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首页 > 资讯 > 新闻

全部资讯

  • 琴讯 |《琴书自妙—吴文光书画展》月湖畔开展啦~

    国琴网 05-06
    七弦为益友,笔墨是知音。5月3日上午,《琴书自妙—吴文光书画展》在月湖蕙风美术馆开幕。宁波市海曙区文联、海曙区政协等领导莅临现场,雅客贤集共觅知音。吴文光先生是当代古琴泰斗,虞山吴派最具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其古琴造诣可谓参弦中之妙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次开幕的书画展,又在弦鸣之外呈现了吴教授书画一脉的文士情怀。开幕式现场,一曲古琴演奏《流水》传递出弦中之妙的幽情,也让在场的嘉宾感受到了千年绝唱的琴曲的魅力。“我学琴的时候也曾和很多‘严师’习字,比如溥雪斋先生,他是清道光皇帝的曾孙,当时他70岁,我17岁。”吴教授说道,“琴棋书画还有诗,自古就有互通的地方。古琴的‘琴宗’蔡邕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书法的‘永字八法’与古琴的弹奏指法亦有相通……”琴棋书画实为修身养性,不...
  • 那些关于古琴的“抹、挑”,不得不说的事情......

    国琴网 05-05
    “抹、挑”,古琴右手八法的其中两个指法,尤其“挑”,在琴曲演奏中尤为常用我们先来讲“挑”势。沉肘,大臂自然下垂于身体右侧,平悬手腕,切记勿吊腕勿压腕。手掌呈半球体,掌关节微向上凸起食指弯曲中、末两关节。大指曲其关节,置于食指末关节线下方,其指尖轻抵食指指肚外侧,勿用力掐紧。如此方式,食指与大指形成了一个圆形,俗称“龙眼”。“龙眼”再与中指配合,中指支撑于欲弹琴弦上方间隔弦,此为“挑”势的预备手型“挑”出之时,大指伸直顺势推送食指,帮助其弹出过弦,使食指抵于上方琴弦此时食指与大指形成了一个水滴形,俗称“凤眼”。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清”况曰:“挑必甲尖,弦必悬落,则清音益妙。”其大意为:挑弦一定要用甲尖,要悬空落在弦上,这样琴音就能更加美妙。《太古遗音》手势图中,此“挑”势与“历”“度”“擂”...
  • 琴讯丨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琴乐问答” 火热报名中......

    国琴网 05-05
    5月13日下午14:30-16:00扬州市广陵区图书馆报告厅龚一老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广陵区图书馆丨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琴乐问答”主办方:扬州市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扬州清风传统艺术交流中心扬州天音古琴艺术交流中心承办方:广陵区图书馆扬州市斤石堂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陵区图书馆坐落在扬州广陵公共文化中心的西侧。凭借时尚、创意、个性化的室内外装修设计,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注入时尚力量和艺术魅力,让人们在这里阅读学习的同时还能邂逅历史文化、艺术空间。通过不断完善场馆服务功能,致力于打造更为丰富、全面的为民文化服务体系。近期,广陵图书馆和扬州天音古琴艺术交流中心合作举办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琴乐问答”讲座,邀请各地古琴名家和爱好者一起解读与欣赏非遗古琴艺术之美。广陵区公共图书馆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秦邮路与文昌东路交叉口东北11...
  • 直播 | 太古遗音——古琴音乐会四大专场千万别错过~

    国琴网 05-05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以下称“琴委会”)于2017年12月26日,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正式批准成立(批文号:中传函[2017]110号)。在总会的指导下,执行主任吴寒同志和副主任倪诗韵、陈成渤、吴明涛、刘晓睿等同志甘于付出,齐心协力与全体创会委员、会员同舟共济,渡过了开创性的“创会筹备期”。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主要有:在全国各地共举行学术会议、工作会议、委员会员扩大会议共5场,共吸收会员600人,开展有全国影响力的琴展、琴事4场,太古遗音系列音乐会34场,雅集百余场次,其中多起活动受到了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表彰或获奖,琴委会成员编纂、编写“琴学”出版物逾 200册/本,为新时代中国古琴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工作要求,原于2022年11月份在北京...
  • “吴山青 越山青·诗歌古琴杭州春日雅集”完美落幕~

    国琴网 05-04
    4月30日晚,2023杭州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吴山青 越山青·诗歌古琴杭州春日雅集”在杭州大剧院音乐厅举行。闭幕音乐会由古琴泰斗吴文光先生担任艺术总监,心声艺术团的音乐家们倾情出演。演出曲目涵盖了多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既有传统经典古琴器乐、声乐作品,又有原创新作以及经典改编作品,开启了一场古今交融、令人神往的音乐盛宴。艺术总监吴文光本场音乐会以吴景略先生打谱、青年琴家吴雪盟演奏的传统浙派琴曲《潇湘水云》拉开了演出序幕。古琴吴雪盟随后,歌唱家赵娜、倪雷共同演绎的男女对唱形式的琴歌格外新颖,由曲作者郭娜创作的李白诗意琴歌《春感诗》则运用了歌曲与戏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男女双方表演互动,以时空呼应的意境,渲染出诗中浪漫唯美的氛围,极具代入感。而曲作者吴叶创作的以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相思令·吴山青》为词的琴歌作品,...
  • 10大天价传世古琴,你看的不是琴,是妥妥的人民币......

    国琴网 05-04
    很多琴友都很好奇,那些传世的古琴到底价值几何?它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历经沧桑的变迁,在如今的这个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那些传世古琴,如今拍卖多少钱呢?01北宋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估价:RMB 20,000,000-30,000,000成交价:RMB 136,640,000拍卖会: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专场:松石间意—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琴时间:2010-12-05尺寸:通长126cm;隐间115cm;肩宽21cm;尾宽13cm;厚4.7cm02唐 “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115,000,000拍卖会: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专场:俪松最珍—唐琴“大圣遗音”时间:2011-05-22尺寸:长121cm03宋-元 仲尼式虎啸琴杉木制估价:RMB 6,00...
  • “琴荟太湖”暨中国古琴申遗20周年纪念活动6月隆重开启~

    国琴网 05-04
    暨中国古琴申遗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预告一、组织架构1. 支持单位: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古琴学会苏州市古琴学会2. 主办单位: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宣传部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吴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人民政府3. 承办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鲈乡琴社江苏浦江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4. 协办单位:苏州湾大剧院苏州过云楼艺术馆苏州市吴江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苏州吴门琴社上海九派琴院扬州挹琴坊扬州天音琴坊太仓林云山房吴江区松陵街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其他单位招募中......)5.组织委员会:主任:戴丹: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主任:孙俊良: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组员:王 舟:苏州市吴江...
  • 震惊!这些事情,不是古琴人大概是不会相信的......

    国琴网 05-03
    不学琴的人不知道学琴的快乐,学琴的人又感受到多少学琴过程中的无奈,那么,学古琴之前和学古琴之后的认知差距有多大呢?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有哪些事情是你学琴之后才知道的?会变得越来越“挑剔”@Z诣芹awaiting:现代曲改编古琴谱真的好难找…指甲不小心剪秃了弹琴声音真的会特别闷…琴桌有共鸣箱和没共鸣箱弹出来差距真的很大…盘膝弹琴很难实现,一拨弦琴就晃…@__夙__:学了古琴才知道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比起其他很多乐器的融合性,古琴会显得“特立独行”一些。当我们喜欢一首新歌,迫切地想用古琴来弹奏时,却发现很难找到减字谱,总觉得好的歌曲就应该有古琴版,连带着这首歌曲的好感度都下降了一些。除此以外,更别说弹琴的必备装备了,我们可是“狠”起来连自己的指甲长短都嫌弃的......但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在学琴过程中,不知...
  • 2023年文殊琴舍谷雨雅集圆满举办

    国琴网 05-03
    △雅集现场古琴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法缘,琴僧一脉,绵延不绝。2017年4月20日宗性大和尚为文殊琴舍的成立揭牌,并邀请中国琴会副会长、蜀派古琴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曾成伟老师担任教学总监,旨在为僧众、修行居士和古琴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古琴的入门平台。△文殊院诸法师2023年4月20日,为纪念文殊琴舍成立六周年,文殊院举办谷雨雅集,文殊院副监院亦乐法师、副寺庆普法师、如光法师、庆平法师莅临,与文殊琴舍师生共同见证琴舍的成长。△徐玲《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本曲改编自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板式为主调,并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旋律典雅,回味悠长。△韩文玉《醉渔唱晚》《醉渔唱晚》是蜀派古琴代表性琴曲,相传此曲为陆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诚一堂琴谱》(170...
  • 讲座综述 | “国音博士大讲堂” 《中国音乐史专题研讨——古琴艺术研究》 之吴文光先生系列讲座综述

    国琴网 05-03
    2023年3月15日-4月4日,《中国音乐史专题研讨——古琴艺术研究》研究生课程,特别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先生举行了三次系列讲座。吴先生围绕琴史、琴谱、琴律、琴曲、琴论等话题,做了生动的讲述和讨论。讲座由音乐学系康瑞军教授主持。第一讲古琴音乐文化略论第一讲于2023年3月14日14:00在教学楼201举行。吴文光先生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琴为例,指出当时古琴的外观和现代我们所看到的琴在形制上有明显区别。基于此,吴先生启发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古琴的徽何时出现?若此琴是古琴的先祖,当时的音乐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如何演变成现在的琴?何时发生了演变?当时的琴可演奏出怎样的音乐?等等,还有许多问题亟需我们解答。关于琴谱,吴先生介绍道,经过前人的努力,目前已发现160余种古琴谱;但是,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