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至8日,为期三天的上海松江首届《步虚仙琴谱》打谱会在松江隆重举行。这场汇集全国各地琴人智慧与热忱的文化盛会,让明代琴谱的千年雅韵在当代重新奏响,为松江古琴文化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本次打谱会的前期筹备,活动自2024年8月发布预告,2025年3月正式启动,历经半年多的征集与评审,共收到全国17个省市的51件打谱作品。组委会联合打谱专题小组从录音质量、记谱准确性、古谱复原度、艺术表现力及论文学术价值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特邀四十多位嘉宾参与盛会,他们地域覆盖陕西、河北、四川、黑龙江、台湾等多地,充分彰显了古琴艺术广泛的影响力。
10月6日晚,与会嘉宾共同前往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观看了“桂馥兰馨 云间和鸣”吴松古琴社成立十周年古琴专场音乐会,大家纷纷对吴松琴社成立十年来的成果和影响力表示赞赏。
10月7日,打谱会开幕式在松江区中山西路江南曲圣纪念馆隆重拉开帷幕。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陆春彪先生为活动致开幕辞,他点明本次打谱会对古琴遗产活化的重要意义。
之后,张照艺术馆二楼的大教室迎来两场重磅演讲:古琴名家裴金宝先生带来《古琴弦歌之弦法和歌法刍论》,深入解析弦歌艺术的技法精髓;
苏州城市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严晓星先生则以《步虚仙琴谱及辑刻者顾应阳》为题,梳理这部明代琴谱与松江的深厚渊源——该谱由明代松江琴人顾挹江辑于嘉靖三十五年,全卷共9卷53曲,国内仅存残本,全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对研究明代江南琴学具有重要价值。
当日下午的分组交流会俨然成为琴人交流思想的舞台。大家围绕《步虚仙琴谱》的打谱细节各抒己见,从指法还原到意境诠释,从文献考证到艺术创新,现场讨论热烈。延续了2024年8月预备会上的研讨热忱。
是日晚间,在云间会堂小剧场举办的“步虚仙乐 弦上云间”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沉浸式听觉盛宴,不仅让古谱中的旋律在名家指尖流淌,也给参加打谱会的嘉宾提供了古琴演奏观摩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10月8日的议程聚焦于成果提炼与经验传承。上午的集中交流环节中,评委与琴人们针对打谱作品展开精准点评,不仅直指核心问题,更提出优化方向。
随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名家龚一先生带来《打谱漫谈》讲座,结合自身打谱《碣石调·幽兰》《酒狂》等四十余首琴曲的经验,深入浅出讲解打谱的方法与意义。他强调打谱是“曲调考古”,更是古今对话,需兼具学术严谨与艺术灵性。活动最终在古戏台前的集体合影中落幕,定格下这场跨越时空的知音之会。
吴松古琴社社长施俭表示,本次打谱会实现了“让古老琴谱活在当下”的目标。作为松江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步虚仙琴谱》的复原与传播,更凝聚了全国琴人的力量,为传统古琴文化的当代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正如古琴之美在于琴曲、琴器、琴谱与琴人的完美交融,这场盛会让明代的“步虚仙音”在松江的深厚文脉中焕发新生。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