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与园林,皆是苏州文人对自然的诗意转译。 这一次,在状元府的曲径回廊间,敬请欣赏装扮传统汉服的青年古琴演奏家,在当代续写的千年清音,琴指相合,园景相和,让每一声音韵,与翩飞的衫袂,都成为叩响东方美学的清越回响。
更多精彩·详询客服
翟忻来 青年古琴演奏家,乐林琴苑-幽鸣琴社社长、艺术总监,本硕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师从戴晓莲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古琴研究会会员、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苏州市职工文体协会民乐专委会会长、苏州市姑苏区古琴艺术研究学会会长。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泠然音生”古琴团队骨干成员,从2015年起至今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苏州、南通、扬州、西安、美国、法国、新加坡参加古琴音乐会演出,并担任古琴独奏及新作品的首演。 孔子文 江苏徐州人,现居苏州。中国琴会理事、鲈乡琴社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2017年)。师从李凤云教授、吴文光教授。古琴启蒙于易群老师,习琴生涯中曾先后得到成公亮先生、戴晓莲教授指点。她的演奏示范片《广陵散》被选入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之多媒体课件。此外她还首演了《莼鲈之思》、《梦迹》等当代古琴新作,并在手游《楚留香》、动漫《高山流水》中担任古琴配乐者。 倪羽朦 青年古琴演奏家,上海市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同济大学古琴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琴会副秘书长,南通市音乐家协会古琴学会副会长。自幼随父亲——省级梅庵琴派非遗传承人倪诗韵学琴,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师从当代著名广陵派琴家戴晓莲教授。2024年9月受邀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CCTV4、央视文旅直播平台推介古琴非遗。先后受邀出访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新加坡、法国巴黎、意大利佛罗伦萨、马来西亚等地,进行国际间古琴文化艺术的演出和交流。 吴文宜 青年古琴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出生于音乐世家,7岁起师承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戴晓莲教授习琴至今,深得广陵琴派亲传。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招收的第一位古琴专业学生。2018年由学校公派瑞士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学习鲁特琴(lute)。作为中国新生代演奏家代表人物,致力于琴乐传承与创新,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多次参加国内外音乐节和重要演出,应邀出访新加坡、德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演出。
『琴语新声 ·特邀伴奏』
孔志轩
作曲博士,江苏扬州人,现居苏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建民教授。现为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姑苏宣传文化人才。
庞裕海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李景侠教授、戴晓莲教授。上海古琴研究会会员、苏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苏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弹拨乐专业委员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苏州市姑苏区音舞协会古琴研究学会副会长。
李航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演奏(竹笛)专业硕士。6 岁习笛,2005年跟随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教育家鲍敖法先生学习。2008年拜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为师系统学习竹笛。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随青年笛箫演奏家毛宇龙先生习笛。2015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2019年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詹永明教授。
魏学谦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表演专业,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王莉莉教授。现就职于上海市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担任主胡、二胡、中胡等演奏职位。在校期间荣获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一等奖”。
本场音乐会用琴由倪琴品牌提供
古琴琵琶二重奏《醉渔唱晚》
其曲谱初见于明朝嘉靖年间琴家汪芝所著的《西麓堂琴统》,据传由晚唐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共同创作。两人泛舟松江,见渔人醉歌,遂有感而发,写下此曲,给人超然物外、洒脱自在之感。乐曲跌宕起伏,有一气呵成之感。新编曲采用原曲结构,古琴与琵琶都为弹拨乐器,虽音色不同,但是在琵琶弹奏做了巧妙的编配之后,产生了融合与互补的效果。
琴箫合奏《欸乃》
其曲谱初见于明代汪芝辑《西麓堂琴统》,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其曲意历来根据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七言古诗《渔翁》来解释,故也有人认为有传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后《天闻阁琴谱》记载为《欸乃》。“欸乃”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乐曲音调悠扬,清新隽永,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乃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一首名曲,散发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古琴独奏《流水》
《流水》是古琴名曲之一,其通过描绘涓涓山泉和奔腾江河的情景,表达了对富有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它引出一段俞伯牙与钟子期脍炙人口而感人至深的“知音”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更是饱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琴箫合奏《暗香》
此曲原为南宋姜夔所作之《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的一首自度曲,当代琴家李凤云将其发展改编,采用了琴箫合奏的形式重新演绎。姜夔,南宋词人、音乐家,号“白石道人”。1191年,他赴苏州拜访友人范成大,创作了此曲。他在词前写道:“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古琴独奏《春风》
古琴曲《春风》是由作曲家许国华先生和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创作的。此曲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突破传统古琴音乐五音音律的局限,大胆模仿少数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表现手法,又不失古琴的浑厚之韵,是当代琴曲中的典范。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琴歌《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为后人依陶渊明辞而作曲。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的精神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
古琴独奏《神人畅》
此曲为吴文光先生于1984年据明代《西麓堂琴统》打谱。据《琴统》解题云:“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古今乐录》曰‘尧祀天地,座有神,见尧曰:洪水为害,命子救之。’”乐曲短小精致,气质神秘,泛音段落与散音段落交替出现,吴文光先生在泛音段落结束后处理成突然 转入快板,制造出强烈的对比,听来如同亲临上古祭祀场景。
琴箫二胡三重奏《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两大部分,分别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别具风情。其名称来由,正因为主题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故称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用来描绘起清雅高洁的姿容,勾摹勒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坚毅不屈的形态,通过表现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性,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赞扬了凌霜傲雪刚直不阿、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
古琴独奏《广陵散》
此曲又名《广陵止息》。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此曲描写的故事是“聂振刺韩王”,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并对其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琴曲的旋律激昂、慷慨,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内容来源:印象百戏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