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广西古琴协会两周年庆典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汇演圆满落幕!在广西区民政厅、广西区文联的指导下,在广西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古琴名家音乐会暨大师课"于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中国古琴界名家唐中六、张子盛、魏胜宝、贺小帅、李程等协会顾问名师亲临助阵,同时得到中国书画名家农恒云、黎君龙等顾问的倾情支持。文艺界、媒体界的师友、广西古琴协会全体会员积极参与赞助、及广大琴友亦齐聚现场,共襄盛举。
古琴大师课
广西古琴协会会长、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团长李俊萍主持
唐中六先生中国知名琴学专家
广西古琴协会终身荣誉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终身荣誉顾问
唐中六大师课 :《地域琴学研究的重要性》为题,解析地域文化对琴学流派的塑造,探寻吴派、蜀派等风格差异背后的历史人文密码,理解地域研究对琴艺提升的深层意义。
张子盛先生 古琴演奏家、教育家
广西古琴协会名誉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名誉顾问
张子盛大师课《高山流水》如何练习流水中的“拂滚”。拆解如何通过精妙的指法表现流水奔腾不息、回旋激荡的万千气象,为习琴者揭示名曲背后的技术精髓与意境营造法门。
魏胜宝先生 青年古琴演奏家
广西古琴协会名誉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名誉顾问
魏胜宝大师课《海岛冰轮》——古琴与京剧的跨界对话课堂中展示了如何将京剧经典唱腔的韵味、节奏完美融入古琴语言,呈现传统艺术碰撞融合的无限可能。
贺小帅先生
广西古琴协会艺术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艺术顾问
贺小帅大师课《相约箫乐》课堂引领听众“聆听箫的音乐世界”,从箫的构造、音色到经典曲目赏析,解析箫与古琴“琴箫和鸣”的合奏技巧,领略箫乐空灵悠远的独特魅力。
揭牌仪式
唐中六、张子盛、朱文武、李俊萍共同揭牌
2025年8月16日下午,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厅,唐中六先生为"《梧冈琴谱》明代黄献 · 文化价值研究中心"揭牌;张子盛先生为"广西古琴协会专业打谱委员"揭牌,标志着广西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广西各界人士共同见证这具有历史性的时刻。
广西古琴协会会长李俊萍为张子盛、贺小帅、李程颁发聘任书
广西古琴协会会长、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团长李俊萍颁发聘任书,聘任张子盛先生为广西古琴协会名誉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名誉顾问;聘任贺小帅先生为广西古琴协会艺术顾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艺术顾问;聘任李程先生为广西古琴协会艺术顾问。
广西古琴协会两周年古琴音乐会音乐会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古琴乐团汇演暨广西古琴协会两周年音乐会。在广西古琴协会会长李俊带领协会核心筹备组共同探讨、策划与精心筹备下,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古琴艺术盛典,更是一次领略古琴深邃魅力、感受八桂大地文化底蕴的绝佳机会。积极弘扬非遗古琴文化艺术普及、传播与传承,“抚琴观心,弘扬国乐”讲好广西古琴故事。
周小媛女士 广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名家古琴音乐会演奏《文王操》《潇湘水云》《碧涧流泉》《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传统名曲,展现古琴“清微淡远”的意境;也有《琴歌寄情刘三姐》《哈亭》等融合广西民族特色的创新之作,独弦琴与古琴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压轴曲目《高山流水》由古琴大家张子盛先生演绎,以苍茫琴音再现伯牙子期“知音”佳话,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古琴协会会长李俊萍女士首次公开演绎据清代《自远堂琴谱》打谱而成《履霜操》琴曲,传承孝悌文化;魏胜宝创作的《焱》则以火焰为灵感,融入世界音乐元素,展现古琴的当代生命力。音乐会最终在恢弘的《神人畅》中圆满落幕,琴、箫、鼓的合奏再现上古祭祀的庄严场景。
古琴:王栋
《碧涧流泉》
《碧涧流泉》是岭南派古琴代表曲目,相传源自明清时期,由广东琴家依当地山涧溪流景象创作,后收录于《古冈琴谱》等典籍,堪称岭南琴派“清和淡远”风格的典范。乐曲以明快流畅的旋律,勾勒出清泉穿石过隙时的叮咚、汇集成潭时的悠然、偶经急流后的平和,尽显自然生机与灵动,传递着对山水之趣的热爱与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古琴:李程
《醉渔唱晚》
《醉渔唱晚》是著名古琴曲,相传为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所作,现存曲谱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统》。乐曲以生动旋律描绘渔人傍晚醉归的情景:从渔船摇荡的悠然,到渔人酣醉后的放歌,声调时而豪放不羁,时而略带诙谐,将远离尘嚣、醉卧江湖的洒脱与快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暗含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古琴:陈水华 洞箫:谭庆发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流传最广的古琴名曲之一,现存最早谱本见于明代《古音正宗》。乐曲以舒缓悠扬的旋律,勾勒雁群盘旋起落、引颈相和之景,与宁静沙滩、辽阔天空相融,营造出苍茫悠远的意境,传递出文人雅士对自然的感悟与淡泊闲适的心境。
古琴:廖文祥
《欸乃》
古琴曲《欸乃》得名于唐代柳宗元《渔翁》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句,“欸乃”本为船桨摇荡或渔歌哼唱之声,后成为乐曲核心意象。旋律悠扬舒缓,从晨雾中孤舟初动,到船桨划水的轻响,再到山水相映、渔歌唱和的悠然之境,传递出超然物外、与自然相融的淡泊心境,暗含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古琴:朱文武 演唱:庄庄
《琴歌寄情刘三姐》
《琴歌寄情刘三姐》以广西民歌“祥贝调”为核心元素,围绕歌仙刘三姐题材创作,旋律优美婉转,尽显地域特色,是朱文武先生创作中传唱度极高的弦歌佳作。
古琴:胡伟慧
《乌夜啼》
《乌夜啼》历史悠久,源头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传说与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典故相关,现存最早曲谱见于明代《神奇秘谱》。乐曲以跌宕起伏的旋律描绘乌鸦夜啼之景,既含夜色中的不安与萧瑟,又借啼鸣传递冲破沉寂的力量,隐约流露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安宁的期盼。
古琴:姜美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调最早源自东晋桓伊的笛曲《梅花落》,唐代琴师改编为古琴曲,因“梅花”主题旋律在不同音位重复三次(即“三弄”)而得名.旋律时而清幽淡雅,时而刚毅有力,既绘梅花初绽的疏影、风雪中的坚韧,又借梅花象征文人雅士高洁不屈的品格与气节。
洞箫:贺小帅 钢琴:李雯楠
《雨霖铃》
《雨霖铃》是一首刻画离别的洞箫佳作,由著名洞箫演奏家贺小帅先生演绎,将离别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曲中情景交融,情感蕴藉深沉,把情人惜别时的缱绻真情与万般不舍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尽显婉约之妙。
古琴:蒋荣荣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古琴名曲,现存最早谱本见于明代《杏庄太音续谱》,创作背景与历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相关,流传版本丰富。乐曲以对话式旋律展现渔樵在山水间的闲谈:时而明快如问答,时而悠远似感慨,借二人对自然、世事的议论,传递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赞美。
古琴:魏胜宝 独弦琴:孙伍 钢琴:李雯楠 打击乐:李国强
《哈亭》
《哈亭》以京族特色为亮点,融入标志性乐器独弦琴——仅用一根弦便能演绎丰富旋律,音色独特且富叙事感。配合古琴的悠远、钢琴的细腻与打击乐的节奏烘托,让旋律中尽显少数民族音乐的质朴与灵动,生动传递京族文化韵味。
古琴:李俊萍 洞箫:贺小帅
《履霜操》
古琴曲《履霜操》据传为伯奇公所作。《琴操》记载:“伯奇无罪,为后母谗而见逐,乃集芰荷以为衣,采楟花以为食。晨朝履霜,自伤见放,於是援琴鼓之而作此操。”此曲于2025年成都研讨会上由古琴泰斗唐中六先生发起,由广西古琴协会会长李俊萍,据清代《自远堂琴谱》打谱而成,既是对孝悌文化的传承,也为巴蜀文化中的诗歌与古琴艺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琴:刘礼易、姚晓燕、阮梦妍、李怡萱、曾春玲、陈玉祺 古筝:黄小城、周谊 音效:杨国强
《归来》
《归来》最初由明代琴家徐渭根据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境谱写成古琴独奏曲,以草木生死更替喻人生离合、生死轮回之理。当代音乐制作人苏一重新编曲,融入现代元素,邀请古琴大家杨青与青年笛子演奏家卞舸合作,形成如今广为流传的版本。乐曲以古琴“泛音”开篇,旋律悠远清澄,借琴音与笛声交织,讲述远行者念故土、盼回归的故事,唤起对家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心灵归处的探寻。
古琴:魏胜宝 手风琴:杨国强 非洲鼓:谭庆发 钢琴:李雯楠
《焱》
《焱》由魏胜宝先生创作,灵感源于火焰,融合埃及、中东风格,让古琴焕发新彩,展现古老乐器的当代魅力。旋律明快抒情,描绘火光从点点星火到熊熊燃烧、亮彻夜空的过程,借此表达“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的奋发向上、生生不息精神。
古琴:李俊萍、韦雪华、蓝悄雪、王平、梁红秋、杨春枚、梁蕊、钟群 箫埙:贺小帅 中国鼓:李海华 古筝:农洁慧 音效:杨国强
《神人畅》
《神人畅》是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相传为上古尧帝时期所作,是先民祭祀时与神灵沟通的乐歌,承载着古老的宗教与人文记忆。旋律古朴庄重,时而肃穆如祭祀礼赞,时而灵动似神灵降临,节奏沉稳中见灵动,传递出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祈愿,以及人神相和的庄严与神圣。
古琴:张子盛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源自春秋时期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典故,现存最早谱本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原分为《高山》《流水》两曲,今日我们将聆听融合后的版本。乐曲以苍茫旋律绘高山巍峨,用灵动音符写流水奔涌,既展山水磅礴与灵动,更借“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递对真挚情谊的赞颂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成为“知音”文化的象征。
古琴:张子盛、朱文武、李俊萍、刘礼易、王栋、廖文祥、韦雪华、钟群
唢呐:魏胜宝 笛子:贺小帅 洞箫:谭庆发 古筝:黄小城、周谊
打击乐:杨国强 钢琴:李雯楠
《沧海一声笑》
《沧海一声笑》作为黄霑作词作曲1990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惊喜成为了本场音乐盛宴最后的即兴曲目,众多古琴名家与协会会员共同演奏,为本次盛会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场互动与花絮
广西古琴协会对各界同仁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感恩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付出。协会承古融今始终深耕八桂文化,美美与共共同弘扬非遗古琴文化艺术的普及、传播与传承。未来,协会将继续以琴为媒,扎根于广西多民族聚居的丰厚的文化土壤,致力于探索古琴艺术与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不断为这项中华艺术瑰宝注入新的地域文化生命力,让中华文脉生生不息,让悠远琴音成为大众心灵深处的温暖归处。
再次感谢所有参与、支持本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广西古琴协会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同行,共同谱写非遗古琴国乐传承与发展的新篇张。
大师课现场合照
音乐会集体合照
END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