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画意 | 《墨竹谱》:一生兰,半世竹

在绘画中,有一句老话:一生兰半世竹。兰竹,看似简单,想要画好却很难。

在流传的竹谱中,吴镇的《墨竹谱》非常有名,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这本《墨竹谱》的诞生,让人感慨万分。

据作者款识,此册绘于元至正十年(1350)。那年,吴镇71岁,这套画册就是画给他的儿子佛奴的,可以说,这本竹谱是吴镇毕生功力的体现。

《墨竹谱》吴镇书苏轼题文同画竹记

吴镇(1280-1354)字仲圭,是元代杰出的画家。他工词翰、通篆刻、精书画,擅长山水、竹石,并常题诗于画上,在当时就被称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誉为“元四家”。

吴镇爱画竹,墨竹是他除了山水之外的主要作品。他的题竹诗也很多:“寂寂空山中,凛此君子志”等颂扬,也达到前人未有的程度。

竹非草非木,适于气候温和多雨的地区,或一二株临窗,或三五竿傍水,或万竿碧玉成林,将竹影清韵与江南山水融为一体。

而吴镇之所以对竹情有独钟,显然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寄托了自身理想的。

元 吴镇 渔父图 绢本墨笔

吴镇一生绘制过许多册竹谱,《墨竹谱》是他专为门人作示范、供临写用的画页,是古代绘画教育的基本形式,所以这类绘画特别强调画墨竹的程式、用笔和用墨。

现今存世的吴镇《竹谱》册还有两套,其中一套为纸本水墨,纵40.3厘米、横52厘米,共二十二页,每幅均有题文和印、款绘于至正十年(135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套《竹谱》被裱成手卷,藏于上海博物馆。至于一些零星的墨竹散页仍有存世。

《墨竹谱》吴镇书苏轼题文同画竹记

吴镇曾说的墨竹之法:“疏不至冷,繁不至乱,翻向正背,转侧低昂,雨打风翻,各有法度”。

吴镇的墨竹把文学意蕴融入到艺术表现手法中,开创了文人画重意蕴之风,使中国文人画得到了关键性的发展,加深了文人画的思想内涵和潜在表现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之后的姚绶、文征明、唐寅等名家均不同程度受到了他的影响。

《墨竹谱》小坡竹石

特别是清代后期的蒲华,在继承了吴镇墨竹飘逸高傲之气的同时,又在“形”、“韵”两方面下功夫,使以竹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情趣在清末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明代文学大家陈继儒在《梅花庵记》中写道:“先生书仿杨凝式,画出入荆关董巨,初虽无意于啖名,而品格既真,则身价自不能压之使下,画苑推元四大家必屈指先生”,充分说明了吴镇在画坛上的公认地位。

《墨竹谱》拟与可笔意

册画竹诸态悉备,可谓得竹之真性情。册首隶书“万玉藂”三字,王一鹏所书,王一鹏为明弘治间贡生。

墨二十幅图,分别画新篁、嫩枝、老干、垂叶、雨竹、风竹、雪竹、坡地竹林、崖壁垂竹,或粗竿挺拔,竹叶清劲,或细枝临风,摇曳生姿。

每幅画的构图都有很大的区别,以画谱而言,称得上变化多端,诸法悉备,成为后之学者极好的借鉴。

《墨竹谱》风雨竹

吴镇注意枝、竿在淡墨层次中的浓淡变化,竹叶以浓墨为之,聚散分明,往往在细枝末节处用笔繁密。画家对竹叶分解、组合得十分自如,尽得自然生态。

竹枝有的呈“S状”,有文同墨竹造型的遗韵。坡、崖上的墨竹用墨趋于浓重,坡、崖则用粗笔淡墨,点苔用浓墨重笔,突出了墨竹的形象。

画中墨竹的布局,特别是枝竿之间的穿插关系,都展现洒脱疏放的风姿。

《墨竹谱》有竹之地人不俗

《墨竹谱》清风动修竹

《墨竹谱》清风动修竹 写竹破俗

晴霏晓日

《墨竹谱》悬崖竹

《墨竹谱》凌空有意

《墨竹谱》 戏墨写竹

《墨竹谱》 竹窗思閴寥

《墨竹谱》 一片江南雨

《墨竹谱》 梅花翁寄兴

《墨竹谱》 简斋诗意

《墨竹谱》 仿息斋画竹

《墨竹谱》 迳深竹倚

《墨竹谱》 轻荫护绿苔

《墨竹谱》 清风五百竿

《墨竹谱》 玄妙观竹

《墨竹谱》 戏作雪图

图文来源 | 菖蒲寿石斋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