Coeur)」奖;另有香港雨果公司之《太古声》及《太古清音》。本文内容转自“境山剧场”

08-19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丝弦龙韵两岸情”古琴雅集圆满结束

8月5日,“丝弦龙韵两岸情”鲁台诸城派古琴交流雅集在诸城古琴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朋友及古琴爱好者30余人齐聚诸城古琴院,以琴会友,通过琴友集会让传统艺术成为两岸琴友可参与、可创造的"活态遗产"。台湾同胞曹景雯女士弹奏了一曲浙派的《长相思》,传习中心的师生们也弹奏了诸城派琴曲《平沙落雁》,双方就不同流派风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曹女士讲到他们弹古琴都比较内敛比较含蓄,弹琴的动作也是小小的,手也是不太会离开琴面。钟珊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诸城派古琴风格特点:指力高古苍劲,出音清正雅洁,有儒道风,不务外表华丽。针对诸城派的《平沙落雁》,曹女士表示她弹的是南平沙,与诸城派的平沙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会有风格上的区别,因为最初都是出自同一琴谱,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是同根同源,希望浙江跟山东的古琴文化可以多多交流,两岸音乐也可以进行一些融合,共通。曲终之际,钟珊老师将茅毅先生编著的《诸城派琴谱集览》赠予曹景雯女士,让古琴艺术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长期致力于古琴艺术的保护、研究与推广,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学术研讨和公益活动,让这一中华传统雅乐得以薪火相传。此次古琴雅集活动,既是继此前中韩文化交流之后的又一次对外的艺术对话,不仅展现了诸城作为“古琴之乡”的文化底蕴,更以音乐为纽带,深化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  

08-18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天韵听琴”古琴销夏雅集回顾

     泠泠琴音,悠悠古意。盛夏炎嚣,指下冰弦。     8月10日下午2点,由无锡古琴研究会、梧声古琴传习所主办的“天韵听琴”古琴销夏雅集在“梧声古琴”南禅寺总部举办。     虽已立秋,实属溽暑,下午2点正是挥汗如雨之时。而雅集现场,却真是“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惝恍。暑可变也,虚堂凝雪”。主持人:丁雪雅      雅集由两位学琴仅一个月的新琴友梅玫、陶世珈的双琴齐奏《黄莺吟》开场,刚学一个月就能登上雅集合奏,不慌不忙、中规中矩的演奏让现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此次雅集,共演奏11曲,吴炯老师说,由徐静雨、钱雪梅、钱炜三位老师的人声与器乐合奏《菩萨蛮》是本场雅集之冠。另外有两曲,也是特地为与会者安排的,那就是吴炯、钱炜老师的琴箫合奏《云州佛影》,前不久曾在苏州湾大剧院“琴心如梦·古琴与弦歌音乐会”演出。另一曲《秋鸿》,是吴炯老师刚在无锡大剧院“七弦女古琴雅乐音乐会”作为特邀嘉宾演奏的曲目。《云州佛影》是按七十年代吴文光先生的演奏版本演奏,《秋鸿》是按吴文光先生打谱的节本演奏,均体现了虞山吴派古琴的风貌。雅集十一首曲目为:1、《黄莺吟》琴合奏:梅玫、陶世珈2、《长门怨》琴:钱雪梅3、《云州佛影》琴:吴炯 ,箫:钱炜4、《良宵引》琴:陈志英5、《洞庭秋思》琴:丁雪雅6、《凤求凰》琴:田甜7、《菩萨蛮》琴:钱雪梅 ,箫:钱炜,筝:徐静雨,歌:徐静雨8、《春晓吟》琴:孙卓平,箫:钱炜9、《龙翔操》琴:华夏10、《渔樵问答》琴:丁雪雅,箫:钱炜11、《秋鸿》琴:吴炯     无锡音乐台编导陈亚晨先生全程参与了雅集,并为雅集摄影留念。雅  集  掠  影 《黄莺吟》  梅枚、陶世珈《长门怨》  钱雪梅《云州佛影》琴:吴炯  箫:钱炜《良宵引》  陈志英《洞庭秋思》   丁雪雅《凤求凰》  田甜《菩萨蛮》  琴:钱雪梅  箫:钱炜  筝、歌:徐静雨《春晓吟》  琴:孙卓平  箫:钱炜《龙翔操》  华夏《渔樵问答》  琴:丁雪雅  箫:钱炜《秋鸿》  吴炯部分琴友合影摄影:陈亚晨、徐静雨

08-17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国琴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