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由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福建省诗词学会古琴艺术委员会、全国十大琴派”同光派古琴”非遗保护与推广单位福州同光琴派文化发展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教育平台琴谷书院、闽江学院琴谷古琴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五行五音康养讲座'首期活动在闽江学院成功举办。活动以'琴音通五脏,茶香润五行'为主题,融合古琴艺术、中医养生与非遗文化,为百余名师生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呈现了一场沉浸式康养盛宴。
活动特邀中医养生专家、福州市中保乾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始人、鼓楼卢医中医诊所负责人、福禧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福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青年工作专委会轮值主任委员卢晓艳担任主讲。卢晓艳老师以《黄帝内经》'五音入五脏'理论为纲,深入浅出解析宫、商、角、徵、羽五音与心、肝、脾、肺、肾的共振奥秘。通过《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玉玲珑》等经典同光派古琴曲的音乐音频分享,生动演绎'角音疏肝气,徵音养心神'的疗愈机理,琴声绕梁间,现场观众闭目静聆,感受音波与脏腑的和谐共鸣。接下来,本次讲座创新设置'观-听-诊-品'立体化体验环节,传授指甲月牙、掌纹色泽等中医望诊技巧,分频播放五音琴曲,指导听众随律动调整呼吸频率,现场调配含枸杞、杭白菊的定制养生茶,详解'春饮花茶疏肝,冬服膏方补肾'的四季调养法则。本次五行五音康养讲座第一期圆满落幕,参与者们不仅领略了古琴的魅力,还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养生知识。闽江学院琴谷古琴协会也将继续举办更多精彩的活动,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江学院琴谷古琴协会同步展出明代蕉叶琴等珍贵文物图文,并预告将推出”24节气古琴雅集”系列课程。协会负责人表示:”我们正构建‘非遗+康养+研学’三维体系,让古琴从博物馆走进日常生活。” 本次讲座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旨在聚焦应用型本科建设,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创新性转化。据悉,第二期活动将聚焦食疗与音律关联性研究,持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路径。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