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新闻编辑

level

国琴网新闻编辑

视频栏目(2)

琴讯 | 万景楼一场古琴雅集,让千年古韵燃爆济文堂

东方美学盛宴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千年文明        “鼓震云屏展,弦歌动九霄”,6月25日,午后的暖阳为济文堂的飞檐镶上一道金边,一场突破时空桎梏的东方美学盛宴,于深圳这座现代都市中悄然拉开帷幕。激昂的鼓声,似能冲破云霄;绕梁的古琴之音,宛如潺潺溪流,沁人心脾;婉转的女书吟唱,承载着独特的文化韵味;悠扬的《诗经》诵读,仿若从历史深处传来的低吟浅唱。    这场以“琴韵流芳,共鉴雅音”为主题的雅集,巧妙地将千年传统文化,融入科技之都跳动的脉搏之中,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破圈”光彩!现场,几十位琴友及文化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里。NO.1·赤足登台,一场不设藩篱的文化狂欢·01    雅集在大有老师的鼓声中开始。激昂鼓点为这场雅集注入澎湃生命力,也让现场的琴友们瞬间安静 了下来。        国家级女书传承人胡美月老师现场挥毫写就神秘歌谣,并用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婉转吟唱,将众人拽入千年岁月的褶皱。    公司创始人邵永玲以一首《诗经 小雅 鹿鸣》的吟诵,欢迎所有宾客。那悠扬的吟诵声,宛如穿越千年时光的古调,带着《诗经》特有的古朴与典雅回荡在万景楼园区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她含深情的韵律,将诗中的热情好客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每一位宾客都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盛大宴饮场景,感受到那份真挚而热烈的情谊。02    而最震撼的,当属李彦辉老师赤足登台的刹那!褪去鞋袜,他以最本真的姿态触碰大地。刹那间,奇妙的琴音悠悠传来,竟仿佛与他的呼吸完美同频。仿若千年琴魂骤然冲破岁月的重重桎梏,携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深邃,与现代时空轰然相撞,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最终成就了一场堪称“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奇迹!    从悠扬清远的《平沙落雁》,到酣畅淋漓的《酒狂》;从情意绵绵的《阳关三叠》,再到清幽高雅的《梅花三弄》;从空灵悠远的《进终南》,到饱含思念的《忆故人》;从雄浑壮阔的《关山月》,到大气磅礴的《卧龙吟》,直至婉转哀愁的《秋风词》……李彦辉老师宛如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凭借着对古琴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技艺,在琴弦之间自由穿梭,将每一首曲子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带领着在场的所有人,在古琴的世界里遨游。NO.2·弦上春秋,尽展文人风骨·,      众人皆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全身心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琴音之中。此刻,尘世的喧嚣已然远去,唯有那袅袅琴音,丝丝缕缕地钻进每个人的心田。每一个音符,都似化作了灵动的精灵,在听众的心间翩翩起舞;又仿佛是一把把精巧的钥匙,悄然开启了人们内心深处那扇通往千年古韵的大门。在这片纯粹由琴音构筑的天地里,大家忘却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只余对这份古老艺术深深的沉醉与痴迷。NO.3·雅韵交融,传统文化“活”在当下·雅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愈发浓烈,精彩不断上演。邵永玲与大有老师伴着李彦辉老师的悠扬琴声,深情吟唱《秋风词》与《卧龙吟》。他们的歌声与琴音完美交融,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铺陈出词曲中的深远意境。    与此同时,深圳琴家海山老师以一曲《二泉映月》,将阿炳坎坷的人生历程,通过手中的琴弦娓娓道来。而张鑫的箫声《孤烟直》,让人们的思绪飘向广袤无垠的沙漠,领略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更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琴友带着自己亲手斫制的古琴来到现场,与众人交流斫琴技艺。随后,李彦辉老师接过这把凝聚着匠心的古琴,轻轻拨弄丝弦。当丝弦在指间弹拨之际,那独特的音色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斫琴的匠心与千年琴魂在时空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刻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NO.4·诗韵作结,共赴千年之约·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暮色中,大有老师以一曲《卜算子·琴韵流芳》为雅集画上诗意结尾。    《卜算子·琴韵流芳》    乙巳夏至,西安古琴逍遥派彦辉掌门,听闻宾至鹏城济文堂,雅集众贤达,载歌载舞,一派喜悦景象,是为记。    蕉窗夏至天,    雅聚鹏湾畔。    客自长安踏歌来,    鼓震云屏展。    吟啸引松风,    弦歌动,女书婉。    素手冰弦泻玉泉,    酒狂沙落清商转。    龙吟水底泻微澜,    箫起月轮浮玉宇。    德音洗耳忘尘喧,    余响入冰盘,    满座春风暖。    文化名人五味子老师不禁感慨,此次交流意义非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雅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让人们能静下心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原来,传统之美从未远离,只待知音以赤子之心叩响千年雅韵之门!下一场雅集,我们不见不散!

21小时前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弹到梅花月满琴——安徽省古琴学会相约琅琊雅集音乐会暨纪念査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成功举办

弹到梅花月满琴为宣传琅琊山优秀历史文化,安徽省古琴学会相约琅琊雅集音乐会于6月29日上午在琅琊山风景区同乐园内成功举办。弹到梅花月满琴安徽省古琴学会相约琅琊雅集音乐会暨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主办单位安徽省古琴学会承办单位琅琊书斋协办单位芜湖市古琴学会  宿州市古琴协会合肥翠微琴社  合肥竹里馆合肥鸣一琴舍  合肥复雅古琴社蚌埠钟离古琴社  南京佩霞琴社支持单位琅琊山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金鹏云境琅琊山是享誉全国的风景名胜区,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琅琊寺根如法师是著名古琴演奏家,与查阜西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纪念查阜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追忆根如法师与查阜先生往事,安徽省古琴学会一行走进琅琊山,用琴声缅怀二位先贤,为滁州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滁州市文旅局局长、琅琊山管委会主任王连侠,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院长李道琳,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名誉会长、滁州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张祥林,滁州市文化馆馆长朱学骏等相关领导与滁州市民、现场游客一同观看了演出。本次活动得到了琅琊山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和金鹏云境的大力支持。音乐会由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赫浩老师主持洞庭秋思    黄生搔首问天    王尚影琴歌  醉翁吟赫浩  许珂  黎玲   徐辉 阳关三叠    陈灿古琴与太极  流水庄淑君  戴玉清释谈章孙娟  邓景欢  谢洁春风    宋美欣梅花三弄    江珅宝半山听雨陈郑琦  蔡云云  张一壹潇湘水云    孙毅高琴歌  胡笳十八拍王尚影  谢洁平沙落雁    王徽宁全体合影音乐会结束后,安徽省古琴学会一行来到琅琊寺,在大雄宝殿前及根如法师手书联前合影,以追慕先贤。南京古乐家1957年游琅琊寺合影前排弹筝者为根如法师根如法师手书联下午,安徽省古琴学会在琅琊书斋举办了“岁月留痕、光影印象——查阜西先生年谱主题沙龙”,赫浩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查阜西先生生平并展示了多副老照片。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名誉会长、滁州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张祥林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琅琊山的音乐文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琅琊山深厚的历史底蕴。于琅琊书斋前留影编辑:黄生初审:王尚影审定:王徽宁

07-07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预告 | “烟波叠潮·平行·天籁——长三角古琴书画艺术对话”书画艺术展和古琴演奏会即将盛大启幕!

“烟波叠潮·平行·天籁——长三角古琴书画艺术对话”书画艺术展和古琴演奏会即将盛大启幕!古琴演奏会预约报名同步启动!Cambridge 1924 Cultural and Creative Island7月5日至10日,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指导的“烟波叠潮·平行·天籁——长三角古琴书画艺术对话”书画艺术展和古琴演奏会活动将分别在康桥·1924文创岛艺术展览厅、蛙厂LiveHouse举办。此次活动为公益展演,将邀请国家级古琴名家及一线书画大家齐聚海宁,通过“琴画双绝”主题,搭建长三角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全民美育水平,推动长三角文化协同发展。展览举办地点7月5日至6日,名家场、青年场、交流场古琴演奏会向观众开放免费预约通道。每场演奏仅限50个名额,报名从速哦!详情请咨询清琳琴院工作人员:

07-07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国家级古琴名家及一线书画大家齐聚嘉兴海宁!现场请你免费看

7月5日至10日,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指导的“烟波叠潮·平行·天籁——长三角古琴书画艺术对话”书画艺术展和古琴演奏会活动将分别在康桥·1924文创岛艺术展览厅、蛙厂LiveHouse举办。此次活动为公益展演,将邀请国家级古琴名家及一线书画大家齐聚嘉兴海宁,通过“琴画双绝”主题,搭建长三角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全民美育水平,推动长三角文化协同发展。有什么精彩节目?来看节目单!7月5日至6日名家场、青年场、交流场古琴演奏向观众开放免费预约通道每场演奏名额有限报名从速哦!活动地址:康桥·1924文创岛艺术展览厅、蛙厂LiveHouse

07-06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新加坡古琴大赛 | 职业组复赛、非职业决赛报名名单公布

由新加坡华乐总会、福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2025新加坡古琴大赛,将于7月18至20日在中国福鼎迎来全球总决赛,通过“赛、展、演、会”四位一体的系列活动,促进新加坡与各国古琴艺术爱好者的交流互动,推动千年古琴艺术在当代的活态传承。总决赛章程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查看现公布2025新加坡古琴大赛职业组复赛、非职业决赛报名名单,预祝各位取得好成绩。以上各组别选手按照报名顺序排序,如有选手遗漏或有其他大赛相关问题,请联系客服。

07-06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第七届吴钊先生师承班招生火热进行中

前言吴师抚琴,格调高古,颇具传统文人儒雅澹泊之骨气,于清微淡远中含有无尽之意味。其指法功夫已达“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的境界。尤以“右手勾挑”、左手“吟猱绰注”最为精妙,最为琴人所仰慕并欲习之。评论界认为吴先生的演奏“流露出如工笔画般之细腻有致、秀丽婉约的清新风格。为时下急噪的生态环境中,留下一片恬真的境地。吴钊《鸥鹭忘机》用琴:宋琴 云鹄蘭幽学堂自2019年开办首届【吴钊先生师承班】,已经连续开设六届,许多琴友看到参加师承班学习的朋友取得的进步和收获,迫切要参加学习,一直在等待新一届师承班开课,并多次希望学堂将这个心愿传达给吴钊先生。九旬的吴钊先生决定开设第七届【吴钊先生师承班】,以满足大家对传统古琴系统学习的强烈愿望!感恩先生的大爱!开课时间第七届【吴钊先生师承班】第七届师承班学习时间为2025年7月至2026年1月,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为三天,共计20天(具体学习时间及内容详见课程时间表)。壹.课程安排【吴钊先生师承班】是吴先生总结自己多年弹奏心得,结合音乐史及古琴文化领域的学术研究,整理出来的一套教学体系,尊重原汁原味的传统古琴技法,讲究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提升艺术审美,是吴先生对古琴艺术和古琴文化之精华传授。贰.招生对象【吴钊先生师承班】课程适合:注重师承体系学习的古琴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文化学识及音乐素养的零基础古琴爱好者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古琴专业学生及古琴老师左右滑动,查看往期回顾在往届【吴钊先生师承班】的学习中,不乏从未接触过古琴的学生,开指启蒙得明师指导,可以得其章法规范学习。更多的是已经学习古琴十余年或自己开设琴馆的琴友,在演奏时遇到了瓶颈,来到课堂中溯本求源、完善学习,得到系统的提升。吴钊先生师承班各届学员谈学习感受叁.课程特色吴钊先生师承班•✦ 教学十六字口诀✦•① 系统学习注重基础及细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将来学习和提升打下夯实基础。② 明白原理力学角度解释,科学诠释,手把手教学,直观有效。③ 注重音准学会辨别,知道好的音质和音色标准是什么,提升艺术鉴赏和音乐审美。④ 讲究方法教学曲目跨度大,注重弹奏基本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初学琴者,如一张白纸,写什么即是什么。写得其法,即成文章。若胡描乱画,不仅混乱无成,改之亦甚难。学琴当拜严格之师,方能打牢基础,即是为己负责。盲目自学者,基础稀松混乱,后则多伤于自大。师承班教学理念是传统的古代思维模式教学,教学方式是现代的。吴先生认为古代曲目是古人思维体现,从中可以感受古人严谨的态度和审美观,需正知正见地去解读古人留下的古琴文化及指法详解。吴钊先生师承班授课日常肆.教学内容解读1 左右手基础指法学习 通过右手“勾”、“挑”及左手大指、名指触弦在学习并整理指法,是课程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后续的琴曲演奏都离不开基础指法学习。2《仙翁操》通过学习左右手基础指法之后,用《仙翁操》训练“间勾”、运指及音准。3《秋风词》通过这首曲子规范、整理指法,将指法学习直接融入到曲目中讲解,在曲目中训练基本音准。在初学时就通过古籍原文了解原汁原味的传统指法中如何区分“吟”与“定吟”等技术处理。4《归去来辞》曲目中有大段的泛音,通过掌握泛音演奏方法从而弹出充满“颗粒感”的金石之声。学习琴曲中如“飞吟”等曲谱中不常见的、需要细致讲解的指法,感受散板节奏。5《阳关三叠》查阜西先生亲传曲目。学习如何用传统文人的方式表达“哀而不伤”的浓烈情感,在琴曲基础框架旋律中掌握轻重缓急的对比之美,且充分感受学习吴钊先生特色的左右“吟”、“猱”指法。6《普庵咒》查阜西先生亲传曲目。在《普庵咒》中几乎囊括了绝大多数的基础指法,吴钊先生将会细致拆解、逐一讲解,这些老师手上的“小动作”往往才是精华,学到了这些“小动作”才能弹出曲子的韵味,这些原汁原味传统技艺非当面指点、系统授课不能学也!7 古琴演奏古典文献讲座 共有三次古琴实用美学讲座:1)主题讲座——《怎么学好古琴》;2)古典文献导读——《琴学粹言》:右手纪要、左手纪要;3)经典学术论文导读——《我所使用的记谱方式》、《中国琴乐声韵的结合与变化》。由吴钊先生选出适合学员目前阶段阅读的文章并进行导读,旨在学习传统曲目的同时通过上述内容丰富古琴文化及审美,学术的学习对技法提升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 采访8 琴器品鉴、藏琴品鉴 共有两次琴器讲座:1)琴器品鉴——什么是好琴;2)藏琴品鉴。“什么是好琴”一直都是长期困扰琴友们的话题,届时将会通过名师讲座及学员实际触摸演奏,让大家解决这些困惑。吴钊先生师承班凤凰新闻 吴钊先生师承班授课日常伍.授课师资1授课教师吴钊,古琴家、音乐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35年出生于苏州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中西教育。中学时即从琴坛领袖査阜西先生学习古琴,后入读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兼从古琴国手吴景略先生习琴。1959年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随从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研习中国古乐史,后为音乐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出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琴会”第一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近七十年的学术生涯,吴钊先生在民族音乐学、古乐史、琴史、古琴美学理论、琴谱版本学、琴器鉴定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著及代表作品有:《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融媒体双语本》、《绝世清音——中国琴与琴乐》、《中国音乐史·图典版》、《中国音乐史略》(合著)中文版与日文版、《绝世清音》(古琴概论)、《中国古代乐论》(合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中国古琴珍莘》(主编)、论文集《古乐寻幽》及《琴曲集成》30册的整理等。古琴演奏方面,曾出版《古琴基础教程》及古琴演奏专辑《忆故人》、《汉宫秋月》、《山居吟》等。吴钊先生的演奏,着力于内在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传统风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吟猱撞逗分明、多变,更是准确诠释了“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的古语。曾先后应邀在美、法、德、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或举办演奏会,并在香港文化中心(2003)、北京国家大剧院(2011)、中山公园音乐堂(2016年)、中山公园音乐堂(2020年)等举办古琴独奏会。曽荣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2014年《山居吟》获第24届金曲奖之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2021年7月《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中国出版最高奖 ——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书由30多万文字、700余幅精美图片、80多条珍贵音频组成,其中大量的考古出土乐器和著名音乐家演奏的珍贵录音为首次发表。社会各界誉为《中国音乐史·图典版》是一部三重证据的中国音乐史,一部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的中国音乐史。2课程助教吴军,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随父亲吴钊先生学琴,长期在工作学习之余抚琴不辍。近十年来进一步专心精进吴钊先生的琴学技艺,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性古琴演奏及交流活动。现为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吴钊先生师承班助教。林辰宇,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硕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琴歌艺术”指导教师,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古琴公益基金发起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委会会员。古琴师承古琴家、音乐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吴钊先生,系统学习传统古琴演奏及古琴文化。3上课地点北京蘭幽学堂·劲松非遗会客厅北京市朝阳区农光里37号楼(劲松地铁站C东南口步行280米)地图搜“劲松非遗会客厅”即可4咨询及报名1)咨询及报名电话:13811405351 蘭幽学堂王老师(微信同号)18611553775 蘭幽学堂小蘭幽(微信同号)扫描二维码 | 添加小蘭幽●  微信号 : xiaolanyou2017  ● 联系电话:186115537752)扫码填写报名表报名者可在招生简章发布后,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预报名;审核成功后在48小时内完成缴费手续,缴费成功即代表报名成功;3)缴费须知由于名额有限,审核通过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名,不预留名额。6友情提示 1)课程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录取,额满即停止招生;2)因名额有限,学员报名成功确认缴费后,在开课后中途个人原因无法参加学习者,不予退还费用,因此学员请考虑清楚后再报名缴费;3)为尊重知识产权,课程期间请勿拍照、录音、录像,一经发现将终止学习;4)师承班课程学习,请学员按照教学计划按时上课,私自旷课不予以调课,可找助教老师补课(课时费用另计);5)外地学员食宿及交通费用不包含在学费内;6)学员上课期间无需自带琴,蘭幽学堂提供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古琴供学员使用。传统是一条河流,源远流长,我们愿徜徉其中,一起践行、共同传承。求精、高质,我们会一直坚持!-THE END-

07-03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对话·知音”中国古琴音乐赏析会在罗马尼亚举行

    6月26日,由中国对外交流协会、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和罗国家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对话·知音”中国古琴音乐赏析会在罗国家艺术博物馆举行,吸引了来自罗文化、艺术、教育、媒体代表以及当地民众百余人参与。张丽丽致辞对话·知音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张丽丽表示,古琴艺术与本次活动的主题“对话·知音——用音乐沟通世界”高度契合,希望通过古琴这一“文明活化石”搭建文化交流桥梁,进一步促进中罗两国民心相通。巴林特致辞    罗国家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巴林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是中罗两国艺术合作的典范,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交流,为两国友谊添砖加瓦。王鹏、刘小冈合奏对话·知音    本次赏析会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钧天坊古琴制作与演奏大师王鹏主讲,笛箫演奏家刘小冈参与协奏。两位艺术家以互动讲解与现场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向观众生动展示了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王鹏在讲解中指出,古琴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心灵修养与生命态度的体现。古琴演奏讲求“技法”“心法”并重,追求琴音与心境合一,强调“攻琴如参禅”的修行观。他还介绍了古琴在音色美学、工艺制作以及音乐疗愈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他希望通过此次文化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中超越阶层、追求“雅正中和”的精神理念。王鹏为嘉宾现场演示古琴弹奏    赏析会还结合古琴的传统“五音疗疾”理论与当代生活美学,展现了“琴器—琴艺—琴学—琴道—琴德—琴禅”的多维传播体系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路径。通过对“六艺”与“九雅”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诠释,古琴正在成为链接传统与当代、东方与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观众参观博物馆东方艺术展厅中国展    作为活动的一部分,观众还参观了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东方艺术展厅中的中国展,文物鉴赏和音乐体验相得益彰,带给观众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视听盛宴。与嘉宾互动热烈对话·知音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讲座后踊跃提问,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收获颇丰,古琴的乐声令人沉静内心、启发思考,现场演奏如诗如画,令人难忘。    古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被誉为“文明活化石”,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古代文人“左琴右书”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长期以来象征着高洁人格与精神追求,蕴含丰富的儒、道、佛哲学思想,体现了“乐以载道”“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07-02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相约苏州!琴心如梦·古琴与弦歌音乐会早鸟优惠

演出时间:2025年7月13日(周日)19:30演出地点:苏州湾大剧院-戏剧厅演出票价:¥580/380/280/180/80 元演出时长:约90分钟(以现场为准)*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音乐会演出迟到观众需等待曲目间入场早鸟优惠早鸟购票除80价位外可享受7折优惠早鸟优惠价:¥406/266/196/126/80 元 购票请扫二维码(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琴心如梦·古琴与弦歌音乐会  邀君入梦,聆听千年心弦的共振!七弦为笔,天地为纸。古琴,这穿越时空的“太古遗音”,不仅是指尖流淌的旋律,更是华夏文脉深处的心跳与哲思。当泠泠琴音邂逅清越弦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就此启幕。诚邀您暂离尘嚣,步入这方以琴心筑梦的秘境,共赴一场关乎人生、时间与天地的弦上清谈。本场音乐会由第一批国家级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先生担任艺术总监,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吕佳,汇集中央、上海、天津三大音乐学院,以及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的师生校友,江苏优秀琴家为主创团队,精心撷取古琴艺术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典琴曲《渔樵问答》与《樵歌》在这里相映成趣,问答于江湖之远,放歌于林泉之间,共谱古人高士的东方智慧与隐逸情怀;千年遗响《碣石调·幽兰》,于幽谷中独芳,聆听最古老琴谱的深邃意境,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孤高与坚守。而弦歌雅韵亦吟咏不绝:在东坡居士《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的旷达与悲凉中体味诗人人生逆旅的哲思;在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易逝的慨叹中,回首弦上流淌的时光之河;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空间里,引领本心归于澄澈与空灵。音乐会还将呈现新创琴曲《梦回期思》《梦迹》,熔古铸今、梦笔生音,以七弦续写古意,用音符探寻心灵深处的故园幽梦与生命行迹,展现古琴艺术在时代长河中的生生不息与创新活力。指下乾坤,心上明月。7月13日晚,非仅聆听,更是沉浸——让我们在弦鸣与人声的交融中,唤醒血脉中沉睡的文化记忆,体悟“琴者,心也”的至高境界。席位珍稀,诚邀懂琴惜梦之人,共聚苏州湾大剧院,同醉于千年弦歌的醇香之中,在悠长的琴声余韵里,照见自己内心的纯真与宁静。 演出曲目单 琴箫合奏【云州佛影】张福全 作曲、吴文光 演奏本 吴炯 古琴、钱炜 箫古琴独奏【渔樵问答】清《琴学入门》吴景略 打谱、顾迁 古琴弦歌【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作词、月东晓 作曲 吕佳 演唱、月东晓 古琴、施成吉 笛子古琴独奏【樵歌】明《神奇秘谱》吴文光 打谱、江禾 古琴古琴独奏【梦迹】孔志轩 作曲、翟忻来 古琴中场休息古筝与低音提琴【婵娟】姚晨 作曲、王于真 古筝、陈翰叡 低音提琴古琴独奏【梦回期思】吴叶 作曲、王哲 古琴古琴独奏【碣石调·幽兰】唐手抄卷子本、吴文光 打谱、孔子文 古琴弦歌【一剪梅·舟过吴江】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宋·蒋捷 作词、吴叶 重订/编配吕佳 演唱、王哲 古琴、施成吉 笛子、月东晓 古筝弦歌【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作词、姚晨 作曲吕佳 演唱、孔子文 古琴(实际演出曲目及演员以现场为准) 音乐家介绍 (按出场顺序)吴文光 艺术总监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首批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二十年来提出“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吴炯 古琴演奏虞山吴派琴人,师承古琴宗师吴文光先生。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无锡古琴研究会会长、市级古琴非遗传承人。长期致力于无锡古琴传承和古琴文化史研究,撰有《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传统性艺术性和学术贡献》等论文。参与国内外演出40多场,学术研讨会10多场,如“虞山吴派的继承与创新”音乐会,“大哉有虞”吴景略、吴文光述作琴曲全国巡演,及2019年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新加坡“弦风茗月古琴音乐会”、2020年苏州“吴声清婉”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等。钱炜 笛箫演奏无锡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笛箫教师。精于制箫、擅长琴箫演奏,其风格古典细腻、气韵生动。担任历届无锡古琴音乐会箫首席,多次参演无锡大剧院古琴音乐会及国内民族音乐会担任琴箫演奏,如2020年苏州“吴声清婉”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2021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清流歌凝章——中国诗词古琴琴歌音乐会”等。顾迁 古琴演奏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中国礼乐文化、先秦两汉文学,著有《中国的乐舞》,译注《论语》《尚书》《孝经》等出版。古琴演奏师承陈熙珵先生,并受吴文光先生、姚公白先生的指导。对琴乐、琴学及古琴打谱均有所研究。吕佳 弦歌演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工旦角。师从吴美玉、赵国真、张丽珠等,2003年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为师。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其主演的作品有《南西廂》《红娘》《潘金莲》新版《義俠記》《玉簪记》和青春版《牡丹亭》。导演作品:小剧场昆剧《千年一叹》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剧目奖、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优秀小剧场剧目奖、入选2024年江苏省小剧场演出季优秀剧目巡演;导演并主演的小剧场昆剧《竹林三昧》荣获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优秀表演奖。“戏剧中国”首届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最佳导演、江苏省第四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导演。月东晓 作曲/古琴/古筝演奏韩国全北国立大学韩国音乐系博士在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协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韩国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秘书长。少年时期学习云南非遗-传统乐种“洞经音乐”及笙箫筝笛演奏;留学期间学习韩国传统音乐理论及大笒、玄琴演奏。古琴师从虞山吴派琴家何子珺女士,后得益于虞山吴派泰斗吴文光教授授课指导。创作古琴与小乐队《虞海升平》、琴歌《春日我闻室》《题破山寺后禅院》等。施成吉 笛箫演奏国家二级演奏员,司笛。先后师从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蒋晓地老师、著名昆笛演奏家顾兆琪老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詹永明教授。曾荣获首届江苏省"红梅奖"器乐组金奖,中国"红梅金花"称号,江苏省茉莉花音乐大奖赛竹笛组优秀表演奖。2023年,参加南昆音乐人才培训班。2024年,荣获“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在昆剧《红娘》、新版《义侠记》、新版《白蛇传》、《琵琶记》、传统版《贩马记》、《铁冠图》、《烂柯山》、《牡丹亭》、《长生殿》等剧目中担任主笛。曾出访德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突尼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江禾 古琴演奏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古琴教师,近现代史博(斫琴史研究)在读,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市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蜀派叶氏一脉第七代传人。2022入选中荷建交五十周年十大甄选斫琴师,作品《似锦》代表中国斫琴非遗工艺参展荷兰世园会;2022“我们的声音上太空”全国总展演—— 成年专业组金奖;2021奥林匹克青少年音乐展演全国总展演——器乐合奏组金奖、器乐类古琴独奏专业组金奖。孔志轩 作曲作曲博士,江苏扬州人,现居苏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建民教授。他现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姑苏宣传文化人才。他的作品涉及协奏曲、民族管弦乐、管弦乐、室内乐、合唱等体裁。他的代表作有民族管弦乐《五四之光》、笙协奏曲《逍遥天地游》、唢呐与乐队《麒麟颂》、琵琶协奏曲《幻想伎乐天》、柳琴协奏曲《赤壁》、室内乐《竹风吟月》《望岳》等。翟忻来 古琴演奏青年古琴演奏家,苏州乐林琴苑—幽鸣琴社社长,本硕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2008年起师从王利建老师学习古琴;2014年起师从戴晓莲教授学习古琴;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曾获第三届“华音杯”国际音乐大赛全球总决赛获金奖;第三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首届“和乐杯”国际古琴邀请赛专业组银奖。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泠然音生”古琴团队骨干成员,从2015年起于国内外各地开展音乐会,并担任古琴独奏及新作品的首演。姚晨 作曲作曲家姚晨的音乐根植于东方和西方的音乐传统,其音乐语言充分运用了当代作曲技法的开放性融合了二者。他对音乐时间、音色、律动、结构及表情的感知上都处于许多临界地带:新与旧,东与西,非理性的神秘与理性的逻辑。他长期与中外顶级音乐团体和音乐家合作,接受过许多国际音乐奖项和委约,包括哈佛大学弗罗姆音乐基金会,法国国家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其作品曾在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日本太平洋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上演。创作有乐队作品《远渡》《造园》《秋怀》,实验戏剧《琵琶弹戏》,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等中西混合室内乐作品和《云·山·风·松》等琴歌作品。姚晨曾在国内外多所音乐院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王于真 古筝演奏台湾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现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古筝演奏员。曾获澳门金荷杯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專業組金奖、台湾省音乐比赛三次箏獨奏第一名,并两度荣获中华民国国乐学会弹拨器乐大赛古筝独奏冠军。曾入选台北市立国乐团“国乐亮晶晶”新秀及两厅院传统器乐新秀。她与多个国际乐团合作,包括UIUC New Music Ensemble、Ball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Vancouver Inter-Cultural Orchestra、newEar Contemporary Chamber Ensemble、UMKC Musica Nova等。旅居美国期间,随美國Compost Q即兴乐团及温哥华兰韵中乐团巡回演出百余场,并参与美加音乐节演出及給予美國多所大学古筝讲座。陈翰叡 低音提琴演奏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苏州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以及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任教。以独奏、室内乐以及乐团声部首席等不同身分活跃于世界各地,曾在许多城市举办个人独奏会与大师班。常年受邀美国国际低音提琴研讨会在美国举办个人独奏会。曾在美国芝加哥低音提琴音乐节,法国比亚利兹低音提琴音乐节、以及兰阳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担任专业导师。陈翰叡博士于DePaul University取得硕士学位,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取得表演博士学位。吴叶 作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王哲 古琴演奏艺术学在读博士,美国巴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与文化专业(古琴演奏方向)硕士,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韩国汉城昆剧古琴研习社理事。获“南风杯”、“我们的声音上太空”等古琴大赛专业组金奖。曾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奏古琴协奏曲《别赋》,在苏州举办《琴不古·王哲中外作品专场古琴音乐会》。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琴艺术理论研究与评论人才培训》,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孔子文 古琴演奏江苏徐州人,现居苏州。中国琴会理事、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演奏硕士,师从李凤云教授。古琴启蒙于易群老师,曾先后得到成公亮先生、戴晓莲教授、吴文光教授指点。她演奏的《广陵散》被选入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多媒体课件、打谱作品《泽畔吟》,在国际琴会暨第三届中国琴会打谱会中入选打谱论文及演奏代表,此外她还首演了当代古琴新作《莼鲈之思》、《梦迹》,为手游《楚留香》、动漫《高山流水》配乐。

07-0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征稿 | “纪念《神奇秘谱》成书600周年古琴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

“纪念《神奇秘谱》成书600周年古琴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征稿启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古琴文献典籍的时代价值,促进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兹定于2025年12月中下旬举办“纪念《神奇秘谱》成书600周年古琴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现面向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以及各高校古琴社团征稿。一、主办单位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深圳大学同睿堂二、承办单位:深圳市古琴协会深圳市山海琴堂深圳大学国学院古琴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东亚汉籍研究所三、协办单位:深圳大学古琴协会四、会议主题以《神奇秘谱》为中心,凡论题与之相关的研究或打谱成果,皆所欢迎。五、会议议程:1.周五全天,报到2.周六上午,开幕式及大会主旨报告3.周六下午,分组学术研讨4.周六晚上,“明代四王琴”古琴演奏会(特邀名家专场)5.周日上午, 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6.周日下午,“明代四王琴”古琴演奏会(深圳市古琴协会专场)7.周日晚上,离会六、截稿日期与投稿方式1.《神奇秘谱》古琴学术研讨会:请有意参会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在2025年10月10日前填写参会回执,并将论文全文发送至会议邮箱(来函标题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如通过遴选,正式邀请函将于10月30日前发送。论文要求:未公开发表,具有原创性,符合学术规范。2.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本次论坛面向全国高校正式成立的古琴社团负责人(会长/社长)征集高校古琴文化传承发展相关议题,旨在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古琴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请有意参会的社团负责人在2025年8月30日前填写参会回执,并将论坛宣讲ppt(社团介绍)、社团成立(存续)文件以及负责人任职证明发送至会议邮箱(来函标题请务必注明:院校+社团名称+姓名+职位)。因会议经费有限,每个社团仅可推荐一名正式代表,会务组将视报名人数确定邀请人选,并在9月30日前,联系报名者告知结果。参会回执:“纪念《神奇秘谱》成书600周年古琴文献整理与研究”  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古琴社团联合论坛七、联系方式:1.会议拟建立微信群以便于联系与交流2.会议邮箱:szgqxh2016@126.com3.会务组微信:深圳市古琴协会秘书处(szu_boboss)八、其他事项本次会议不收取注册费,受邀学者及正式代表的食宿费用由主办方承担,往返交通敬请自理。    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深圳大学国学院古琴研究中心深圳市古琴协会  2025年6月10日

07-0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琴讯 | “左琴右书”古琴专场音乐会活动回顾

·左琴右书·古琴专场音乐会· 活动回顾·6月21日下午,忻州新华书店联合忻州市古琴学会、忻州市炁阁·沐瑶琴斋、忻州市雨林古树茶、静乐县承弦堂古琴、忻州市元蘭花坊画社于忻州图书大厦成功举办“左琴右书”古琴专场音乐会,众多古琴爱好者、从业者及读者到场参与,忻州市古琴协会会长祁永春 ,沐瑶琴斋主人李小婷,王利民,梁生智,李亮贤,张东旭,陈婕,温振华,赵一婷,张文雪,任竹青,马振芳,高斌,郭爱琴,刘搏扬等人出席讲座。活动伊始,忻州市古琴协会资深老师带来古琴文化知识分享。从伏羲制琴等传说典故切入,老师深入讲解古琴减字谱、名琴背后故事,并详细介绍了古琴散音、泛音、按音三种基本音色,为让观众直观感受,老师现场轻抚琴弦,交替展示不同音的独特韵味,指尖起落间,三种音色流转交织,引得现场观众凝神聆听。深入浅出的讲解与生动的现场演示,为观众揭开古琴文化神秘面纱。在演奏环节,祁永春,李小婷,游星我,陈平老师依次登台,演绎《秋风词》《广陵散》《酒狂》等经典曲目。演奏者凭借独特技法,生动展现出不同曲目的悠远意境,现场琴音袅袅,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掌声经久不息。编辑:陈慧卿审核:邓媛沅

07-01
0 0
登陆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国琴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