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资讯

琴讯 | 清微淡远、博大和平,世桐清音-吴门琴派老琴老曲专场音乐会今冬相约


吴地琴文化



吴地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唯一南方弟子言子就在吴地弦歌化俗,传播古琴文化。东汉时琴学大师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就曾在吴地传琴十二年,发吴派琴学之滥觞并流传有“焦尾琴”的故事。初唐琴学大师赵耶利曾对流传于吴、蜀两地的古琴流派作了高度的概括:“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如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可见,早在汉唐时代吴地就是吴蜀两大古琴流派之一“吴派”的发祥地。


而吴派琴又超越了地方性色彩这一层面,成为历代文人琴的典范,影响最为深远。明清时期虞山琴派崛起,形成了“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琴曲风格,并对后来全国范围的诸多重要琴派(扬州广陵琴派、山东诸城琴派、南通梅庵琴派、常熟虞山吴派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祥于苏州古城区域(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吴门琴派”亦默化之。







吴门琴派



undefined

*吴门琴宗  吴兰荪先生


吴门琴派发端传承自1912年起,著名古琴家吴兰荪先生在苏传琴,与久居江南的川籍古琴名家吴浸阳承上启下,渐开吴门先声。





undefined

*1935年 苏州怡园坡仙琴馆琴会


两位琴家是近现代苏州一些重要琴会、雅集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1919年苏州怡园琴会、1935年苏州怡园坡仙琴馆琴会、1936年今虞琴社创立等等),在当时的琴界具有影响,成为吴门琴派最初渊源。





undefined

*吴门宗师 吴兆基先生


1920年起吴兰荪先生之子吴兆基从父习琴,次年参加晨风庐琴集,并拜吴浸阳先生为师,兼蜀、熟两派之长,融吴兰荪的中正平和、古朴纯情,和吴浸阳的“于刚劲雄伟中寓秀丽洒脱”及“操琴灵活潇洒,有山林隐逸之概”的琴风于一体,历经70余年操缦不辍,琴容端庄沉静,手势简静,动作不大,干净利落,形成并稳固了“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的特点和“简、劲、清和”的琴风,展现有别于其它琴派的面貌,有力地影响了后世琴学。


1986年,吴兆基先生与琴家叶名佩、徐忠伟及其学生裴金宝发起创办了吴门琴社,继而出版了论文集《吴门琴韵》与《吴门琴谱》,以及古琴CD多张;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上午在怡园坡仙琴馆举行雅集,中断了整整50年的怡园古琴雅集恢复并延续至今,未有间断,为苏州古琴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至今,吴门琴派已成为具有鲜明琴派风格、传承脉络清晰有序、有固定琴曲谱本、主要活动于苏州地区并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作用、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古琴艺术流派。







演出信息


undefined


演出时间

12月6日(周六)19:30


演出地点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大道喜剧院


演出票价

¥80.180.280.380


购票优惠

9月11日24:00前 购票

¥180.280.380 享6折


9月12日起 购票

¥180.280.380 买二送一

*以上优惠可与苏文投会员优惠叠加


购票通道

undefined


演出时长

约110分钟,无中场休息


观演年龄

建议8岁+


undefined




名家名琴



undefined

*吴门宗师吴兆基嫡孙:吴明涛


吴明涛 生于古琴世家,现任吴门琴社社长、中国文促会琴委会副主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琴会理事、苏州市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祖父吴兆基先生琴学世家熏陶,独具吴门琴韵之根基。十岁时随祖父吴兆基先生习琴,继承了祖父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的琴风。2009年与父亲吴光同一起创办了吴门肇基文化会馆,为传承吴门琴派、传承家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undefined


*吴明涛 操琴  

【玉玲珑】琴(晚唐至五代)


此琴由吴门古琴宗师吴兰荪先生于30年代得自上海。经多位专家鉴定此琴应为晚唐至五代的遗物。“玉玲珑”琴,仲尼式,琴体修美带有圆势。项较长,肩在二徽半处,琴额护轸呈弧状内收。面板通体由多块六边形木块拼接而成,俗称“百纳琴”。鹿角灰胎,内杂大粒朱砂,栗壳色底漆,外髹黑漆,蛇腹兼冰裂断,并在项间与近尾处琴面上间有多个圆纹,极为少见。龙池与凤沼呈长方形,琴背池上刻“玉玲珑”三字,池内纳音微凸。琴音松透圆润,富于韵味。通长124厘米,隐间115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4.5厘米,厚4.5厘米。





undefined

*吴门琴社副社长:裴琴子


裴琴子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琴委会理事、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長、吴江鲈乡琴社副社长、河北省古琴协会荣誉理事。


自小受父亲吴门琴家、斫琴家裴金宝先生熏陶,6岁习琴,8岁登台演奏,20岁开始教琴,擅弦歌。13年起随父学习斫琴技艺,17年始拜入蜀派大家曾成伟先生门下。融吴蜀琴音,演奏风格兼具两地特色。



undefined


*裴琴子 操琴  

【祝公望蕉叶】琴(明)


此琴为蕉叶式古琴创始人祝公望制,裴金宝藏。面桐底梓,造型精巧。鹿角灰胎,下裹青花夏布。黑漆,面呈小流水断兼蛇腹断,底现大蛇腹断。连弧形龙池凤沼。池内纳音两侧题款:右为“大明嘉靖丁未秋,新安毕古石鉴”,左为“龙游海鹤道人祝公望制”。从面板阴面满工六角形桐梓贴片知该琴为双层面板百纳琴。琴音古雅透润,温劲而雄。该琴于2021年4~6月被国家博物馆借展于《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





undefined

*广陵派大家张子谦曾孙:张赫


张 赫  中国琴会理事、上海琴会理事、吴门琴社副秘书长。古琴启蒙于李凤云老师,后随表姑戴晓莲习琴,深蒙教诲,继承家学。曾获第一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非职业成年组金奖,“白玉兰”国乐竞演大赛成人组古琴演奏一等奖。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当代古琴音乐周”、“静听琴说”、“纪念古琴大师张子谦先生诞辰120周年”等音乐会上进行古琴演奏。参与编辑《古琴考级曲集》(上海音协版)《上海古琴百年纪事》《张子谦操缦艺术》等书籍和音像制品。


undefined


*张赫 操琴  

【劲秋】琴(北宋)


北宋“劲秋”琴,仲尼式,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吴门琴派创始人之一吴兆基先生得于苏州一古董店,因古董店老板不识琴为何物,而被用作孩童玩耍之跷跷板。吴兆基上前细看,发现琴体已非常脆弱,再玩几下,琴板就要断裂了。于是,他以七元钱买走,呼应“七弦琴”之寓意。此琴初得时破损严重,后经吴兆基先生弟子裴金宝多次修复,才使其重现往日风采。经鉴定,此琴为北宋年间所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琴背漆下隐有“劲秋”二字。在形制上,琴尾有半月形龙龈,琴面圆而扁,琴身上桐下杉,琴长较短,重量较之一般古琴要轻,因此亦有猜想此琴可能是北宋年间为闺阁女子所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吴兆基先生曾用此琴录制了雨果《吴门琴韵》部分琴曲,劲秋琴音色透、圆、清、匀,音韵温劲而雄,发皮鼓声。为吴门古琴世家藏琴中的上品。







曲目介绍


《 白 雪 》

吴兰荪传谱 

明代《神奇秘谱》列《白雪》于中卷商调。继《阳春》之解题后说:《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鸥鹭忘机》 

吴兆基传谱

海鸟飞翔海空,混忘心机,曲意隽永,深夜奏之,心旷神怡。



《秋江夜泊》

由裴金宝根据同治年间的

《红鹅池馆琴谱》打谱而成

乐曲表现了月落乌啼,秋夜寺钟,江枫渔火遥相伴,清霜愁绪满客船的意境。



《平沙落雁》

吴兆基传谱 

琴曲描绘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为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之琴曲之一。



《梅花三弄》

吴兆基先生传谱 

晋隋以来曾有此笛曲,晋桓伊就曾以吹奏此曲而闻名於时,后经唐人颜师古改变为琴曲,曲中表现了梅花的高洁、耐寒、安详的形象,也藉此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由於曲调前后重复了三次,故称《梅花三弄》。



《南风畅》

裴金宝根据《西麓堂琴统》打谱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相传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作出了这首使天下治的《南风畅》,希望和暖的南风能够吹散人们的烦恼与忧伤,应时的南风给人们带来丰收和喜悦,亦希望此曲如南风一般拂遍每个人的心灵。



《 流 水 》

《琴砚斋琴谱》卫仲乐传谱 

《高山流水》本为一曲,至唐代一分为二。《流水》表现涓涓细流由山间发源,渐渐汇聚为江河,以至奔腾入海的场景。清代张孔山在原曲基础上加入一段,以“滚拂”手法描摹出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画面,惊艳海内,世称“七十二滚拂流水”。



《龙翔操》

《蕉庵琴谱》 张子谦传谱 

广陵派代表性曲目。乐曲通体跌宕,变化无方,圆转随意,收放自如,具有庄子“肃穆逍遥,无我有我”的哲学意境。



《乌夜啼》

《神奇秘谱》 据姚丙炎、吴文光打谱合参

古人以乌鹊夜啼为吉兆。乐曲以“背锁”手法描摹乌鹊啼鸣、争巢的声音和动态,又以平稳和跌宕的节奏分别描绘夜晚宁静的气氛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同时寄寓了“乌夜啼,好事近”的美好愿望。



《归去来辞》

《重修真传琴谱》 刘景韶打谱 

据陶渊明同名辞赋谱曲。旋律轻松惬意、愉快活泼,显示出回归田园、身心畅适、自然通达、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境界。



《忆故人》(又名 山中思友人)

吴兆基传谱

曲调缠绵悱恻,每当静中奏之,辄触发对远方亲友无限思念之情,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



《秋塞吟》(又名 搔首问天)

吴兆基传谱 

汉代明妃王昭君有绝色,受奸佞陷害,被遣嫁匈奴,曲调忧愁悲怨,抒发明妃哀伤之情,听之增人牢骚不平之气。刚正之士,悉命途多蹇,古往今来莫不尽然,岂独明妃也哉。


- END -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