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琴网新闻编辑

level

国琴网新闻编辑

预告 | 七絃问道——苏思棣古琴音乐会

琴人苏思棣,这位丝絃的坚守者,以指尖触碰千年清音,在《愔愔清韵》与《絃间求索》两场音乐会中,带领听众完成一场“向内”的精神跋涉。第一夜,他回到起点。泛川派名家蔡德允老师亲授的《忆故人》《潇湘水云》等曲目,是师承的印记,更是自我修习的见证,每个音符都是对传统的回望。第二夜,他走向更深处。从师承曲目到个人打谱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琴人如何在寻找自己的声音。《流水》的七十二滚拂不仅是技法的展现,更是心绪的奔涌——琴弦的震颤,即心弦的共振。两场音乐会,是琴路的两个面向,传承与探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命题——如何在一张琴上,安放自己的灵魂。曲目一愔愔清韵2025年12月20日(星期六)20:00演奏蔡德允老师愔愔室所授琴曲 一、 湘江怨  二、 归去来辞  三、 平沙落雁(裴介卿传本)  四、 忆故人  五、 梅花三弄  六、 醉渔唱晚  七、 渔樵问答  八、 精忠辞  九、 潇湘水云  二絃间求索时间:2025年12月21日(星期日) 20:00演奏琴曲包括蔡德允老师、林友仁老师所授,以及个人打谱所得。 一、 水仙操  二、 山居吟  三、 鹤舞洞天  四、 洞庭秋思  五、 龙翔操  六、 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  七、 龙朔操  八、  白雪  九、  流水  苏思棣香港琴人,早年随黄权老师学习箫笛,并有缘得与蔡德允老师作琴箫合奏,继而获许亲授琴艺。自此追随研习琴艺,直至蔡师晚年。其后又曾随蔡昌寿先生学习斫琴。现为香港德愔琴社社长。受恩师影响,他钟情于以传统的丝絃演奏。曾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及欧洲多国进行演出。参与录制的音像出版物包括:箫乐专辑《姜白石词拟唱》、《宋韵遗珍-白石道人歌曲重构》等。个人古琴专辑有2007年由瑞士VDE-GALLO公司出版之《渔樵问答》,该专辑以自斫逍遥琴录制,同年获法国查理·科鲁斯学院(Academie  Charles Cros)颁发「心弦(Coup de Coeur)」奖;另有香港雨果公司之《太古声》及《太古清音》。本文内容转自“境山剧场”

25小时前
0 0
琴讯 | “丝弦龙韵两岸情”古琴雅集圆满结束

8月5日,“丝弦龙韵两岸情”鲁台诸城派古琴交流雅集在诸城古琴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朋友及古琴爱好者30余人齐聚诸城古琴院,以琴会友,通过琴友集会让传统艺术成为两岸琴友可参与、可创造的"活态遗产"。台湾同胞曹景雯女士弹奏了一曲浙派的《长相思》,传习中心的师生们也弹奏了诸城派琴曲《平沙落雁》,双方就不同流派风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曹女士讲到他们弹古琴都比较内敛比较含蓄,弹琴的动作也是小小的,手也是不太会离开琴面。钟珊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诸城派古琴风格特点:指力高古苍劲,出音清正雅洁,有儒道风,不务外表华丽。针对诸城派的《平沙落雁》,曹女士表示她弹的是南平沙,与诸城派的平沙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会有风格上的区别,因为最初都是出自同一琴谱,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是同根同源,希望浙江跟山东的古琴文化可以多多交流,两岸音乐也可以进行一些融合,共通。曲终之际,钟珊老师将茅毅先生编著的《诸城派琴谱集览》赠予曹景雯女士,让古琴艺术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长期致力于古琴艺术的保护、研究与推广,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学术研讨和公益活动,让这一中华传统雅乐得以薪火相传。此次古琴雅集活动,既是继此前中韩文化交流之后的又一次对外的艺术对话,不仅展现了诸城作为“古琴之乡”的文化底蕴,更以音乐为纽带,深化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  

46小时前
0 0
琴讯 | “天韵听琴”古琴销夏雅集回顾

     泠泠琴音,悠悠古意。盛夏炎嚣,指下冰弦。     8月10日下午2点,由无锡古琴研究会、梧声古琴传习所主办的“天韵听琴”古琴销夏雅集在“梧声古琴”南禅寺总部举办。     虽已立秋,实属溽暑,下午2点正是挥汗如雨之时。而雅集现场,却真是“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惝恍。暑可变也,虚堂凝雪”。主持人:丁雪雅      雅集由两位学琴仅一个月的新琴友梅玫、陶世珈的双琴齐奏《黄莺吟》开场,刚学一个月就能登上雅集合奏,不慌不忙、中规中矩的演奏让现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此次雅集,共演奏11曲,吴炯老师说,由徐静雨、钱雪梅、钱炜三位老师的人声与器乐合奏《菩萨蛮》是本场雅集之冠。另外有两曲,也是特地为与会者安排的,那就是吴炯、钱炜老师的琴箫合奏《云州佛影》,前不久曾在苏州湾大剧院“琴心如梦·古琴与弦歌音乐会”演出。另一曲《秋鸿》,是吴炯老师刚在无锡大剧院“七弦女古琴雅乐音乐会”作为特邀嘉宾演奏的曲目。《云州佛影》是按七十年代吴文光先生的演奏版本演奏,《秋鸿》是按吴文光先生打谱的节本演奏,均体现了虞山吴派古琴的风貌。雅集十一首曲目为:1、《黄莺吟》琴合奏:梅玫、陶世珈2、《长门怨》琴:钱雪梅3、《云州佛影》琴:吴炯 ,箫:钱炜4、《良宵引》琴:陈志英5、《洞庭秋思》琴:丁雪雅6、《凤求凰》琴:田甜7、《菩萨蛮》琴:钱雪梅 ,箫:钱炜,筝:徐静雨,歌:徐静雨8、《春晓吟》琴:孙卓平,箫:钱炜9、《龙翔操》琴:华夏10、《渔樵问答》琴:丁雪雅,箫:钱炜11、《秋鸿》琴:吴炯     无锡音乐台编导陈亚晨先生全程参与了雅集,并为雅集摄影留念。雅  集  掠  影 《黄莺吟》  梅枚、陶世珈《长门怨》  钱雪梅《云州佛影》琴:吴炯  箫:钱炜《良宵引》  陈志英《洞庭秋思》   丁雪雅《凤求凰》  田甜《菩萨蛮》  琴:钱雪梅  箫:钱炜  筝、歌:徐静雨《春晓吟》  琴:孙卓平  箫:钱炜《龙翔操》  华夏《渔樵问答》  琴:丁雪雅  箫:钱炜《秋鸿》  吴炯部分琴友合影摄影:陈亚晨、徐静雨

08-17
0 0
预告 | 荷塘琴韵——古琴雅集与户外聚会活动

荷塘琴韵 古琴雅集与户外聚会(开启一场夏日相聚)雅集时间:2025年8月16日(周六)10:00地点:天柱排青公园龙潭荷花湖东陵公园正门对面(地铁一号延长线东陵公园站)享受夏末的荷风在自由的风中感受夏末初秋的惬意户外会员聚会活动在荷花湖西侧荷塘月色露营地提供茶点休息交流区域,当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均可自由往来使用。琴友们可以在自然美景间练琴、喝茶、野餐(正餐需自带),也可以自由安排在周边游玩,泛舟荷花湖,观浑河日落,游东陵公园及徒步东陵后山郊野公园等。快来跟我们一起听琴赏荷吧!(无需预约,户外活动遇极端天气顺延,普通下雨不影响)

08-15
0 0
琴讯 |《神游引》即兴音乐会奏响浦江,琵琶古琴共谱时空对话

晚风习习,浦江文化馆内灯火通明,琴韵流转。8月7日晚,琵琶演奏家高虹与古琴演奏家赵晓霞联袂登台,一场名为《神游引》的即兴音乐会在此奏响。她们以琵琶与古琴为舟楫,带领听者神游于音律的虚空,感受古典音乐的深邃意境,共赴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整场音乐会由高虹与赵晓霞即兴演奏而成,艺术灵感在她们心中自然流淌,彼此默契天成。琵琶与古琴天性迥异却巧妙互补,在神游之境中,灵动与低回精妙交织,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律动。《抱琴起舞》乐与形相融,节奏轻灵旋转;《离人叹阳关》流淌着悲怆离情,令听者难抑伤感;《饮中仙》化酒入梦,其间熟悉的旋律片段不时跳跃,为听众营造了绝佳的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特设趣味环节,由观众现场命题,演奏者据此即兴创作。在听到“诗画浦江”主题后,两位演奏家随即展开演绎,一气呵成。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与浦江的山水风物对话,将“诗”的韵味与“画”的意境完美融于乐声,令听者如临其境。这种深度的互动,不仅拉近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更赋予了音乐会独特而动人的感染力。“太美妙了!”从北京过来的参赛选手杨崟炜难掩激动,“古琴与琵琶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此次碰撞带来的听觉体验令人惊喜,今天的即兴演绎,更突显了古琴本身的韵味与优势。”曲终韵未散,《神游引》的余音仍在浦江文化馆萦绕。这场以心印心、即兴流淌的时空对话,不仅展现了琵琶与古琴在当代艺术家指尖下焕发的无穷魅力与深邃哲思,更以其开放、共融的姿态,为传统音乐的当代表达与创新探索,留下独有的东方韵律。记者 | 张旎旎 龚鸿逸摄影 | 高 攀编辑 | 于妙华一审 | 陈旭光 方玲二审 | 李少俊终审 | 陈一鸣

08-13
0 0
琴讯|从琴弦到心声,虞山吴派超强阵容音乐会来袭!

古琴——这承载三千年华夏礼乐精神的人类最早的弹拨乐器,于2003年正式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发源于江苏常熟的虞山吴派,以琴宗严天池“清微淡远”为旨,经吴景略宗师开创“虞山吴氏”现代演奏体系,代代相传,在琴坛独树一帜。9月13日,虞山吴派的音乐家们将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千年的视听盛宴,再现一场音诗对话的时空之旅。古琴与钢琴《泛沧浪》明《神奇秘谱》 吴文光 打谱高欣然 古琴、王珏 钢琴吴文光于1979年据明《神奇秘谱》(1425年)打谱。乐曲为南宋郭沔所作,体现了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乐曲旋律别致,节奏跌宕,听来令人有驾舟于五湖,心和太虚之趣。堪为琴中之逸品。本场音乐会演奏本为吴文光根据原曲编释的古琴与钢琴二重奏作品。在突出古琴主调的同时,加上了动态的固定音型,用以体现一种船歌的风格特点。另外,在和声的运用上有刚有柔,衬托出原曲作者坚定的信念以及隐逸的心态。古琴独奏《忆故人》清末民初《理琴轩琴谱》 吴景略 打谱吴钊 古琴又名《空山忆故人》。1939年吴景略据《理琴轩旧藏本》(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家藏)演奏定谱。此曲相托为汉代蔡邕所作。《神奇秘谱》中有《山中思友人》之曲,或与此本有某些渊源关系。曲中用律取音严谨,节奏于平稳中求变化。吟猱绰注一气流转,柔中见刚,如抽茧丝。且多用缓慢之下滑音,以象其思绪缠绵往复,不尽依依之思。琴歌《黄鹤楼》(首演)唐·崔颢 作词、吴叶 作曲曲丹 演唱、吴雪盟 古琴、王华 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为登楼览胜、吊古怀乡之千古名篇。此诗情景交融,意韵悠远,被宋人推崇为“唐人七律第一”。曲作者吴叶在琴歌的创作中,突出表现了这种浩渺微茫的超然境界。古琴独奏《广陵散》明《神奇秘谱》 吴景略 打谱、吴文光 演奏本孙昊鹏 古琴吴景略于1954年据明《神奇秘谱》打谱。此曲为汉魏古曲。晋代嵇康曾经弹奏此曲著称。嵇氏临终虽有“广陵散从此绝矣”之语,然并未绝响。历代多有奏者。此谱出自隋宫,于明初被朱权收入《神奇秘谱》。从每段小标题看,乐曲描写了与蔡邕《琴操》所载相吻合的“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全曲共分6个部分,45段,俨然曲之师长。音乐情绪时而悲壮激越,时而婉约动人,极富戏剧性对比,表现出深沉雄伟和庄严肃穆的大曲风范。本场音乐会表演的是吴文光演奏本。双古琴《潇湘水云》清《五知斋琴谱》 吴景略 打谱、吴文光 编释孙灜、高欣然 古琴吴景略于1937年据清《五知斋琴谱》(1721年)打谱。南宋郭沔作。乐曲反映了作者于潇湘之畔,远望北方被云雾所蔽的九嶷山时所产生的一种爱国忧民的抑郁激愤之情。乐曲前半为慢板,旋律苍凉悲壮,有屈子行吟之意;后半速度较快,有云水腾激,心潮爱浪之感;高潮之后,余气鼓荡,令人有所得于弦外者。本场音乐会演奏本为吴文光根据原曲编释的双古琴重奏作品。古琴独奏《海上丝路》吴叶 作曲、吴雪盟 古琴海上丝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从秦汉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逐渐形成多层次贸易港口体系,为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曲为吴叶2025年应国家艺术基金及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资助项目首届“大湾区古琴艺术周”之邀而特别创作的一首古琴独奏曲。作品分为“扣舷而歌”“飞棹破浪”“星转帆舞”“波谲云诡”“鲸涛鼍浪”“风雨同舟”“万里远航”七个段落。曲中融合了广府咸水歌、渔民号子、印尼甘美兰音乐等元素。展现了古往今来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同根同源、同舟共济、共创海上辉煌的历史时刻,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坚定的信心。古琴独奏《乌夜啼》明《神奇秘谱》 吴文光 打谱黄梅 古琴吴文光于1979年据明《神奇秘谱》打谱。唐代清商西曲中已有此曲之名。古人有以乌夜啼作为喜事的徵兆。乐曲以繁促的乌啼声与宁静的泛音旋律作鲜明的对比,生动地体现了紧张不安与泰然自若的两种不同心境。琴歌《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作词、吴文光 作曲曲丹 演唱、洪云霞 古琴、王华 箫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诗旨在赞美西湖美景,将西湖拟人化为西施,进行了审美的升华。2023年,吴文光将其诗配乐成为一首琴歌作品。全曲一改琴歌的传统表达方式,精心布局为三段体的结构。在中段加以三拍子的变化,以古琴作为低音,箫吹出后半拍的打音效果,突出了音乐的动感,更好地描摹出西湖雨后初晴的情境。古琴与竖琴《梅花三弄》清《琴箫合谱》 吴景略 打谱、吴文光 编释李蓬蓬 古琴、李莉 竖琴吴景略于1939年据清《琴谱谐声》(1820年)打谱。是曲为晋代桓伊笛曲,后入琴调。明代扬伦《伯牙心法》解题云:“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指出用古琴来表现梅花最为理想。三弄之意为运用古琴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的泛音,三次重复演奏同一主要音调。乐曲旋律清新,节奏鲜明,刻划了梅花傲霜的高洁品格。是一首比较流行的琴曲。故古来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句。本场音乐会演奏本为吴文光根据原曲编释的古琴与竖琴二重奏作品。古琴独奏《渔歌》清《五知斋琴谱》 吴景略 打谱赵家珍 古琴吴景略于1940年据清《五知斋琴谱》打谱。相传为唐代柳宗元谪居楚南所作。乐曲反映了柳宗元《渔翁》原诗的意境。旋律起伏摇荡,声声抑扬,吟猱方圆并用,富于变化。使人飘飘欲仙,如泛舟于彭蠡之滨。曲中相间以渔歌互答,颇有此乐何极之感。薪火相传·指上闻心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时间: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19:30票价:VIP/299/199/99元地点:北京音乐厅虞山吴派古琴音乐会扫一扫立即购票本场儿童一律凭票入场【北京音乐厅公众号购票二维码】【北京音乐厅官网购票二维码】扫码在音乐厅官网购票更享超值优惠!音乐家介绍(按出场顺序)吴文光 艺术总监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首批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名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二十年来提出“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高欣然 古琴演奏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自幼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敦煌杯”等多个专业赛事金奖。打谱《高山》、创作《抟风》《长河连山》等琴曲。赴新西兰国际传统音乐与舞蹈学会(ICTMD)第48届世界大会举办“古琴工作坊”。在《中国文化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发表十余篇文章。王珏  钢琴演奏王珏,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博士生,师从潘淳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获钢琴演奏学士、硕士学位。获深圳钢琴公开赛专业组第三名等奖项;曾参加的重大音乐节有2017年Bolzano国际钢琴音乐节等;合作的乐团有中国交响乐团等。硕士研究生期间攻读作曲第二专业,师从周娟教授。作品曾获汪立三诞辰90周年暨钢琴及室内乐创作(哈尔滨)研讨会入选作品前十等奖项;合作的乐团有北京民族乐团等。吴钊 古琴演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首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1953年起先后师从泛川派查阜西、虞山吴派吴景略两位先生学琴。1959年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研究中国音乐史。七十多年的古琴生涯,其演奏具有浓郁的传统风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尤其以“右手勾挑”、左手“吟猱绰注撞逗分明、多变”最为精妙,深为琴人所仰慕并欲习之。吴叶 作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曲 丹 琴歌演唱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歌唱演员,第五代江姐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师从邹文琴教授,吴碧霞教授,曲学选教授,作曲家廖勇。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组银奖、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一工程”优秀歌曲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表演奖、福建省声乐电视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在部队时荣立三等功1次,受到嘉奖3次。吴雪盟 古琴演奏青年古琴演奏家,硕士,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古琴演奏家。启蒙于古琴教育家杨青先生;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就读期间师从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硕士就读期间师从赵晓霞教授,作曲第二专业师从作曲家姚晨教授、田田副教授。2017年获第六届文华奖独奏类青年A组最高奖。创作室内乐作品《西岩云逐》《墨相》《万化》《漏窗一痕》《龙腾·岁耀》,古琴与管弦乐作品《溪山无尽》等。王华 笛箫演奏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孙昊鹏 古琴演奏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理事,河北省古琴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2010年开始习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黄梅副教授,亦受到吴文光先生的指导。2022年入选中国音乐学院首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参演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弦风明月古琴音乐会”;2020年参演第二届苏州江南文化节•国际旅游节;2023年参演杭州国际音乐节,并于石家庄大剧院举办“不止于琴”孙昊鹏古琴独奏音乐会;2024年于北京市模范书局•诗空间举办多场古琴系列音乐会。孙灜 古琴演奏青年古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古琴客座教师,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赵家珍教授,并得到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2023年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汇演。曾荣获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央音乐学院“吴伯超奖学金”,第四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大赛金奖等。2022年,发行独奏专辑《远音.远音》。还曾为《影》《军师联盟》《风起陇西》《只此青绿》等多部影视剧和歌舞剧录制古琴音乐。洪云霞 古琴演奏青年琴人、南云琴庐创始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广播电视台“关爱青年计划”古琴专业讲师。江苏常熟人,7岁启蒙于朱晞老师,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赵家珍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古琴与哲学双学位,是该校招收的首位古琴专业学生。曾先后经龚一先生、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现已渐成江南淡婉与北方旷达兼具之演奏风格。黄梅 古琴演奏古琴演奏家,艺术学(古琴演奏方向)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师从俞秦琴、俞伯荪、刘丽、赵家珍、吴钊。本、硕、博随吴文光教授研习古琴演奏与琴学理论,得其倾心传授。黄梅的演奏特点以气韵见长、大气洒脱,深得虞山吴派之要意。多年来受国家、部委指派前往多个国家进行演出与文化交流。在国内外古琴赛事展演中担任评委专家,其培养的学生获得多个奖项。出版书籍《古琴基础教程十二课》《逸梅集—琴曲四首》,个人专辑《黄梅古琴专辑》《听茶》《逸梅》《吟心》等。李蓬蓬 古琴演奏桃源琴社社长,任教于德国李斯特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跨文化音乐教研室。10岁跟从父亲李祥霆学习古琴,13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父亲李祥霆教授。1988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许健先生学习演奏的同时开始打谱。从1986年李蓬蓬开始古琴教学活动。大学在读期间就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主科代课教师。她的演出足迹遍布欧亚,并多次参加艺术家代表团在非洲和美洲的重要外事演出,被誉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音乐使者。李莉 竖琴演奏中国广播电影乐团竖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家,福建省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竖琴专业委员会主席。“文化复兴 中国力量—国际文化榜样”人物。李莉女士出生于音乐世家,6岁学钢琴,10岁跟随父亲李禹贤学习古琴,15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竖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左因教授。她将东方文化蕴含的素雅之意和竖琴行云流水般的美妙音色发挥到了极致,演奏了国内外各时期作曲家的经典作品。曾先后出访世界多国演出及交流活动及比赛,并为广播、影视录制音乐唱片上百张,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赞誉。赵家珍  古琴演奏中国当代杰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荣膺第七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专辑《琴》荣获2019年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专辑《天地之音》荣获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演奏专辑大奖,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颁发“世界文化榜样”荣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庆上,赵家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人物,携琴登上彩车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观演提示:1.   请您提前安排出行时间,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为避免排队等候,人员扎堆,建议您在演出开始前60分钟内到北京音乐厅取票换票。2.   近期安保升级,请勿携带刀具、打火机等危险品进入音乐厅。请您提前到场,留足安检时间,以免因交通拥堵、排队等候影响观演。3.   演出票存在时效性,属于特殊商品,如因个人原因无法入场,票品不退不换,丢失不补。4.   进入剧场后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剧场内请勿饮食,观演期间请勿随意走动。为减少聚集时间,演出结束后请按秩序离场,请勿拥挤、滞留。5.   观众不得随意向艺术家献花,禁止将鲜花带入北京音乐厅。6.   由于小厅特殊地理位置,停车场不对外,建议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如需咨询演出事宜,欢迎致电北京音乐厅售票处 010-66513145(演出日工作时间13:00-20:00)。

08-12
0 0
预告 | 云端琴韵 声动天竺——首届陕西山阳天竺山古琴非遗文化交流音乐会即将开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古琴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三千余年的人文精神与哲学智慧。天竺山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文旅业态丰富。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竺山古琴弹奏技艺,更是当地的文化瑰宝。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普及古琴历史与艺术价值,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促进山阳县非遗古琴文化与其他地区非遗文化的交流合作,特举办“首届陕西山阳天竺山古琴非遗文化交流音乐会”。本次活动以古琴为纽带,旨在传承创新,弘扬山阳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主题云端琴韵 声动天竺——首届陕西山阳天竺山古琴非遗文化交流音乐会组织机构指导单位陕西省长安古琴艺术研究院黑龙江省古琴协会山阳县天竺山管委会主办单位 山阳县文化馆承办单位     商羽古琴艺术馆     天竺山云盖观协办单位 哈尔滨市古琴研究会衢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广严琴院桃园琴社活动时间、地点及内容时 间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下午 13:30地 点山阳县天竺山云盖观内 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主题音乐会,包含古琴独奏、古琴合奏、琴箫、琴歌合奏等表演形式。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赏天竺云海 听动人天籁!   编  辑:王  璐编  审:谢  军监  制:李  玲

08-11
0 0
琴讯|宁职艺韵--“仲夏弦语”丝桐与六弦对话的音乐沙龙

  “第一次登台演奏,原本紧张的我在琴弦拨动间找到了从容,这份自信会成为我大学生活里最闪亮的记忆。”宁职大学子高瑞雪回忆道。6月25日晚,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宁职艺韵”第50期品牌活动“仲夏弦语——丝桐与六弦的对话”音乐会圆满落幕。这场融合古琴雅韵与吉他激情的音乐盛宴,吸引数百名师生及市民到场。NBPT LIB 上半场丝桐(古琴)  音乐会以“古今对话”为脉络,上半场古琴专场中,一首《仙翁操》开启雅集,此曲由教工班和学生班共同演绎,引领观众进入古人“琴以修身”的雅趣氛围。   教工班《笑落花》选自古琴24节气曲集。琴弦轻颤间,似能看见夏日繁花从容飘落,带着对生命的洒脱与释然,在悠悠古韵中,为观众铺展一幅“花开花落自有时,自在清风拂仲夏”的绝美画卷。   大榭社区教育学院“潮·古琴班”的节目《古琴三音韵》运用古琴的三种音色散音、泛音、按音循环变化,“简单里藏着妙趣”,音乐与古典舞结合的方式令节目增色不少。   “凤为雄,凰为雌,一曲琴音定终身”——宁职古琴班的陈子钰、高玨双人合奏《凤求凰》。宁职大古琴协会的陈哲老师独奏《酒狂》,相传为魏晋名士阮籍借所作。琴曲采用三拍子节奏以“借酒佯狂”为主旨,刻画了饮酒者醉意朦胧、步履蹒跚的神态。特邀嘉宾宁波古琴学会副秘书长,第四届南风杯新加坡古琴大赛传统组金奖获得者晏莹莉以金奖水准演绎的《流水》重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她的指尖在琴弦上滑动时,一会儿像山涧清泉叮咚,一会儿像江河奔腾入海,让观众叹为观止。GUQIN胡蕴子老师与音乐学硕士邱晓柳老师默契配合,以古琴与钢琴二重奏《古舞》,带观众穿越千年领略石窟飞天神韵。活动中场设置的“音乐知识大挑战”互动环节,将古琴与吉他文化知识融入趣味问答,同步推介“跟着音乐来阅读”系列活动——通过宁职大图书馆公众号链接音乐会配套书单,让观众在聆听旋律之余,以文字深入音乐背后的文化肌理。NBPT LIB  下半场六弦(吉他) “长亭外,古道边……” Mr·学校刘建宇老师、宁职吉他班的8名同学们带来《送别》,熟悉的旋律响起,场下观众纷纷哼唱起来。《Tears in heaven》是摇滚大师克莱普顿为纪念儿子写的,木吉他的音色像眼泪一样温柔。刘建宇和刘辉老师“会讲故事的吉他”深深打动着观众……Mr·祝学校的优秀学员,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的赵致源同学用手中的电吉他,奏响Dream Theater经典曲目《The Best of Times》。Mr·祝学校校长祝家殷老师和学生李梓宁带来双人电吉他《Dressed to Impress》炫酷的技巧将全场气氛点燃!压轴乐队合奏《最后的仙境》融合电吉他、小提琴、键盘、贝斯、鼓等乐器,以电影配乐搬的震撼音效,将北欧神秘传说与摇滚力量完美结合。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致敬这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正如主持人所言:“音乐的故事永不落幕”,这场音乐会不仅为仲夏夜晚献上视听盛宴,更在琴弦的震颤中,架起了连接古今、融通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宁职艺韵”品牌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音乐+阅读”模式,打造更多兼具专业性与亲民性的文化活动,让艺术真正融入校园与社区生活。NBPT LIB宁职大图书馆通过“宁职艺韵”品牌持续打造的“跟着音乐来阅读”项目,正以独特的文化叙事方式,让传统艺术在校园与社区中焕发新生,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可持续的活力。文案 排版|胡蕴子 校审|石 笑终审|戚 音

08-08
0 0
活动预告丨琴埙千年——深圳博物馆古琴艺术赏析音乐会

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8月9日(周六)“琴埙千年——深圳博物馆古琴艺术赏析音乐会”即将奏响音乐会将以边弹边讲的形式引领观众领略中华传统乐器古琴与埙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中国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色、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一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上佳之选。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圳博物馆通过古琴传承计划,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5年精心策划举办古琴音乐会、沙龙、雅集、讲座等活动,被列为“深圳全民艺术季”品牌项目。活动旨在为广大市民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多角度展示古琴的人文之美。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下,2025年8月至11月,深圳博物馆将携手深圳市南虞琴社、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羊琼,共同举办“君瀹(yuè)雅集”系列古琴活动。首场“君瀹雅集”系列古琴音乐会将会有哪些精彩曲目呢?一起来看看吧~活动时间2025年8月9日(星期六)10:30-12:00活动地点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3楼报告厅活动对象10周岁(含)以上的观众报名方式2025年8月7日(星期四)19:00起,通过深圳博物馆微信小程序“活动预约”进行线上报名,额满即止。打开小程序-预约-活动讲座预约-选择活动主讲人羊琼,字无瑕,号宥融。深圳市南虞琴社创办人、社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生于皖南书香门第,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朱晞先生和古琴泰斗李祥霆先生。操缦二十余载,其演奏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传承了传统琴学修养。演奏沉稳大气,婉约不失豪放苍劲,充分体现出虞山琴风之“清微淡远,博大平和”的独特韵味。特邀嘉宾范睿,管乐演奏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多次举办个人公益讲座及独奏音乐会,出版发行个人民族管乐独奏《追梦》、埙独奏《牵挂》、笛子独奏《喜相逢》《中华陶笛》、洞箫独奏《平湖秋月》及《陶笛简易入门教程及作品欣赏》等。 活动内容通过解密的方式认识古琴的形、谱、声、境、意,在琴曲里直观系统地了解古琴。为提升活动的观赏性,创新推出古琴和埙的合奏。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其音色古朴醇厚,与古琴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千年雅乐。赏析曲目1. 《流水》古琴《流水》是中国古琴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相传为春秋时期伯牙所作,与《高山》并称“高山流水”,后成为独立琴曲。其以生动的音乐语言模拟水流百态,寄托文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是古琴“写意”美学的巅峰之作。2. 《欸乃》古琴“欸乃”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乐曲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一首名曲。3. 《关山月》琴埙合奏最早是汉代“鼓角横吹曲”中的一首,系守边兵士马上唱奏的军乐。此曲描绘出清冷苍茫的月夜图景,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卫士的思乡情怀融入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中,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既有征战未归的悲怆,又有超越一时一事的广阔浩远思索,情感真挚感人。4. 《山居吟》古琴《山居吟》是一首蕴含文人隐逸情怀的经典曲目,传为南宋琴家毛敏仲所作。毛敏仲身处乱世,仕途不顺,后隐居山林,此曲便是他寄情山水、安于林下生活的心境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5. 《梅花三弄》琴、埙独奏《梅花三弄》是中国古琴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曲目,将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其象征的高洁品格与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高度契合,乐曲因此成为历代琴家抒发心志、坚守气节的载体,也让听者在旋律中感受到超越自然景象的人格力量。注意事项1.因暑期进馆观众较多,为确保顺利及时入场,建议您至少提前半小时抵达博物馆东门有序排队入馆。2.活动线下场地开放180个名额,观众通过深圳博物馆微信小程序线上报名的形式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请截图保存预约二维码,入场时工作人员将扫码进行核验。3.每一个有效手机号码仅可预约一个名额,每个名额仅对应一人。请勿携带未报名观众入场。本次活动仅面向10周岁及以上的观众开放报名。4.如无法按时到馆,请务必在活动开始前取消预约。当次预约未到馆且未取消预约,将触发限制预约机制。已被列入本馆限制预约名单的人士将无法预约讲座或活动。5.活动于当天10:00开放入场,活动开始后即停止入场。活动期间禁止随意出入场地。6.活动过程中请自觉遵守现场秩序。请勿大声喧哗、交头接耳,并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7.参与本次活动即表示您同意活动主办方有权使用在活动期间拍摄的可能涉及个人肖像的活动照片。主办方承诺仅将照片用于存档和活动宣传,不用作其他商业用途。*节目以实际演出为准*深圳博物馆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让我们一同在古琴和埙的韵律中遇见宁静、遇见美好遇见你

08-08
0 0
音乐人已认证

国琴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