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新闻编辑

level

国琴网新闻编辑

琴讯 |【雅乐献瑞 · 新安画境】国庆古琴音乐会圆满落幕

十月金秋,丹桂生香。在新安画派的笔墨山水与千年古琴的泠泠清音相遇之处,一场融“可观之画”与“可听之琴”的沉浸式盛宴,于安徽省美术馆艺术MALL2号报告厅温雅启幕,并在满堂清赏中圆满落幕。我们以琴为媒、以画为境,在国庆之日致敬伟大祖国,向徽风皖韵的深厚底蕴致以一份雅致的礼赞。本次音乐会由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古琴学会主办,合肥复雅古琴社承办,众多文化机构协办。活动免费预约开放,现场座无虚席,线上线下关注热度持续攀升。观众在新安画派数字艺术展的氛围铺陈中入场,于山水光影之间聆听古琴,一步入境,便与千年对话。画境为序:在山水里听见古琴开场前,观众先行沉浸于“新安画派”数字艺术展。皴擦点染化作流动光影,松石溪壑与徽州人文相映成趣。转身入席,台上几案清供、素履如旧,一缕泛音从指下生发,画意由眼底转为耳畔,传统气韵在当代语境中悄然贯通。名曲云集:十一阕,贯穿古今归来(古琴·陶笛合奏) 徐锦燕、马会博以东方意境开篇,陶笛与古琴一虚一实、互为映带。或若归雁,或如故里灯火,点亮全场的第一束情感之光。流水 张宇祥由静入动、由涓入江。指下层层浪涌,幽涧、松风、瀑势次第显影,赢得首轮热烈掌声。风雷引(古琴合奏) 邓景欢、郑艳艳、盛志敏节奏陡转、音势跌宕,风起雷作、雨至云开的戏剧性纵深,让“听见天气”的奇妙体验跃然耳际。离骚 何霜以琴承诗,沉挚而清越。忧思与光明并行,屈子之心在当代重被聆听。鹤舞洞天 赫浩清远、超然、闲旷。若鹤影掠云,若心境入壑,满堂静默,唯余余韵回环。神人畅(古琴合奏) 周青燕、刘瑶泛音澄澈如神语,按音稳健似祈愿。原始仪式感在节律中复活,营造“人神并欢”的共振场。良宵引 胡晓娟小中见大、短而有余。月色、微风、心事都在曲中,清雅而耐品。碧涧流泉 赵璞玉水脉在徽上蜿蜒,或急或缓,清冽可掬。层次分明,韵致悠长。龙翔操 陈灿弦上有云气,音间见龙姿。昂藏飞举,昂扬之气直抵人心。广陵散 汪正飞古曲大作,雄浑而苍茫,结构起伏如山海,收束处长空振翮,掌声经久不息。我和我的祖国(古琴合奏) 陈郑琦、李宛原、王庆同、张一壹、施琪以古琴敬今朝。雅乐与旋律同频共振,温柔而笃定的情感,化作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主办信息】主办: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古琴学会承办:合肥复雅古琴社协办:芜湖市古琴学会、合肥竹里馆、合肥翠微琴社、合肥鸣一琴舍、蚌埠钟离古琴社、福州一合华乐艺术交流中心、七弦琴院黄山分院、七弦琴院宣城分院【致谢】感谢每一位演奏者的倾情呈献,感谢每一位观众的专注与热爱,感谢所有支持单位的专业协作。愿更多人因一次聆听,爱上一门艺术;也愿在不远的日子,我们再以琴为介、以画为境,再续一场人文之约。

2小时前
0 0
琴讯 | 南山忽见 古琴雅集预告

寒露的传统习俗寒露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饮菊花酒、赏琴音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高洁、长寿。古人认为,在寒露时节饮用菊花酒可以祛灾祈福、延年益寿。如今,菊花酒依然是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人们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也传承着这一古老的习俗。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商为秋音,属金主收,通于肺。听商调音乐,可以增强肌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增强呼吸系统机能,改善卫气不足的状况。古人将琴音用于养生保健:可以调养肺气,利于入静,增进睡眠,缓解疲劳,促进放松,肺气较虚者,秋季宜多听。吃芝麻芝麻具有滋补肝肾、润燥滑肠的功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寒露前后,市面上会出现各种芝麻制品,如芝麻糊、芝麻糖等,香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登高、赏菊人们结伴而行,登上高处,欣赏秋日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赏菊则是文人墨客们的雅事,他们在菊花丛中吟诗作画,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秋天,我们可以享受到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景色。漫步在枫叶飘落的小径秋风起时,暑气尽消。天更高了,云更淡了,草木换了新妆,天地间弥漫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这是四季中最从容的季节,不疾不徐,温和婉约,仿佛大自然在轻声细语,诉说着秋的私语。南山忽见  古琴雅集时间:2025/10/15  晚上18:30~20:30地点:武进区文化馆(淹城美食街)风雅小院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文化馆承办单位:常州市古琴研究会

6小时前
0 0
琴讯 | “中秋雅韵・数悦琴心” 古琴数字体验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基地圆满举行

   中秋佳节前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10月5日上午,“中秋雅韵・数悦琴心”古琴数字体验雅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众多古琴爱好者、教育专家及中外音乐人士参与。                       不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古琴。本次活动以“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为核心亮点。据悉,活动依托的古琴数字化项目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牵头实施。该项目以博物馆馆藏古琴为核心研究对象,系统推进古琴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围绕 “保护—整合—研究—展示”四大核心板块展开,涵盖古琴精细化三维建模、数字资源采集整理、知识图谱构建、云展览系统研发、VR 沉浸式体验开发等关键内容,形成传统文化保护的系统化工作链条,已成为全国古琴文物保护与研究展示领域的代表性项目。  活动现场,参与者在“弦动千年·古琴文化数字体验馆”内,通过多媒体交互屏、体感控制系统及沉浸式声光影,近距离探寻古琴的历史沿革、工艺结构与文化内涵。古琴主题VR体验园地,围绕制琴、抚琴、修琴展开,打造“梦回宋朝·古琴制作全流程”VR体验、“民国琴事·古琴模拟演奏”VR体验,为观众带来新颖有趣的古琴互动体验。“清音栖处·琴室漫游”数字展项以虚拟现实技术重构中国从先秦到明清不同朝代的琴室空间,观众可沉浸式体验古琴文化与历代建筑、文人生活的交融变迁。“此琴此境·光影琴廊”精选古琴代表书画《携琴访友图》《汉宫春晓图卷》《苏蕙璇玑图卷》《松下抚琴图》,打造古琴艺术光影墙,人未至而意蕴先行,弦未响而琴韵先成。让参与者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千年琴韵、感受文脉流芳。                           在雅集互动环节,活动发起人、非遗古琴传承人紫霞副教授带领现场琴友共同演绎经典琴曲,清音袅袅,琴韵悠长。琴友们或弹奏《良宵引》,以悠扬旋律诠释中秋团圆的良辰美景;或奏响《忆故人》,借婉转曲调传递对亲友的深切思念。来自英国的音乐家Shiva与Hagan也参与古琴演奏体验,为活动增添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气息,现场氛围高雅热烈,掌声此起彼伏。  紫霞演奏《山居吟》刘克若演奏《忆故人》  陶陶演奏《良宵引》 紫苏演奏《鸥鹭忘机》 杨应玲演奏《普庵咒》 新艳、莎莎演奏《黄莺吟》杨金良演奏《平沙落雁》 关注演奏《归去来辞》   未来,博物馆将持续深化古琴数字化研究成果转化,进一步拓展公众体验渠道,全力打造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展示新平台,让古琴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光彩。

27小时前
0 0
琴讯 | 【琴鸣秋夜 月入心怀】雅集回顾

秋夜微凉,明月如霜。10月4日晚七点,在泰州老街北广场的牌坊下,“琴鸣秋夜月入怀——和也琴社乙巳中秋师生雅集”,宛若一幅唐宋画卷,随着琴音徐徐展开。牌坊的飞檐翘角在月色下,勾勒出静谧的剪影。台上衣袂飘飘的演奏者身着素雅汉服,与周围的明清建筑相映成趣,仿佛时光在此刻悄然回流。这场由泰州文旅集团、泰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泰州琴会)主办、和也琴社承办的中秋公益雅集,在合奏曲《良宵引》的优美旋律中拉开帷幕。三位身着飘逸汉服的演奏者,以清幽妙曼的琴音,将观众带入一个悠远宁静的良宵之夜。雅集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由网红曲移植改编的琴歌《山鬼》,且弹且唱,清音自述,诗词的瑰丽、嗓音的纯厚与古琴的苍古,在这首作品中完美融合,一开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古琴与中国鼓联袂呈现的古琴曲《神人畅》,琴鼓协鸣,声声相应,尽显音乐的庄重与力量。紧接着从《渔樵问答》的出世情怀,到《春晓吟》的生机盎然;从《小草》的坚韧,到《卧龙吟》的忧思、《忆故人》的深情、《平沙落雁》的静美、《梅花三弄》的高洁,每一首曲子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佳话。泰州琴会会长、和也琴社社长刘海燕老师,以一曲脍炙人口的古琴曲《流水》,将雅集推向高潮。手指起落间,音韵乍现,时而潺湲,时而澎湃,让人仿佛看见了巍巍乎高山之壮阔、洋洋乎流水之汤汤。奔腾的琴音与夜色融为一体,在老街的麻石道上缓缓流淌。最后登场的是一首节奏独特的古琴重奏《酒狂》,经变调编曲后,风格越发跌宕奔放,在夜风中与宽袍大袖一起挥洒,以魏晋名士的不羁风范,为整场雅集画上一个洒脱的句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加雅集的演奏者,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八岁,稚气未脱;年长的六十三岁,淡定从容。这种年龄的跨越,展现了古琴艺术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与代际传承。古琴雅集大多在室内举办,束之高阁。这次却是安排在了人群密集的老街北广场,可以说相当接地气。对此,刘海燕表示,古琴一直定位为高雅文化艺术,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的“标配”,也因此被称为“君子之器”。她认为再高雅的艺术也是源自生活,还是需要适时回归生活、吸收人间烟火气,接续薪火传承。她说:“让古琴走进人群,也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古琴文化,这是我们举办这次雅集的初衷。”月色如水,琴音如诉。美好的秋夜因古琴而祥和,因汉服而儒雅,更因这片承载历史的街巷而厚重。琴鸣秋夜,月入心怀,这场雅集是一次与古人精神的遥相呼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而动人的当代呈现。特别鸣谢感谢泰州市女摄影家协会杜萍、储忠源、李萍、蒋跃民四位摄影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无私帮助!

10-12
0 0
直播预告 | 10月12日晚 “欸乃”--传承弘扬柳宗元文化古琴名家音乐会

10 月 12 日晚19:30,“欸乃”--传承弘扬柳宗元文化古琴名家音乐会将于柳州奏响,国琴网视频号、抖音号线上同步直播。愿借丝弦雅韵,邀您共赴一片融汇诗情与琴心的山水,聆听柳侯精神与柳州风土的深切和鸣,触摸传统文化在当代生生不息的温度与脉搏。国琴网抖音号国琴网视频号

10-10
0 0
琴讯 | 2025甲子鼎新·艺工融合—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各有关单位: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主办的“2025甲子鼎新·艺工融合——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民乐大师音乐会)”将于2025年11月6至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联合承办,会议主题为“中国民乐改革智能化发展与产业创新”。本次研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中国民族乐器改革这一融合材料学、振动学、音响学与演奏学的艺工融合交叉学科,深化乐器声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在民乐的创新应用,促进精密制造、智能检测等跨学科技术的突破,助力构建东方美学与文化自信理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成果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国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国际性话语权。会议期间还将同时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民乐大师音乐会,推动上海交通大学的美育工作新发展。本次研讨会将围绕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前沿、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科技领域专家作大会报告,欢迎国内外相关学者积极参会,围绕民乐改革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学术研讨。一、主办单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二、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上海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三、会议时间、地点会议时间:2025年11月6-9日(6日报到,9日上午离会)会议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四、会议征文为鼓励各机构、独立研究者、在校学生等科研人员、乐改工作者、乐器演奏者积极参与本次研讨会,促进跨学科融合,本次会议围绕主题“中国民乐改革智能化发展与产业创新”征集会议论文(及摘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1、乐改甲子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1)中国乐改60年历程、乐改先驱与重要事件研究(2)传统乐器考古复原与当代性研究2、中国民乐的文化传承与发展(3)中国民乐地域特色、非遗活态传承与当代民乐创作表演融合(4)民乐演奏需求分析与民族管弦乐发展展望3、民族乐器改革的科学化(5)乐器声学原理探索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乐改实践(6)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7)琴弦、配件、扩音等舞台呈现技术4、民族乐器创新设计与产业化(8)智能制造技术在民族乐器生产上的应用(9)乐器品质客观检测标准体系构建(10)民族乐器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与示范案例                          请将论文全文或摘要发送至邮箱sjtujzdx2025@163.com论文及摘要模板见附件征稿截止日期:10月25日提供征稿全文的论文可参加本次大会优秀论文评选,并推荐在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五、会议日程本次会议根据相关议题邀请大会主旨报告、设立分会场、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民乐大师专场音乐会、开展会议论文征集,会议日程安排如下:六、会议注册1、本次会议采用线上注册方式进行报名2、本次会议不收取注册费,除特邀嘉宾外,参会人员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七、会议联系方式会务组邮箱sjtujzdx2025@163.com会议联系人朱  浩   电话:18936214641张昊煜   电话:13473896631附件:附件一2025甲子鼎新·艺工融合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回执.docx附件二论文提交格式要求及范文.docx

10-10
0 0
媒体支持 | 2025年“大雅杯”古琴大赛章程

【大雅杯古琴大赛 · 赛事章程正式发布】山东境内首次古琴大赛-「大雅杯古琴大赛」现正式启动报名!琴韵清音传千年文脉・雅乐悠扬润更好潍坊。作为中国古琴艺术潍坊展演系列活动的核心单元与衍射活动,大雅杯古琴大赛延续“弘扬传承古琴文化、推动古琴艺术普及与提高”的宗旨,依托其国家级非遗保护平台与跨区域古琴联合体系,致力于打造专业、权威、公正的古琴赛事品牌。大赛为公益赛事,不收取任何费用。中国古琴艺术潍坊展演系列活动已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古琴盛会之一,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琴家、学者与爱好者共聚潍坊,深入推动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本届大赛即将于2025年11月1日举办,由古琴泰斗李祥霆先生担任大赛名誉顾问,并汇聚多方专业力量,确保赛事高规格、高水准开展:主办单位潍坊市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大赛章程」组别设置- 儿童组:2015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 少年组: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 青年组:198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 成人组:1984年12月31日及之前出生- 合奏组:年龄不限(两人以上齐奏或协奏)赛程设置- 大赛将在 山东省潍坊市1532产业园内举办- 具体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  - 大赛为线下参选,参赛要求见参赛须知- 组委会将为获奖选手颁发相应证书即日开始报名2025年10月28日止奖项设置四个组别的奖项分数:金奖:总评分90分及以上(占组别总比例10%)银奖:总评分85-89.99分(占组别总比例20%)铜奖:总评分80-84.99分(占组别总比例30%)优秀表演奖:总评分75-79.99分(若干)‍参赛须知1、选手完成参赛报名即证明认可本赛事章程相关规则。2、本大赛全程不收取任何形式费用(包括报名费、评审费和证书费等)(食、宿、行自理),若有第三方以“本次活动组委会”“合作机构”等名义收取费用或提出其他有偿要求均为诈骗行为,与本次活动组委会无关。请参与者提高警惕,切勿相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3、请严格按照章程要求,完整、准确地填写报名信息,并保证其真实性,参赛选手须对自己所报的年龄、组别、曲目等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全部责任,如发现有上报虚假或错误信息的按违规处理,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产生一切后果由选手承担。若对章程内容存疑,可以咨询组委会客服。4、参赛选手须按时参赛,在指定时间内现场报到,并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护照等有效证件现场确认。选手不按时参加比赛按自动弃权处理,组委会有权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5、参赛选手需确保所填报的参赛曲目符合曲目要求(所有参赛曲目时长均在六分钟内)参赛者自行对自己填报的参赛曲目负责,比赛曲目与报名曲目不符者不予计分。组委会不存在为报名选手进行曲目核对的责任与义务,若出现参赛曲目与章程要求不符等情况,评委有权终止该选手比赛,产生一切后果由选手承担。6、参赛选手上台演奏时不允许自报姓名,如有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7、评委会有权根据参赛选手水平进行打分,比赛奖项以评委会做出的最终评判为准,参赛者需绝对服从评委评判。且组委会保留剥夺违反大赛规则参赛者的证书的权利或取消其参赛资格。8、赛事组委会有权更改有关比赛一切事宜,如遇恶劣天气、不可抗拒因素或特殊原因,组委会有权更改比赛时间,或将当日比赛取消,直至另行通知。9、活动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的最终裁决权。‍报名方式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并添加工作微信登记个人信息并提交个人资料参赛咨询杨老师(13053683261)列席代表咨询张老师(13605361459)报名表请以【组别+姓名+曲目】命名发送至邮箱 790216632@qq.com报名成功以收到邮箱回复为准参赛选手报名表2025大雅杯古琴大赛选手报名表.xlsx其他事项1.签到与参赛安排 请所有参赛选手于10月31号完成签到手续;参赛选手需在各组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达赛场候场,逾期未到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2.乐器与物品管理所有选手需自带比赛用琴,建议提前检查乐器状态,确保其性能良好。活动现场不提供    乐器租赁服务;乐器搬运过程中请自行妥善保管,避免碰撞、摔落等情况发生;个人物品请随身携带,活动组织方对物品丢失或损坏不承担责任。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活动现场;比赛期间,非比赛用的乐器及物品不得带入赛场,以免影响比赛秩序;3.其他重要事项请选手穿着得体,符合比赛场合要求,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暴露的服装;遵守相关场次的入场时间,音乐会及讲座期间不得随意进出;比赛期间,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赛场内禁止接打电话、大声喧哗;禁止在活动现场吸烟、饮食,保持环境整洁;如遇特殊情况导致活动时间、场地等变更,将告知各位选手及陪同人员,请密切关注相关信息;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织方所有,如有疑问,可随时咨询现场工作人员。

10-10
0 0
厦门站|名家名曲 · 熊云韵亲授 · 零基础古琴精修班

熊云韵老师古琴精修班【开课时间】:2025年10月26日报到,10月27日~11月2日上课【招生对象】:全国零基础古琴爱好者【招生名额】:计划招收12人(熊云韵老师亲授,多位助教身边辅导)【授课名师】:熊云韵【助教老师】:罗颉燕、樊小苏、赵安心、陈钦梅、蒋建青、王霞、任晓青、徐子棋等。【课程内容】 1 、精修基本功  ●  用武林秘籍教学法帮助学生打造完美美观手型●  从四个维度来打造与精修每一首琴曲 2 、名家名曲  ●  每天安排现场表演并解读多首获奖专辑中名曲●  对于有基础的学员可以一对一教授名曲3 、习琴理念交流  ●  分享习琴心路历程与发心●  关于古琴文化现象交流与解读●  关于古琴与身心灵修行的探索【主办】熊云韵潇湘古琴院、万仟堂【时间】10月26日报到,2025年10月27日(周一)-11月2日(周日)上课。【地点】授课地点: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新丰二路仟茶院TEAEDENUS【详细地点】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马垄路6号万仟堂总部右侧,门店联系电话18205962606【课程信息】10月26日报到,10月27日~11月2日,每天上午3小时(9:00-12:00),下午4小时(14:00-18:00),白天学习与掌握;晚间进一步总结、音乐润色装修、舞台训练、自由交流等等。(一)用ppt的形式简单直观学习古琴文化知识、了解古琴的结构。用研究多年的武林秘籍教学法传授正确的手形与基本功,讲解弹琴坐姿,识读减字谱、如何调音等;让“零基础学员”学会弹琴,“有基础的学员”能够轻松愉快的纠正错误手型从而达到美观正确的基本功。(二)关于教学内容:教授《仙翁操》、《秋风词》、《笑傲江湖》。另外,音乐赏析《酒狂》、《寒山僧踪》、《普庵咒》的琴曲背景、逐句讲解与示范如何练习的技巧,学员近距离观摩熊云韵老师示范;(三)学习与愉悦兼得:与学员进行身心灵层面交流,交流对古琴艺术发展的看法,与学员分享自己教学的发心,学琴历程的感悟与心得,让学员在古琴艺术与身心灵修行的世界里达到精神世界更深层次的愉悦与收获。(四)关于承诺书:学习期间,熊云韵老师讲解完成之后将一对一近距离辅导,也有多位有丰富经验的助教老师在学员身边随时示范、辅导、现场表演。有需要的同学还另外安排复习和答疑时间,可以与熊云韵老师近距离交流,确保所教授的内容能够愉快且轻松吸收。往期课程证明,熊云韵老师教学效果极好,无论学员是否有音乐基础、无论年长年幼、属于零基础或者是有基础的学生,都能够顺利掌握。确保不但是愉快的学习,而且一定能够保证课程结束时可以完整的表演,真正的能够上台弹奏几曲古琴而不单单只是接触了古琴文化。(为何能保证是满分的手型?因为熊老师本人就在学琴的道路上修改和完善了4遍基本功手型)(每位同学将会收到熊老师的签约保证承诺书,教学效果一定能够保证,承诺如果不能完成不能让学员满意将退费)(五)欣赏由熊云韵老师及其助教团队展现的精彩古琴表演,现场感受古琴的独特魅力等多种艺术形式。(六)学习结束,由熊云韵老师为每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合影留念。报名流程:①微信/电话报名②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行转账费用:10000人民币报名方式:● 微信报名:添加微信号18205909949● 电话报名:18205909949(黄蕙苹老师)     (如特殊情况无人接听请发短信/加微信留言)● 支付宝转账,报名以付款为准。支付宝账号:15060774873转账时请备注:姓名+电话+熊云韵老师精修班并添加微信18205909949和黄蕙苹老师确认报名信息。人物介绍名家录 | 全球华语金曲奖“最佳民乐专辑”获得者——熊云韵她是著名的旅美青年古琴演奏家,她是获得全球华语金曲奖“最佳民乐专辑”的古琴获奖艺术家,她的专辑被列入申遗10周年古琴大师级系列,多次获得全国古琴大赛金奖,她被中国邮政选为杰出艺术家,并将其肖像制作为邮票及《印象中国》邮册全国发行。她是一位容貌秀丽、幽兰气质、素雪琴心的女子,她希望弘扬中国古琴艺术,让中国古琴走向世界,她就是熊云韵。2016年,熊云韵凭借出色作品《琴气•广陵散》获得专业评审团的肯定,荣获“年度最佳民乐专辑”奖。古琴音乐能获得中国乐坛最具专业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奖项,是此届华语金曲奖的最大亮点。熊云韵的音乐和艺术风格对当代古琴艺术带来了跨越性的影响力和引领,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卓著的贡献。熊云韵出生在音乐世家,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古琴并学习古琴,至今已习琴 33年,古琴教学24年。熊云韵的父亲会11门乐器,所以熊云韵从小就开始“摆弄”这些乐器。真正开始接触古琴是从九岁开始,由于胎教音乐是古琴,因此熊云韵对古琴情有独钟,熊云韵认为古琴比其它的乐器安静,她喜爱古琴那么美好的深沉悠远的音色就像寺庙的撞钟声,让人心旷神怡。“古琴的文化内涵是很高深的,但是光从技巧层面来说,古琴相对来说比别的乐器更容易学,原因有三:一,指法比别的乐器更简单,90%右手只用到勾和挑,左手只用到大、中、名指;二,其它乐器学到4级以上弹奏速度就比较快了,如古筝、钢琴。而古琴到了十级仍有很慢的节奏,除非个别琴曲个别片段,如《广陵散》、或《潇湘水云》后半段才是快的。在音乐学院学习时,我们的民乐系主任也曾说,可以说,速度是学习乐器一个不可轻易逾越的高峰;三,主要使用减字谱,并不是完全依靠五线谱和简谱,所以就算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也可以学习。”熊云韵先后受教于父亲熊开华和唐健垣、李祥霆、朱晞、龚一、戴晓莲、李禹贤、赵家珍八位古琴名家。古琴演奏独具个人风格,刚柔并济,演奏技巧精湛华丽却不失古雅内涵,色彩浓厚却不失优雅细腻。时常在国内外参与及举办多次古琴独奏音乐会,并为多部影视剧编配演奏古琴曲均获得好评与成功。熊云韵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默默的对古琴艺术做出贡献,她被委任为首届香港国际琴筝诗乐邀请赛评委、2012中国民族器乐艺术节古琴组评委、2015国际静安古琴文化节暨首届“平湖杯”古琴邀请赛特邀评委、2017年于中国扬州举办的“雅韵”琴筝艺术节担任古琴组评委。2018年6月受邀于法国参加文化中国一带一路中法建交54周年,任法国首届亚当岛古琴艺术节评委,并被授予“杰出艺术家”荣誉证书。2018年9月受邀任第六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委。2024年8月受邀任第七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委。2018-2022年受邀任中国琴会主办的“弘琴杯”全国古琴大赛总决赛十大评委之一。连续受邀任2015、2016、2017、2018、2019年于美国举行的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琴组评委并担任评审委员会副主席。让古琴走向国际 让世界都吹“中国风”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但还是有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熊云韵发现,国外很多中国餐馆等营业场所的装修风格,更多的是红彤彤的中国“乡村风”形象,而表现中国“琴、棋、书、画”典雅意境的风格却鲜有。“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只要把我们的东西展现出来就可以了。”熊云韵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推广力度之薄弱而遗憾。外国人对中国大陆非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诸多误解。熊云韵希望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她希望通过推广古琴,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至国际舞台,这不仅是熊云韵的梦想,也是她目前致力所为的事。熊云韵带着琴院的学员参加由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联合举办《琴筝诗乐香江情》——首届 香港·国际琴筝诗乐艺术展演活动。她受邀作为评委老师并获“优秀指导老师奖”,而熊云韵潇湘古琴院的学员团体荣获“一等奖”。之后2015年于中国上海举办的2015国际静安古琴文化节暨首届“平湖杯”古琴邀请赛,熊云韵任特邀评委,并参加了名家音乐会。2017年于中国扬州举办的2017“雅韵”琴筝艺术节担任古琴组评委。2018年6月受邀于法国参加文化中国一带一路中法建交54周年,任法国首届亚当岛古琴艺术节评委,并被授予“杰出艺术家”荣誉证书。2018年9月受邀任第六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委。2024年8月受邀任第七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委。2018-2022年受邀任中国琴会主办的“弘琴杯”全国古琴大赛总决赛十大评委之一。2015、2016、2017、2018、2019年熊云韵连续5届获邀参加由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主办,于美国纽约举办的首届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任古琴组评委,并参加名家音乐会。熊云韵老师在纽约任国际大赛评委一步步,熊云韵带着古琴“游”世界,而且获得无数殊荣,她是古琴界的“精灵”,她的个人古琴音乐会极具当代性。除了在演奏技巧及呈现方式大获媒体的赞赏外,其编曲演绎的曲目如《知心》、《卷珠帘》、《烟花易冷》亦好评如潮。原创琴歌《水墨花舞》、《醉清心》、《梵境禅心》等曲更是开启了古琴演绎的新境界。加上音乐会现场创新的舞台舞美、灯光以及音响特效,成功引领古琴音乐艺术走向全世界。熊云韵潇湘古琴院熊云韵创办的熊云韵潇湘古琴院,收过多名国内外的弟子。从小音乐世家的熏陶,过人的音乐天赋,科班的出身,扎实的基本功,8位恩师,33年的习琴,24年的教学生涯……这一份特殊的、无可取代的人生经历,令熊云韵总结出一套教学上的“武林秘笈”教学法,弟子们在熊云韵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往往发现古琴简单易学,而且可以轻松、快捷地看到效果:通过7至10天的密集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享有满分的基本功,还能习得2-3首可以表演的曲目,并且获得刚柔相济、感情恰如其分,不弹错、不怯场等舞台表演效果。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习得古琴音律,陶冶性情,达到静心、修身、养性的境界。熊云韵老师在洛杉矶开设密集精修班33年来,熊云韵老师教过的弟子,有不少评上古琴“十级”或获得国际金奖,还有很多完全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人,也习得了高级阶段的曲目。熊云韵老师总结的“武林秘笈”教学法广受学生的好评。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古琴时代:有的人学习古琴的好处是可以修身养性、像学习太极和瑜伽一样的达到静心的效果,或者把它当成一个最好的知己相伴终身;有的人也可以把它当成社交平台来经营,或者是售卖古琴周边产品,或者是经营古琴微信平台;有的人是考入音乐学院专精演奏或者教学想成为音乐家,有的人是想要在古琴琴学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专精于幕后,等等。“学习古琴不但于己可以达到娱己、修身养性的效果,对于国家来说,让国际友人看到我们中国人如此复兴了高雅美丽的古琴文化,从音乐、从琴学、到穿着、再到生活美学,中国人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对我们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也会有很大的改观。”  —— 熊云韵专辑  | 《琴气 · 广陵散》2017年红音堂国际唱片公司将《琴气 · 广陵散》专辑制作成了LP黑胶唱片,此款黑胶唱片限量发行。媒体评价  | 《琴气 · 广陵散》“一座价值连城之明代古琴,在一位自少以古琴为第二生命的出类拔萃青年女琴家之操弄下,无论是广陵绝响,还是高山流水;无论是寒山僧踪,还是风云际会,静时,铁细若银针坠地;动时,劲若奔雷横空。其磅礴大气,其宁静致远,简直惊为天人,叹为观止。”[香港音响技术主笔发烧李鼎力推荐]“慷慨激昂、沉雄凄洌的《广陵散》在演奏者熊云韵的表演下,大气磅礴,气势十足。”“数之不尽的荣耀和奖项,古琴千年的妙音,穿越世间的洪流,悠远、空灵。《琴气 ·广陵散》这张专辑凝聚了熊云韵老师多年的各种情感和时光片段。每一首琴曲撩拨着每一段回忆,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缠绵悱恻。古琴就是熊云韵老师的第二生命,琴的音韵是她生命的乐章。”“演奏家熊云韵的演奏非常具代表性,演奏具个人风格,刚柔并济。”“熊云韵古琴演奏技巧精湛华丽却不失古雅内涵,色彩浓厚却不失优雅细腻!”【上课环境】【友情提示】● 本次课程来回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本次课程按照交费先后顺序安排上课位置。● 本次教学用琴由熊云韵潇湘古琴院提供使用,学员不需自带。● 按时上课,特殊情况需外出请向老师请假。● 因名额有限限定人数为求保证教学质量,满员即止,不再接受报名。【住宿推荐】因本次课程住宿自理,遂推荐几家附近的酒店。创寓酒店公寓(厦门机场店)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618-3号 18030226311携程价格241元起全季酒店(厦门机场店)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火炬北路21号  0592- 7888666携程价格521元起厦门城市广场希尔顿欢朋酒店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775号(小东山地铁站3号口步行480米) 0592-5735999携程价格498元起

10-09
0 0
课程预告 | 徐汇古琴非遗传承暨徐凤霞《醉渔》《流水》与民乐即兴专题班招生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徐凤霞,旅德三弦、古琴、古筝演奏家。出生于上海。1978年开始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大学本科,在校期间跟随李乙教授主修三弦,同时向卫仲乐、林友仁、张子谦、胡登跳、孙文妍先生学习琵琶、古琴、作曲、古筝等,又随北方说唱大鼓传人白凤霖学习梅花大鼓、京韵大鼓以及苏州弹词。1984年“上海之春”举办首届徐凤霞民族乐器独奏音乐会。    1985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担任三弦独奏演奏家。1991年移居德国,开始进行广泛的民乐即兴和现代音乐演奏实践。与多位世界自由即兴演奏大师合作,如Peter Kowald, BabySommer, Peter Brotzmann, Hamid Drake, Phil Minton, Lucas Niggli等。曾首演多位中国作曲家谭盾、瞿小松、许舒亚、陈晓勇、秦文琛、周龙、陈怡的新作品。她还积极的在海内外进行有开创性的民乐跨界音乐项目,包括“千行者自由即兴音乐乐团”蓝天四重奏”“墨莲二重奏”“名无虚三重奏“三合局三重奏”等。曾获德国最高爵士大奖“EssenJazz-pott”,德国最佳唱片奖。徐凤霞以三弦、古琴、古筝演奏以及人声演唱,在民间音乐、爵士乐、自由即兴音乐、世界音乐、现代音乐等多元领域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自己的音乐语汇并积极探索民乐演奏艺术的边界。    本月24-27日,徐凤霞老师将在上海开展主题为“民乐演绎古典与即兴”的专题班。课程中,徐老师将亲授两首卫仲乐先生的经典古琴名曲《醉渔唱晚》、《流水》,并传授即兴音乐演奏技巧。   《醉渔唱晚》是传承千年的古琴名曲,相传为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所作,以音乐描绘渔人醉后放歌、陶然归棹的江湖晚景。    在近代,《醉渔唱晚》的广为流传,与古琴大师卫仲乐的卓越演绎密不可分。他所承袭并发扬的,正是源自川派琴家张孔山一脉的《百瓶斋琴谱》版本。相较于其他传谱,此版本结构更为丰满,技巧性更强,尤其突出了乐曲的豪放跌宕之气。卫仲乐先生的演奏,以其磅礴的气势、犀利的指法和对节奏的精准把控,将切分音型所模拟的摇橹动态与醉态吟哦表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极具代表性的“卫派”经典,深刻影响了后世琴家对此曲的理解与诠释。    全曲声景交融,在虚实相生的琴音中,既勾勒出烟波浩渺的自然之景,更升华出中国文人超然物外、得意忘形的精神境界,使其在琴乐史上独树一帜。    《流水》是一首承载着千年琴韵与宇宙哲思的经典古琴曲。其雏形可追溯至先秦的《高山流水》,最初本为一曲,至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两阕。此曲并非单纯模山范水,而是借物抒怀,以音乐语言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    乐曲的核心在于运用丰富的指法,如滚、拂、绰、注,生动模拟了水滴、溪流、江河直至浩瀚海洋的种种形态与动态。其意境由静至动,由缓至急,层层推进,描绘了水流的万千气象,更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时间的永恒。    此曲的传承中,卫仲乐先生的演奏版本以其独特的雄浑气魄与阳刚之美而独树一帜。他所依据的谱本,并非如今最为流行的、载有张孔山“七十二滚拂”的《天闻阁琴谱》,而是源自《琴砚斋藏谱》(第一集),此谱由近代琴家裴介卿传谱,体现了另一路重要的演奏传统。    卫先生的《流水》处理,气势磅礴,指法刚健犀利,节奏稳健而富于张力。相较于其他版本侧重于水流涓滴至汪洋的过程描绘,他更强调乐曲内在的筋骨与精神气韵,速度也相对紧凑。尤其在乐曲后半部分,他演绎的“滚拂”段落如惊涛裂岸,雷霆万钧,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生命动感,而非仅仅是流水的形态模拟。这种充满主体精神力量的诠释,使其《流水》超越了具象描写,升华为一种人格与意志的壮丽赞歌,在琴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讲教师 徐凤霞— 跨越古典與即興的演奏家1个人演奏风格徐凤霞不断发展,创新,改变⾃⼰的⾳乐语汇,把中国的地⽅戏曲语⾔,锣⿎经念⽩,蒙古⼈声呼⻨经诵等⺠族特⾊⾳乐元素揉合在爵⼠的节奏⾥,把中国乐器特有的⾳响與⾃⼰独特的⼈声乐器组合,善於運⽤⼗⼆⾳律與不同的⻄⽅樂器嘈⾳組合現場即興創作,把古典⾳樂的⾳韻融合在各種現代藝術⾨類,⾳樂演奏看似無譜⽽⼼中有譜,達到了視覺和聽覺融為⼀體的效果。2个人简历向上滑动阅览学⽣时代徐凤霞出⽣在上海,7岁向⺠间老艺⼈学习秦琴, ⽉琴,中阮,柳琴,琵琶。1978年10⽉17歲考入上海⾳乐学院附中,向啟蒙老師諸新城学习三弦1980年考入上海⾳乐学院从师于著名教育家李⼄教授學習三弦專業 , 同时古琴拜师与演奏⼤师卫仲乐先⽣、林友⼈教授与古琴泰⽃张⼦谦先⽣,古箏師從孫⽂妍老師,并向胡凳跳学习作曲1982年上海之春混合演出獨奏1983年赴京拜师為北⽅说唱⼤⿎传⼈⽩凤霖,学习梅花⼤⿎和京韵⼤⿎,同年在中央⾳樂學院舉辦三弦獨奏⾳樂會1984年“上海之春“举办⾸届徐凤霞⺠族乐器三弦独奏⾳乐会。上海⼈⺠廣播電台錄製了⼀套⼩提琴練習曲和平沙落雁,報紙評論為“ 開創三弦新的⾳響⾊彩 ”等等1985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担任三弦独奏演奏家1985上海⾳樂學院舉辦(古琴古箏三弦獨奏⾳樂會 )1986/87年在上海民族樂團舉行徐鳳霞古琴古箏三弦獨奏音樂會1981-1985 與李⼄先⽣師⽣共同為上海⾳樂學院錄製兩盤三弦教學專輯:《 嵇康與帕格尼尼》《三弦與提琴 課堂實⼒》共同移植改編琴曲琴歌《廣陵散》⼤曲共45段25分鐘《平沙落雁》《醉漁唱晚》《古怨》移植改編了⼀套⾼級⼩提琴練習曲:德國Kayser op34法國Rodolphe kreutzer No25法國Rodolphe kreutzer No 16.德國Kayser op 36-Studier-op.20-for-violin德國Kayser op.33德國Kayser-36-Studier-op20-for Violin法國Rode-No.1( Caprices 隨想曲法國Rode-Caprices No.6 (Adagio )義⼤利Paganini Op 13 ( Caprices ⼆⼗四⾸隨想曲之⼀ )義⼤利paganini op.9 ( Caprices ⼆⼗四⾸隨想曲之⼀)為三弦留下了珍貴的教學資料向上滑动阅览⼯作时代1985年成为上海⺠族乐团三弦独奏演奏家,多次在上海,北京,新加坡举办过三弦,古琴,古筝独奏⾳乐1985 榮獲上海⻘年演奏家比賽⼆等獎1985 -1987在上海⺠族樂團每年舉辦“徐鳳霞三弦古箏古琴”獨奏⾳樂會,與上海歌劇舞劇院合作⾸演曹道爾吉的現代⾳樂,以⼗⼆⾳律⽽創作的 三弦交響⾳詩:”三弦變奏曲 “1988年任秦怡,陈刚,郑德仁⼿下的中国第⼀隻摇滚樂團“ 第⼀個女⼦电声乐团“的主唱和吉它⼿,在上海體育館及全國巡演1989年在新加坡舉辦 “ 徐鳳霞古琴 古箏三弦獨奏⾳樂會”1990年开始和德国爵⼠⾳乐家合作—“LUTZ WAGNER. ALBERT PREISFELD“,⾸次在上海⼈⺠剧院举办新爵⼠⾳乐会,开创了⺠族乐器即兴⾳乐的演奏,⼈⽣转折,与现代创作,现代即兴⾳乐时代1991年6⽉移居德国,⼴泛的和世界⾃由即兴演奏⼤师和即興⾳樂奠基⼈合作,(Peter Kowald ,Baby Sommer, Peter Brötzmann , Hamid Drake, Phil Minton, Lucas Niggli, ) 等等,受邀在各种重⼤国际爵⼠艺术节演出,并得到很⾼的评价徐凤霞不仅有扎实的中国传统⾳乐的演奏基础,獨奏家的風範,同时⾸演许多中国作曲家(谭盾,瞿⼩松,许舒亚,陈⼩勇,秦⽂臻,周龙,陈怡,王琳)等的新作品。并影响了⼀些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接受对乐器新的技术和⾳响的使⽤ 。她运⽤古筝和三弦与欧洲著名乐团合作。在世界重要的⾳乐节中演奏。(Orchester BR, Ensemble Recherche,New, Ensemble Amsterdam,Bremer Kammerphilharmonie, BBC Chor).2006年建立 “Tow Gener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Ensemble 兩代⼈的中國⾳樂 ”,邀请中国笛⼦泰⽃陆春龄先⽣,中国三弦泰⽃(把⺠族器乐教育科学系统化)李⼄教授到欧洲,进⾏⼀个⽉的歐洲巡演2007年 “Tianguo ” “天国”⼆重奏,与奥地利⾃由即兴⾳乐创始⼈Giselher Smekal 钢琴演奏家⾸次⽤即興⾳樂的形式把⽜郎织女的故事⽤⼉童剧来演绎,運⽤⾃由即兴的演奏⽅法与⿊⽩“铁扇公主”电影对话演奏。向上滑动阅览重要艺术成就1981-1985與李⼄先⽣共同移植改編兩套三弦教學影⽚《嵇康與帕格尼尼》《三弦與提琴》由上海⾳樂學院攝製1983獨奏⾳樂會⾸次⾃彈⾃唱北⽅說唱⼤⿎1984⾸次上海之春三弦獨奏⾳樂會(報界評論)1985年上海年轻演奏家比赛荣获⼆等奖1990年⾸次與德國爵⼠⾳樂家合作舉辦《新爵⼠》⾳樂會2002年位德国⻄南电台录制了:“ 徐鳳霞30年艺术⽣涯” 德⽂。2008.11.11 L为奥地利电台录制了专访,题⽬为:“Improvisationmusick aus China Interview mit Xu Fengxia2009年5⽉“Black lotos "CD 荣获德国最⾼唱⽚奖2009年10⽉ 荣获德国最⾼爵⼠⼤奖 “Essen Jazzpott ”是德国爵⼠历史上第⼀位华裔先锋⺠族⾃由即兴⾳乐家荣获此奖CCTIV 4华⼈世界 200期 2012年10⽉5⽇,2:30 中国⽂艺2014年1⽉无锡电视台录制了“悦谈”专访2018年为古筝⽹录制“⼈物专访2018年-2019 為北京“新樂府”與中國唱⽚合作錄製 名無需《五⾏ 》專輯,第⼆張專輯與踢踏舞合作,第三張《 霧⼭鳴蟬虛空⾕》• 招生对象有一定基础的古琴爱好者和古琴教师• 招生要求报名者应达到中级弹奏水平。报名者可在本招生简章发布后,添加下方二维码联系报名• 上课地点上海徐汇,具体地点待定• 报名咨询咨询及报名电话:13816883058 梁老师• 课程主办徐汇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课程承办九派琴院  乐圣琴弦乔珊古琴艺术中心·天弦古琴工作室阡陌琴苑• 课程协办不二琴事  悠然琴事• 特别支持琴在江南·斯琴

10-09
0 0
雅乐献瑞 · 新安画境 | 国庆古琴音乐会,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十月金秋,丹桂飘香。当新安画派的笔墨山水遇见千年古琴的泠泠清音,一场融合视觉与听觉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即将在安徽省美术馆徐徐展开……【活动主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安徽省美术馆以“新安画派”特展为背景,携手复雅古琴社,打造一场以琴为媒、以画为境的特别音乐会。在画意与琴音的交织中,致敬伟大祖国,传递徽风皖韵的深厚底蕴,让观众在高雅艺术中度过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国庆佳节。【活动亮点】双艺术交融:先赏“新安画派”数字艺术展,再聆古琴雅乐,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生动。 名曲云集:从《流水》的浩渺烟波到《广陵散》的千古绝响,从《离骚》的忧思情怀到《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礼赞,11首经典曲目,贯穿古今。名家演绎:多位古琴演奏家倾情献艺,以琴诉情,以乐载道。【节目单】1.古琴、陶笛合奏《归来》,演奏者:徐锦燕、马会博。2.古琴曲《流水》,演奏者:张宇祥。3.古琴合奏《风雷引》,演奏者:邓景欢、郑艳艳、盛志敏。4.古琴曲《离骚》,演奏者:何霜。5.古琴曲《鹤舞洞天》,演奏者:赫浩。6.古琴合奏《神人畅》,演奏者:周青燕、刘瑶。7.古琴曲《良宵引》,演奏者:胡晓娟。8.古琴曲《碧涧流泉》,演奏者:赵璞玉。9.古琴曲《龙翔操》,演奏者:陈灿。10.古琴曲《广陵散》,演奏者:汪正飞。11.古琴合奏《我和我的祖国》,演奏者:陈郑琦、李宛原、王庆同、张一壹、施琪。【活动信息】时间:2025年10月1日(周三)下午2:30地点:安徽省美术馆艺术MALL 2号报告厅【主办单位】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古琴学会【承办单位】合肥复雅古琴社【协办单位】芜湖市古琴学会合肥竹里馆合肥翠微琴社合肥鸣一琴舍蚌埠钟离古琴社福州一合华乐艺术交流中心七弦琴院黄山分院七弦琴院宣城分院【参与方式】本次活动免费开放,需提前预约。席位有限,速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电话/微信:15105514641【节目介绍】《归来》。这首作品以深邃的音韵与东方哲学相融,通过音乐语言传递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既承载着对故土与过往的眷恋,也蕴含着回归本真的生命哲思。《流水》。传为伯牙所作,取智者乐水之意也。曲中极尽烟波浩淼、活泼潆洄之致。幽涧之寒流,松间之细流,江海之平流,瀑布之飞流,娓娓见于指下。故子期听伯牙一弹再鼓,美之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为千古之知音,诚琴曲之绝唱也。《风雷引》。中国周代鲁国琴人贺云所作古琴曲,相传其创作受神人指点,最早收录于1552年《太音传习》,后被《五知斋琴谱》《蕉菴琴谱》等三十余部琴谱载录。乐曲以雷雨景象为题材,通过节奏突变与音势跌宕,模拟风雨酝酿、雷电交加至雨过天晴的动态过程。《离骚》中国古琴名曲,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离骚》而作。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此曲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惨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以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鹤舞洞天》北宋文学家苏轼根据散文作品《放鹤亭记》意境创作的古琴曲,取清远闲旷之意,喻超然尘世之志。清代琴家唐彝铭在《天闻阁琴谱》解题中评价其"苍劲而润,允矣微矣"。《神人畅》现存琴谱最早出自明代《西麓堂琴统》,其音调古朴粗犷,节奏铿锵有力,充满原始祭神舞蹈的韵律。演奏时,泛音清澈,仿若神灵低语,遍及十三徽位甚至运用徽外音,寓意神明无处不在;按音沉稳,恰似人们的虔诚祈愿,二者交织,生动再现了远古祭祀时人神共欢的盛大场景。《良宵引》这是一首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中国古琴名曲。乐曲短小洗练,委婉清新。最早出现在虞山派的代表作《松弦馆琴谱》中。《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乐曲虽然短小,却有器乐化琴曲的特点。是一曲美好夜晚的赞歌。《碧涧流泉》相传为宋代朱紫阳所作,乐曲抒发了古人荡迹山林闲适疏放的幽趣。表现了在那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之间,爆发出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涓涓细流,时急时缓。《龙翔操》琴曲以流畅的曲调表现了翔龙飞舞,穿云入雾的情景。张子谦先生有诗云: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在天际。《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王曲》,相传为魏晋时嵇康于孤馆清夜弹琴,遇神人所授。曲调神奇,曲意深远,音取宏厚,指取古劲,抑扬顿挫,起伏虚灵。古有“操弦不谙此曲,如入山阴道上,而不睹其美也”之说。《我和我的祖国》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黄新国试唱、李谷一演唱的爱国主义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嘉宾介绍】徐锦燕合肥复雅古琴社主理人师承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荣获中国民管考级优秀辅导教师“中国琴会古琴进校园公益推广活动”指导教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郭楚望古琴研究会副会长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高级教师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高级考官马会博中国青年陶笛演奏家2012 年曾获得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2018、2019 年多次受邀韩国、日本国际演出交流中国首支复管陶笛重奏乐团成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优秀指导教师无锡市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专业学会高级讲师湖南省群文少儿音乐专业委员会陶笛专业协会高级讲师张宇祥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古琴考级安徽省主考官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师资培训乐理讲师弘琴杯全国古琴大赛安徽赛区评委致力于古代减字谱及指法研究邓景欢师从王徽宁老师安徽省古琴学会副秘书长安徽梅庵琴社理事合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翠微琴社秘书长郑艳艳安徽省古琴学会会员盛志敏安徽省古琴学会会员何霜 七弦琴院上海静安分院、宣城分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认证古琴专业教师高级香道师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张子盛老师,习琴十余年,教龄6年。曾获琴在江南——上海国际古琴艺术展演青年职业组银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赫浩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清华附中合肥学校艺术副校长鸣一琴舍(老赫说琴)创办人周青燕师从张子盛老师七弦琴院运营导师安徽黄山教学基地院长北京乐器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认证高级教师刘瑶 七弦琴院黄山分院教师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认证古琴中级教师胡晓娟师从合肥复雅古琴社徐锦燕老师复雅古琴社古琴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安徽省古琴学会会员赵璞玉 古琴启蒙于北京自古琴院,后跟随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王尚影老师习琴至今2021年获“弘琴杯”安徽赛区成人组古琴独奏银奖;2023年获安徽省“金杜鹃”古琴独奏成人组金奖;2024年“濉溪论剑”《广陵散》琴曲展演获成人组金奖;同年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成人组银奖;2025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高级师资资质;2025年9月査阜西诞辰130周年系列之“修竹水云”杯荣获成人组金奖陈灿师从合肥复雅古琴社徐锦燕老师复雅古琴社古琴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安徽省古琴学会理事汪正飞一合华乐创始人青年古琴、古筝演奏家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家珍教授中国琴会理事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陈郑琦师从著名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春先生、王友斌先生现任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蚌埠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蚌埠市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钟离古琴社社长古琴非遗项目市级传承人李宛原蚌埠市青少年儿童音乐学会会员钟离古琴社社员古琴师从陈郑琦老师高中美术教师王庆同 安徽省古琴学会会员钟离琴社秘书长张一壹蚌埠市青少年儿童音乐学会会员钟离古琴社员施琪  安徽省古琴学会会员钟离古琴社社员

09-30
0 0
音乐人已认证

国琴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